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這波平板平台革命潮中,大力擁抱,2011年不愧為中國微博年。
中國電影武俠提供線上下載供IPAD等平板電腦平台觀賞,
武侠版本 (8月24日开放下载点播) 零售专区
蓝光(Blu-rayDisc)下载(支持iPad,已售1909件) 10元立即预购预购成功后即赠送3元观影券
推荐超高清(1080P/720P)下载(支持iPad,已售5484件) 7元立即预购预购成功后即赠送2元观影券
高清(720P)点播(有效期3天,支持iPad, 已售1514件) 5元立即预购
普清(480P)点播(有效期3天,已售478件)
訂購下載率不錯,五千多件。
替這個時代下註腳的[微言微語],準備媲美唐詩宋詞的微博140字的微言微語,想到歷史地位,中共衝衝衝喔~
會顛覆歐美台的發展軌跡,另闢傳播界的新國富論?
dc-jack wrote:
樓上大大的意思應該是...(恕刪)
上面貼的數據是結果了,才貼出來給台灣這邊參考的。
電影業(大螢幕)在錄影機出來之後,一直有這個[命題]。而電影業走出電影院(歌劇院、戲劇院之後的轉型)之後,找生路與市場出路,在二十世紀八零年代的美國,錄影帶出租業替代二輪電影院與戶外汽車電影院。
光碟片取代錄影帶之後,中國在經濟大要進,採用VCD規格當作家庭播放機,放棄台灣走美國的規格錄影帶與錄影機,在二十世紀末十,台灣已經輸中國很多了。同時間,中國也不用有電電話,直接採用手機當作國民通訊設備。中國把手機當作國民電話時,有沾到經濟改革好處的人幾乎人手一機了,台灣還把手機當作貴族用品,需要排隊才能等到門號。在決策面可以看出兩邊的智慧高低。
現在手機變成MID了,腳色定位逐漸明朗化,也註定要跟PC分道揚鑣,進駐貼身個人與家庭主機。
貼身個人輔助工具國家定位與個人使用很重要。
家庭主機也跟國家家戶政策有關。
台灣之前搞知識經濟,現在APP時代,卻沒看到那些數位典藏或知識經濟的產物跟著APP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