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什麼匠!?至少比較規格的人, 還會講!!!不想看, 就不要看嘛...喜歡吃飯的人就吃飯...喜歡吃麵的人就吃麵...在那邊砲來砲去, 有意義嗎!? 小學生嗎!?不然, 糾出來打一架嘛!說不定打完之後會變成好朋友...小弟知道自己進來, 也已經輸了...
我覺得大家太習慣用windows 的思維來看事情了。windows 支援的硬體廣泛,只要驅動程式不要寫得太差,硬體規格跟硬體效能還有使用體驗都會成為正比關係。但在android上卻不是如此。android沒有涵蓋多數硬體的驅動程式,廠商想出什麼規格的產品,驅動自然就是要自己寫。寫出來好壞水準就有差了,而且差很多。一樣的硬體,理論上來講,ASUS的變形平板跟ACER的A500之間應該不會有表現力上的差距,但事實呢?變形平板跑quadrant大概是A500打個八折的水準。*註1據說三爽Galaxy S2的CPU運算能力遠遠高過HTC Sensation搭載的高通1.2GHz雙核,但結果呢?使用者報告:在置換第三方寫的custom kernel之前,galaxy S2 跑9百多分,置換之後跑2300……*註2如果每個人買手機,買平板回來都會自己刷kernel刷custom rom,那當然挑硬體好的。但這裡有個疑問,如果custom rom dev水準有差呢?會不會有高規格的硬體被中高規格的硬體巴掉的情況出現?又,如果一支規格好的手機 or 平板,原廠寫出的驅動,調教過的OS不理想,卻又沒有第三方dev的支援呢?比方說ACER stream 犀利機,當初出來的時候規格可是一時之選,但到了現在,這支手機的硬體都還沒有得到完整的發揮,使用者甚至已經紛紛脫手了。我們假設一個情況,『如果』windows不支援i7,買了i7只能用ASUS幫EEEPC寫的linix系統,那麼i7+linux會比i5+windows強嗎?這個情況當然不可能發生在i7跟i5之間,但卻已經發生在Cortex A9 Hummingbird 1.2G 跟高通MSM8260 1.2G的身上。高通的CPU一直都是高時脈低表現。但拿galaxy S2跟Sensation比卻會得到完全相反的結果。規格強,表現力就一定強嗎?在android上好像不盡然如此。當然,對於會刷ROM,想刷ROM的人來說,挑手機、挑平板就是挑規格好,第三方dev資源豐富的款式買就沒錯了。所以雖然不是完全成立,但至少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規格好=表現力強』。但是對於買iphone不JB,買android手機不會,也不想花時間,花心思刷ROM的消費者來說呢?我想是使用經驗會比規格來得重要些。註1.:雖然變形平板跑quadrant分數不及A500,但如果要我選,我會選變形平板。因為第三方dev資源目前看來是比A500豐富許多。但那是因為我會玩刷機;不玩刷機的話,目前A500的表現其實是比變形平板要好的。註2.:galaxy S2 目前還只有聽到刷kernel提升quadrant跑分的報告。如果依照DHD可以跑4000多分來看,galaxy S2的成績至少可以再翻倍。但這麼一來,刷ROM之後跑出來的成績跟原廠ROM之間的差距可能就不止4倍了。那麼,用原廠ROM的使用體驗跟花大錢買的高規格硬體真的有成正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