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ko_wen wrote:
CMS認證,需與Google聯絡, 完成認證後方可使用GMS 套件, 套件內包含許多 Google 官方的應用軟體 Play 商店、Gmail、Google Map、Youtube、Google Calendar、Google Talk 等…
授權等級 Google 針對 Android 裝置的授權:
1. 通過 CTS,授與 Android 商標使用權,但沒有 GMS 授權。
2. 通過 CTS,授與 Android 商標使用權,取得部份的 GMS 授權,但沒有 Google 商標使用權。
3. 通過 CTS,授與 Android 商標使用權,取得完整的 GMS 授權,有 Google 商標使用權。
來, CTS+CMS 一個型號的整套認證費用為7萬多塊美金左右==>不用跟我爭,因為我正在辦這個事情
HDMI 大概是1萬塊美金/年
..(恕刪)
難怪我在大陸平板、廠商官方網站上,從沒看過 Android 這個字眼
就為了那個字眼(商標),一個型號付出 7萬美金,值得嗎?
即便沒有申請 GMS 認證,安裝 GMS 套件的機子,都沒有內建 Google 那些 APP,但消費者安裝上,並沒有困擾,一樣是可以安裝的。
如果說為了買來就內建那些 APP,而把7萬美金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那我以消費者角度來看,寧願不要一買來就內建那些,自己安裝就好了,技術含量又不高。先下個 Google Play 來裝,然後連上去,啥都能裝了。
其實都用免費 APP 的人,也不必去用 Google Play ,大陸一些 APP 市集,比如 N多、安卓市場、酷安網,就有裝不完的 APP 了。都免費的。
************************************************
HDMI 授權金,如你所說一年 1萬美金
那網路上的資料,又哪裡有錯
網路上的資料就是寫 1萬美金,單位是企業,不是型號。
即是說,那家公司不管出任何產品,一年內授權金就是 1萬美金。台幣 30萬。
假如年出貨量有 30萬台以上,平均攤下來,一台的轉嫁成本,只需 1元不是嘛。
這樣又有什麼好山寨的。
大陸一些二線品牌的,東西都賣到美國、歐洲去了,若沒有繳權利金,難道不會被禁止入口。
很多人說大陸貨山寨,但是從頭到尾,一個證據也沒有。都是猜測的...
比方說:他們都沒有繳權利金,但是可有證據?
例如有專利擁有人告他們的新聞?
***************************************************
然後以大陸都山寨為理由,
來辯解為何台灣賣的產品會那麼貴,是因為有繳權利金。
一個 HDMI 權利金,攤到一年該廠所有出的產品,可能連 1元都不到。
一個 TF 插槽也是。平均攤下來,也許一台的權利金不到 5元的。
那這樣是不內建 HDMI、TF 卡槽的理由嗎?
不然我多付10塊錢,產品售價多個 10元,消費者幫攤權利金,拜託你內建好嗎....
又以 HDMI 權利金為例,它是以為企業為單位,不是機器型號。
台廠出的高價機種有 HDMI,說明就已經買了 HDMI 權利金了
那麼平價機再以權利金貴為理由,所以不內建 HDMI,這樣說法難道不會覺的太矛盾...
fedora wrote:
HDMI 授權金,如你所說一年 1萬美金
那網路上的資料,又哪裡有錯
網路上的資料就是寫 1萬美金,單位是企業,不是型號。
即是說,那家公司不管出任何產品,一年內授權金就是 1萬美金。台幣 30萬。
假如年出貨量有 30萬台以上,平均攤下來,一台的轉嫁成本,只需 1元不是嘛。
這樣又有什麼好山寨的。
大陸一些二線品牌的,東西都賣到美國、歐洲去了,若沒有繳權利金,難道不會被禁止入口。
很多人說大陸貨山寨,但是從頭到尾,一個證據也沒有。都是猜測的...
比方說:他們都沒有繳權利金,但是可有證據?
例如有專利擁有人告他們的新聞?
***************************************************
然後以大陸都山寨為理由,
來辯解為何台灣賣的產品會那麼貴,是因為有繳權利金。
一個 HDMI 權利金,攤到一年該廠所有出的產品,可能連 1元都不到。
一個 TF 插槽也是。平均攤下來,也許一台的權利金不到 5元的。
那這樣是不內建 HDMI、TF 卡槽的理由嗎?
不然我多付10塊錢,產品售價多個 10元,消費者幫攤權利金,拜託你內建好嗎....
又以 HDMI 權利金為例,它是以為企業為單位,不是機器型號。
台廠出的高價機種有 HDMI,說明就已經買了 HDMI 權利金了
那麼平價機再以權利金貴為理由,所以不內建 HDMI,這樣說法難道不會覺的太矛盾...
算了,其他太細節的東西我就不說了
但我可以跟你說,大陸代工以及外銷的模式就是,我只管生產, 所有的認證,請OEM廠商或者某個國家的代理商自行解決,工廠僅提供CE,FCC,再來,諸如,Firmware不穩,你家的事, 更新系統版本,你家的事,消費者想要刷ROM,自行解決,簡單的來說就是,貨物出門硬體保固半年,其他概不負責
Acer, Asus, 他們要負責的東西很多,從面板的料件,保固,認證,穩定性,未來的升級,都是要做的
在大陸平價平板中,這些東西是沒有的.
你知道大陸的面板一批一批的嗎,為何同樣產品偶爾會改Model Name有奇怪解析度出現嗎?
為何現在突然都主推8.5吋嗎?一下子TN多,一下子IPS多,缺貨嗎? 錯,只是因為他們拿到的價格問題
你知道他們家的面板亮度多半都不足300 nit嗎(可能有人不知道200 nit什麼意思,這麼說吧,Apple iPad的亮度最亮記得差不多快要500 nit)?
是的,所有的東西都很便宜,但當你要控制品質以及一致性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不便宜,
尤其平板裡面有幾個Part是浮動價格的
1. DDR3 Dram
2. Flash Memory
3. 面板
這樣希望你能了解
以上
PS, 認證的申請以及使用,絕對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付錢了事就好.裡面門道多著呢
nicko_wen wrote:
但我可以跟你說,大陸代工以及外銷的模式就是,我只管生產, 所有的認證,請OEM廠商或者某個國家的代理商自行解決,工廠僅提供CE,FCC,再來,諸如,Firmware不穩,你家的事, 更新系統版本,你家的事,消費者想要刷ROM,自行解決,簡單的來說就是,貨物出門硬體保固半年,其他概不負責..(恕刪)
以二線的 艾諾、原道 為例
产品十五天内保换,一年保修,终身维护
就是說:
購買後 15日內發現質量有問題,不囉嗦直接更換(非人為損壞)
一年內有問題,免費維修(非人為損壞)
終身不管買多久,都可以維修,但是超過一年後維修要付費,包括人為損壞也可以付費修。
並非只是保固半年。而是一年。
比台廠有些的保固好太多了,有些保固是過期了,根本不理的。即使想付錢都沒得修。
至於那種保固兩年的,結果卻比美國買還要貴上好幾千台幣的,以消費者角度來說,寧願一年保就好,也不要多付好幾千去買那個多一年保固....
多一年保固,賣太貴了,而且還強迫購買。不想買都不行。
**************************************************
刷 ROM 的話(對岸叫固件)
官網就有得下載,不斷更新
比較大間的,還有官方論壇,討論也很活躍,有問題除了網友互相幫忙,官方也有派人駐在論壇回答問題。
而且在官方論壇,講產品缺點也不會被河蟹,這在台灣的根本不可能。
台廠的官方網站,別說有沒有官方論壇都是一個問題,就算有,講產品缺點肯定被河蟹....
大陸廠的官方論壇亦有人在分享最新固件(應該是官方派駐的人),還有人分享開源後的第三方固件。
固件除了更新 BUG 、優化的,也有升級的,比如 4.1.X,升級 4.2.X 的。
這個也不像你說的:Firmware不穩,你家的事, 更新系統版本,你家的事,
事實是:新版的 ROM 都有得下載,且不斷更新,直到該型號上市超過一年後,最終優化版出來後,才會停止更新。
PS.我是就事論事,把買了大陸二線品牌的平板,看到的真實情況,講出來。沒別的意思。
****************************************
刷 ROM 當然是自行解決啊:
1.下載 ROM
2.用 USB 線與電腦連接
3.依照操作說明,按平板上特定的按鈕,然後用官網提供下載的 PC 端工具軟體,點一下就刷好了。
難道台廠的平板,不是這麼刷的?
這麼簡單的操作,個人是覺得沒必要送回原廠吧。
自己家裡電腦弄一弄,不用 5分鐘就搞定了。
送回原廠,來回要多久啊?搞不好要好幾日,這段期間,不是都沒平板用了。
而且保固既然是一年內保修,就算送回原廠刷 ROM,相信也是會受理的吧。
如果說:這麼簡單的操作,都真的不會。或家裡沒電腦的。
不然拿去購買的經銷商店面什麼的,刷個 ROM 也不用 5分鐘,相信經銷商也會幫忙。
但是台灣人去買大陸平板,等於是水貨。除非是有代理的,不然台灣這邊當然就沒有所謂的經銷商店面。刷 ROM 是要靠自己解決沒錯。
少數品牌如 五元素,才有台灣代理的,只不過台灣代理的,比掏寶上賣的貴約 1千元。拍賣網站上私人代購現貨一般也才賺 4~5百元而已。代理商真的是....有點貴啊。
真的是山寨品質
第一台Ainol極光1,7吋螢幕觸控居然用3.8吋的晶片,畫個線就是斷斷斷
保固有用嗎?換來還不是一樣爛料,固件也是刷好久以後才正常一點
第二台昂達vi40雙核,不時會睡死,速度比大廠雙核慢很多只有跑分能看
固件也是刷了又刷,到最後受不了隨邊賣掉
現在這台原道N80RK,觸控就是沒大廠順,發熱很大玩Candy Crash一下就非常熱了, 如果是大廠這早就是嚴重瑕疵了
售後也不怎麼樣,我到現在還找不到420固件要去哪裡下載...
買了三個世代的大陸平板,三個不同的方案,從來沒滿意過,雖然有在進步不過也只是能接受而已
以後還是買iPad比較實際,浪費時間幫廠商debug真的不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