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ipchen01 wrote:
手邊常有一些舊手機充...(恕刪)
charger /adapter
安規會測 EMI UL 能效 power_saving 還有些會測 hi-Pot
10W =5v 2A
一般還有OCP OLP
OCP= over current protect . 每個 cycle 電流 (65Khz) > 1A 會關掉
PWM 一般 clock burst_mode 20k (得 > audio band)
peak load 有的會 75% 開始到變頻但有得是 100% load , 還是另類 QR MODE
不過 一般 65~100Khz , 因為有EMI 問題 一般不會太高.
OLP = over load protect 一般 都是 60ms~130ms , 因為如果電容載會發生 過OCP
而一般 要求準 90~264v (這是RMS)
OCP= 1A OLP 一般 <2A 會OK
等於 200% , 不過實際可能會做 1.3~1.5A 間.
是不是只要在原廠功率W的範圍內,都是安全的充電器
=> 不對 ..是看安規過不過 .
但是一般來說如果原廠 5v 2A ,表示原廠做多是 2A , 你使用 5v 3a 只是推更大
,但問題來了 . 你的DEVICE 如平板本來吃2A 變3A 通常可能出點問題 ,但是 還能動的話
5v 3A 肯定比 5v 2A 還好, 你 平板還能繼續使用 .
快充線(D+與D-短路)
=> 最早好像 iPAD 開始玩, 就是對 adapter 來說本來是 5v 2a
D+/D- 去改變是 2次側, 因為 PWM IC在一次. 所以有種作法是 改 TL431 reference
5v 2a -> 12v -> 2A 至於 USB PD會透過 USB 端送信號給充電端但是 也是類似想法,
所以 比較大可能
5V 1A 因為你改變 USB上 D+ D- 還有的是使用 ID PIN .
5v 1A-> 2A 變2A 就是快充 .
不過 ,副廠一般是 reverse 原廠, 萬一 不知道原廠是否有特別pattern (Apple 最愛如此搞)
其實會錯電壓電流 .
還有 1次 OCP 點一般 都是調 Rcs ..2次測不可能去調, 而且 一般那電阻都是 0.5~2 Ohm
不可能使用 類比開關切換 , 所以比較可能是 2次測多加把關IC
如本來 5v 2A -> 串可調電流LDO
fedora wrote:
USB 電流計(含電...(恕刪)
每一次看到F大的文章都很開心,因為您總會舉出可消費的商品讓在下心動^^

雖然您也會"鞭"一下,但都是對產品,不對人...這點令在下欽佩啦....

噗噗...於是,..這般...然後...您講的那個USB測電器我就買回來了^^

嘿...一量之下果然我手邊有一些線材通電流的能力較差,裝置一樣,用上不同的線,電流真的就變得比較小

而且您提到分子脫落的現象.我有一條早期用於車上的MicroUSB資料傳輸線當成手機充電線在車上用,這次拿回家來嘗試充平板或手機,嘿....還真的出了問題,變成只能傳資料(因為插進電腦有"咚"一個系統聲)但充電就是充不起來...我用USB測電器一量,嬤嬤咪呀,竟然沒有任何安培顯示@@ 可見那線真的壽終正寢了><
使用測電器的另一感想是,果然如大家講的,電池在沒電時接上充電,電流一開始挺大,但受限於裝置內部充電管理IC,在邁向充飽的過程中,電流會變小,而電壓大致不會變(或小幅變動)
看樣子充飽速度的關鍵是電流(安培),而且事關裝置充電管理IC所容許的電流大小.此外,線材好壞也有差,相信這就是所謂的"線損"^^ 我也買了18AWG的快充MicroUSB線,與傳輸線相較,它輸出的電流是有大一點.
還想請問的是...您提到麵條線好像都不比圓柱線@@ 難道麵條線沒有優勢嗎?
優點是:
● 體積小,方便收納、攜帶,可以像捲尺那樣捲成圈圈
● 外觀好看
● 扁平的,所以較不會纏繞成一團
● 軟,容易彎
缺點是:
● 因為裡面的蕊線很細,不耐大電流
● 折到,裡面的蕊線容易斷掉
● 用於資料傳輸的話,因為沒有交錯,抗電磁干擾能力差
************************************
資料傳輸性能,以網路線舉例:
標準的網路線是這樣子的:
裡面有8蕊,每2蕊互繳交錯(抗電磁干擾)
高級的網路線,外層還有鋁箔包住(電磁遮蔽)
另有一種扁線的,可以藏於地毯下之類的,不會突出來。
軟,所以易彎,易整理。
但因為裡面蕊線沒有交錯纏繞(8蕊全部平行),所以抗干擾能力差。長度若過長,網速上不去。
折到的話(180度),也容易斷蕊
HDMI 也有扁線的,長度通常不會超過 2M,因為抗干擾能力差,太長畫質折損嚴重。
抗纏繞能力,以耳機線舉例:
普通的耳機線,常常纏繞在一塊,每次要用都得解開,很煩
有一種扁線的耳機,因為線是長方型扁型,較不會纏繞成一團
充電速度來講:
理論上圓線的裡面蕊比較粗,電流可以跑比較大,充較快。
實際上也是這樣,圓線的都會比扁線充的快。
但扁線有一些優點,比如:容易收納,較不會纏繞、軟易彎。
看個人喜好啦,沒有說那一種就比較好。
若要買扁線的,買外層 編織 的那種的比較好:
這種比較不會折斷掉,較耐用。
折180度時,因為外層有一層編織緩衝著,不會使裡面蕊線折斷。
薄薄塑膠那種的,用沒多久就常常接觸不良,要調角度姿勢,大概是因為裡面蕊斷掉了。不耐用。
不過有一種發光線,外層雖也是塑膠,但是很厚,那種的也不容易折斷掉。
topsuperverygood wrote:
給國文程度差的人再說(恕刪)
GOOGLE"電流"
您想自創新詞沒有人理你
但是在眾人前擅自誤導不懂的人就是欠鞭
敢問您有拿過電學相關的學位嗎?
相關知識的解讀已經有大量的學者研究並解釋
該辭彙中文該怎麼解讀亦有相當的道理來解釋為何叫做"電流"
至少"電速"這詞沒有人使用,也不合這門學術的邏輯
....有點...給人...華麗不實的感覺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