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圖] 帶著Discovery 3上山鏟雪去! 2009最後一天的合歡山單人行

雪地(沙地)模式一般是以二檔起步.更大扭力的甚至是以三檔起步.
避免扭力過大造成輪子打滑.
當然會感覺車子無力.
手冊沒有 但電腦車反應快一點的方法 都大同小異
開機瞬間 檢查參數 重新反應 map新的對應曲線

台灣地形 算急升降 所以有些車電腦反應慢一點就會 喘
D3的汽油引擎 是在BMW時期 合作下的產物 穩定性ok LR原廠有些設計 更勝BMW原廠的原設計

有空 辦個D3/D4的網聚 在聽我敲唬爛 記得地點要有創意 我在台灣看到的LR車主都還蠻有創意跟特有的氣味
有意思的一群 :-)
想請教各位大大,小弟預計明天上合歡山,請問除了上雪練之外,水箱需不需要加防凍劑呢?另外,合歡山路面會不會灑鹽?如果會的話,下山之後大概得趕快洗車才行。
我是隔壁Q5的車主。因為VAG版沒討論,故來本版叨擾。
防凍劑 不是原廠都有加媽? 如果不過夜 或停超過4 hr 那 應該不用 油記得山下加滿
高山上 熱效率 差 原地供暖氣 油燒的粉快

daimlar wrote:

沒錯,正是在下!世界真是小^^ 想必閣下應該就是那台吉星囉 ...(恕刪)


小弟正是那台吉星,在此向您問候^^
進去是上坡,出來是下坡,只要進得去,倒車出來應該不成問題,謝謝daimlar大大關心...
我也是第一次在比較深的雪地開車,雖然中花胎+後輪上雪鏈,剛開始雖然車子在雪地移動不成問題,不過會變成軌道車,往往不能照自己的意思控制方向,後來發覺倒車時只會順著軌道走,只有在前進時大幅修正方向盤才能順利爬出那條軌道...
以上經驗分享
我猜如果雪鏈改上前輪應該會改善吧,不過不曉得會不會犧牲爬坡或向深雪區進攻的能力?
還望諸位先進指正
深雪區進攻 還是要四輪上雪鏈 加 差速鎖定 因為雪太高時 雪是頂著車的四輪跟底盤 所以有可能 車是被頂起的

但因為原路會有高低差 所以 還是會有可能有一輪著地 但不知是哪一輪 所以 四輪有抓地力家差速鎖定 就變成脫困的一個要素 要是不幸真的四輪頂高 那就原地挖雪到其中一輪恢復 抓地力 或搖動方向盤 破冰兼挖雪 當然還是要在 四輪都保持轉動的情形下操作 沒有雪鏈 空轉 沒有差速鎖定 就要兩輪同時有摩擦力才能脫困

D3在 深雪區行進 雪地模式就要改成 其他模式 不然扭力會不夠 遇到深雪區 加 原地質是泥地 就會力不從心
另外雪地模式 通常在雪地情況 是 高速行駛 (90-110KM) 中速行駛 (90-60km) 及 低速行進(60km under) 全域通用 但深雪off road 就要看情形了 不過建議還是不要在結冰或積雪 清雪後的高速公路開太快 雖然LR的 all-terrain 可以控制 但不要仗著系統 飆太快 我同學在米國有慘痛的經驗 有時不是你的問題 但別人失控還是有可能 堵到你的 :-)
kevinpi wrote:
手冊沒有 但電腦車反應快一點的方法 都大同小異
開機瞬間 檢查參數 重新反應 map新的對應曲線
...(恕刪)


我一直以為只要車子有在動,電腦的sensor都是一直在做動,一直在mapping/over write...

因為像這樣半天一天從海拔0到三千多,為了求best mapping,
豈不是要一直熄火去做re-mapping...

總覺得如果車子設計是這樣...邏輯有點怪...
所以 那是有 高山症 而且 你感覺嚴重 才做的措施 其實 我上這麼多次 沒有神麼感覺耶
off road SUV 沒這麼笨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