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pi wrote:
講一個 比較白的比較, 只要沒有後軸自動平衡(這個只有左右比較有效 前後會太慢)或...(恕刪)


Kevinpi 大, 我查了一下 X5, 好像有這一個<後軸自動水平懸吊系統>, 不過是選配的, 還要多花 5 萬多大洋.
你想太多  BXW 沒這麼好心  當初X5 3.0 要 "改" 七人座  原廠報 15萬多 不是定價歐
結果 去試正七人座後  馬上歸心 把車賣掉 

原來 1五人座 根本就是莊孝維
   2 這個後軸自動水平 唉~~果然是抄來的  只抄到皮毛  原來的目的是為了拖車穩定 根本八竿子跟乘坐舒適沒關西  要這個 超也抄得像一點  連D2的功力都不到

kevinpi wrote:
你想太多  BXW ...(恕刪)


我對這些高價車只有上網找資料, 與短暫的試乘謹此而已

不過在跟大家的討論之後, 找了一些資料才發現... 哇... B 車的選配花樣還真多耶.
看起來原廠的確省掉一些東西了:
1. <後軸自動水平懸吊系統 / Self-leveling suspension>
主要給第三排或後置物箱放置重物時所使用的, 可以用來維持車身的水平.
如 K 大所言, 並不是給人用來坐舒適的.
後軸自動水平懸吊系統

2. <動態防傾操控系統 / Dynamic Drive Control>
主要是在避免過彎時車身由於離心力產生的傾斜. 由繞錐的影片可以看出:
前面這一輛是有 DDC 的, 車子在轉彎時並沒有明顯的傾斜;
但後面這一輛則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傾斜. 這的確會增加行車的舒適性.
動態防傾操控系統
但這一個配備要價 20 萬大洋...
看不到的配備 拆開賣 真的就是開 "爽"度的
一台車賣 11年了 還不敢大改款 出一堆 X系列試水溫 通通都葛屁 賣不好的拼命出 賣得好的不敢改款
為甚麼!? 因為~~~


所以我說LR笨 應該D3/D4同步繼續賣 青菜蘿菠各取所好

kevinpi wrote:
只要沒有後軸自動平衡(這個只有左右比較有效 前後會太慢)或四輪自動平衡(通常幾乎就是氣壓懸吊 因為油壓不夠快)
第三排幾乎都坐在軸上或軸後 那開山路 二三排的人會粉有感覺 所以光看空間是不夠的
有些長軸的箱型車(例如 T5 或特式版) 都會故意把軸上跟後的空間拿來放行李
...(恕刪)


k大您好,若是單純以開山路,MB 的 R350 CDI的最後兩人座是否會比較舒服?
我可知道的事這台的最後兩人的頭部空間應該是比D3/D4小。
在這價格帶的七人座家庭車,小改款的R350 CDI實在也是不錯的選擇。

當然LR還是比較好玩啦,但感覺R350 CDI比較萬用。
台灣經濟奇蹟的幕後無名小卒

cybastar wrote:
k大您好,若是單純以...(恕刪)


我~~說一句跟車子性能無關的話
你有沒有發現 這台車要是是黑色 有沒有像一種特種車輛?(不用改裝就超像) 國外比較常看見 所以這台被視為 MB近期一大失敗之作品之首 新E是繼這台後另一大敗筆 (連台灣都賣不動)

以上不儘是小弟的個人淺見 也是國外某些雜誌的評比經典內容

MB一向都以均衡見長 各項都均衡穩定 可靠度高 但是一但創新過頭 通常都會搞到偏離客群
BMW已經走出那個偏峰期 (看5系跟7系就可看出端倪)

打個比方 80年代因為當時經濟跟環境的助長 讓MB搞了一台大水牛
不過現在回頭看 這台車實在是 有點過頭了 不過在當時 管她的 只要是MB 大奔 挖~~身分地位的表徵
管她那麼大一台 好不好開 好不好停車 反正當台灣是美國就好了 一樣特性的產品 美國車被嫌到臭頭 MB就吃的開
但是 要是你有閒錢想玩 classic 我寧願去找水牛前一兩代的車來玩 也不會搞台麻煩

有空站在這台車的側邊好好看看 遠一點 近一點 就是有那麼一點不協調 這車怎麼可以有辦法不拉高卻硬要搞個這麼長的車身?
kevinpi wrote:
我~~說一句跟車子性...(恕刪)


唉,來不及了,剛收我家老大的消息,他已經訂好了車了,過完年我就要去牽車了,重點就是您說的。

是"黑色"?

以下是個人無責任猜測過程:

我家老大打個電話到認識的MB Dealer:
你們有沒有七人座的車?

MB Dealer:
有啊,R350剛改款,是七人座,"大台各大班"台語發音。

我家老大:
OK,那多少?(大概也只是砍個意思一下)
我要黑的,
車到時叫cybastar 去牽車。

在大陸連車都沒看到就訂車了(應該他是沒看過黑色版R350的吧),雖然我家老大說回台也會開這台,
但是我想在他看到實車後,應該是不會想開,畢竟他的年代對這種事是有點忌諱的,
這台R350看來會成為我的專用機了。

可不可以改成紅色啊?我要三倍速。
台灣經濟奇蹟的幕後無名小卒
沒關西啦 反正三年內這車都好價 不然搞租賃不就解了
這車開山路 有種說不出的彆扭 尤其是連續彎道 感覺當初應該是為北美市場開發的

車來時 你可以刻意去跑一次北宜 然後後行李廂放個 50Kg 重物 (第三排) 然後在試一次差別
這幾天問到假11年的車,
可以談的價錢是二十,
不知這樣子算好嗎?還是........
scottchou wrote:
這幾天問到假11年的...(恕刪)


系真耶喔?
那還不快牽, 這價錢太優了啦

另 2011 年一月份, D4 共賣了 12 輛, 假11年式的車應該快賣光了吧?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