先把東西炒香,再倒入滾燙的開水叫做什麼原理

比方說
阿基師偷吃步有一集教人把薑先放入平底鍋乾炒,等味道出來了,再把滾燙的熱開水倒進去,據說這方法可以快速入味,減少熬煮時間。

請問這種化學作用叫什麼名字?


另外一個問題,長輩煮東西都會交待要熬久一點,才會入味,請問這是什麼原理?
不能煮開了就好嗎?

還是說,單純只是因為熬太久,所以水份蒸發,才會覺得特別入味?
吃苦當吃補 wrote:
比方說阿基師偷吃步有...(恕刪)


原理應該是炒的時候,油使溫度提高
〉高溫破壞薑的組織結構,
〉油另作為溶劑角色,帶出非極性(有味道)的分子
最後達到快速入味的結果。

加酒"提味"也是因為酒可做為媒介,把非極性分子帶出來

至於熬煮,就是利用熱破壞細胞組織的結構
〉蛋白質因為熬煮斷裂分解成短肽鏈、胺基酸
〉DNA分解成核苷酸產物
這些混合起來就是"甘味"
市售的高湯、炒手,主成份即為此。

當然,水分蒸發也會增加濃度
吃苦當吃補 wrote:
比方說阿基師偷吃步...(恕刪)

薑先放入平底鍋乾炒:----> 水分蒸發加上高熱破壞薑的分子結構-->物理結構也會破壞 (有點像木頭很難敲碎 但變成木炭後一敲就碎)

再把滾燙的熱開水倒進去:----->熱脹冷縮原理,高熱的水可快速混入並容出剛炒好薑的味道 (熱水可泡軟膨脹薑的結構)--如熱水溶化糖比較快速

viki:
生薑的化學成分可分為揮發油、辛辣成分、二苯基庚烷三類,其中的辛辣味成分主要是- Gingerol 薑酚 ,也是薑的主要藥理活性成分。雖然嫩生薑和老生薑的味道略有不同,但嫩生薑可以六比一的分量替代老生薑

姜酚(姜辣素):
------------------
姜酚存在於姜(ginger)的根莖中,黃色油狀液體,味辣而苦。相對密度1.0713。折射率1.5212。沸點235~240℃(2.39kPa)。微溶於水,可溶於乙醇、乙醚、氯仿、苯、醋酸。主要作食品添加劑。 乾薑中總姜酚(統稱姜辣素)含量為9.6%
<-------- 由此得知 薑母鴨業者炒完生薑後都會放米酒變可溶出姜辣素(姜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