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t i=""> Q8 55TFSI S-Line開箱</part>
平台共享大師VAG, 擅長資源共享來減低開發成本, 著名MLB Evo平台, 衍生出來的車種, 光是SUV就讓人眼花撩亂, 從Touareg, 到 Q7, e-tron, e-tron Sportback, 甚至到Cayenne, Cayenne Coupe, 以及 Bentayga與Urus 都是系出同門. 今天的主角, Q8當然也是其中之一.
2008年由BMW X6 (E71)吹起的SUV Coupe風潮, 2015年影響了賓士, 推出了GLE Coupe(C292), X6至今已經推出第三代了, GLE Coupe也進入到第二代. BMW與賓士甚至還向下再追加X4 / X2 與GLC Coupe.
VAG這次眼睜睜看著對手把市場分食多年後, AUDI終於在十年之後(也真的太久), 也就是2018推出Q8, 2019推出了Cayenne Coupe, 2020推出了Q5 Sportback. 這是Q8當年的概念草圖

晚對手十年誕生的Q8, AUDI當然會幹一場大的:一改多數對手採現行車種修改的方式, 衍生出Coupe車型, 而採取重新設計出另一個獨立車型.
我從義大利開完兩千公里Q8都回台灣快兩年了. 但為什麼台灣上市時間會拖這麼久? 根據官方非正式的說法, 就是因為這一顆EA839發動機, 產能有限多數被同集團借走了…誰呢? 當然就是全球大賣的Cayenne & Cayenne Coupe.

拖了快兩年, 再加上比Cayenne Coupe更高的定價. 是什麼原因讓一票Q8粉絲還是心甘情願的掏出四百萬來換來一把Q8的鑰匙?
姑且不論主觀的外型, 攤開配備表, 如果依照Q8台灣標配來選, Cayenne Coupe的車價也以輕鬆達到500萬台幣的水準(還沒算奢侈稅).

所以乍看之下Q8的牌價比Cayenne Coupe的牌價還來得高, 但卻是CP值先決的優選外還有一個原因, 就是Q8搭載的3.0T引擎還有48V系統的加持, 雖然Q8與Cayenne Coupe輸出都是340hp, 但Q8峰值早了Cayenne Coupe 300轉, 扭力也多出了5公斤米. 以至於官方零百加速快了0.1秒.

新世代家族前臉:Q8正面視覺焦點:,三次元霧面鈦灰單體式水箱護罩

車尾不流俗未採用SUV Coupe慣用的弧形下垂線條, 兼顧了視覺與行李承載空間.

標配HD Matrix LED燈, 垂直走向的日行燈在轉向時會以流水燈方式呈現黃光.



這台Q8選配了 S line跑車套件(標配僅S line外觀套件), 所以有這款讓人羨慕的S跑車座椅附鑽石紋.

全景天窗對於一台高規SUV當然是標準配備.

選配22"大腳, 輪胎285/40/22

Cayenne Coupe / GLE Coupe / X6 身上找不到的性感無窗框設計

這一台熱情奔放的烈焰橘英文名稱叫做Dragon orange

LED一字尾燈夜間視覺的焦點

一字尾燈下尾燈與頭燈呼應走垂直線條

車頭下方側面氣採不規則四邊形

據Q8大哥透露他是白手起家先前也是開過A1

Q8與A6/A7/A8都採用少見的光達輔助視覺

S line跑車套件還包含了氣壓懸吊, 所以所費不貲.

內裝也與Q7小改款一樣進入三螢幕新世代



以下是這台Q8的選配清單:
VW0 雙層隔音玻璃(車側窗) 32,000 元
GS5 上排高亮澤黑色按鍵(具觸控回饋功能)搭配下排鋁質按鍵 14,000 元
U03 22 吋 5 雙臂設計鋁合金輪轂圈,花崗岩灰,鑽石亮面導角,搭配 285/40 R22 輪胎 83,000 元
WQS S line 跑車套件 248,000 元
<part ii=""> RS4開箱 </part>
如果剛才三年近一千天的等待算是一種美, 因為AUDI Taiwan B9並未引進RS4, 那這一台B9.5 RS4接近五年的等待, 那真的是很美很美.
這台Daytona Grey RS4車主是一位開朗的大哥. 應該是看我開越野車算是越野人,產生信賴感於是放心地把鑰匙交給我.

B9.5 RS4外觀進化程度不小, 五年的等待真的非常值得: 車頭側面各種線條與元素羅列, 散發低調銳利的跑車氣息, 下方氣壩更新為與RS6/RS7相似之不規則多邊形. 近乎垂直的霧銀色導風翼有畫龍點睛之妙.

引擎蓋前緣, 小改款新增一條水平開口, 使車頭線條更為立體.

大燈形式更新為與A5/RS5類似形式. 旁邊加入類通風的RS專屬進氣單體

Matrix 矩陣式 LED 極光頭燈組(含動態指示方向燈)


這具2.9升V6雙渦輪引擎, 本體也是EA839, 保時捷也常拿去使用。小改款動力部分僅些微調整了進氣昇成角度與新增48V系統作為精進.


官方數據是450hp / 600Nm, 0-100=4.1s

RS 專屬紅色塗裝卡鉗

圈胎尺寸為 275/30/20 ( Audi Sport 鍛造鋁圈)


RS專屬 Fine Nappa 真皮雙前座跑車座椅, RS徽章低調的印壓在上方

RS4有三種駕駛艙模式: RS Sport / RS Performance / RS Runway, 此圖為轉速類比顯示的RS Performance

輸出功率在右側顯示功率與扭力百分比

中控介面: 車輛設定細節中也有小小的RS徽章

RS監控可以提供車主有更多訊息

再進入一層選單可以看到這台有選配運動化差速器,

這是另一台沒選差速器的照片(網路照片)

尾燈與大燈呼應, 也新增RS專屬類通風的氣口.

RS家族專屬的爆龜, 30mm的增幅使經典Quattro Blisttor輪廓更為明顯

也許各家性能旅行車性能互有高下, 但論設計質感, AVANT若是第二, 應該沒人能稱第一.

45度角一樣美到極致, 傳說中零死角美女就是RS4

這台RS4 極度低調, 車身上找不到任何一個RS4的標示

只有打開車門RS4的字體才低調在眼前出現

RS4的側面, 一種平衡與協調, 令人屏息的美

從這台RS4的選配, 看得出來大哥非常戰鬥.
GH2 跑車式限滑差速器 97,000 元
1N8 動態轉向齒比控制系統 72,000 元
後記:
這次趁兩台新車的開箱, 順便來一個小車聚(請大家忽略後面那台叛軍). 先前開箱的王董也開A7來賞車。

最後再分享幾張Q8 / RS4的英姿:





2021年3月寫於台北, 獻給喜愛AUDI的愛車人. 若有興趣討論請直接回文(工作忙抱歉恕不回PM), 不喜歡的話, 請上一頁不送 .
延伸閱讀
【遊記類】
【英國汽車文化現場解任務 PART I】JLR工廠/臥鋪火車/蘇格蘭天空島之旅
【英國汽車文化現場解任務 II】Mini牛津廠&British Motor Museum巡禮
【加州電車聖地解任務】Model Y體驗+Tesla Fremont 加州遊記
【F-Pace勁豹與雲海之旅】探訪眠月線與新中橫景觀公路
【義大利超跑聖地解任務 PART I】法拉利博物館+工廠巡禮+試駕
【義大利超跑聖地解任務 PART II】PAGANI博物館與工廠參訪
【義大利超跑聖地解任務 PART III】Museo Lamborghin參訪+試駕+FICO
【BMW慕尼黑超級工廠之旅】附 BMW On Demand M4試駕
【阿爾卑斯山】橫越四國兩千公里的GRAND TOUR含(Porsche Museum 私人導覽團)
【德國自駕浪漫旅】3座汽車博物館2座工廠1次看遍(含R8超跑工廠私人導覽團)
【開箱類】
【日本汽車文化解任務】開箱Prius PHEV x 富士山 x 東京
【德意志鐵粉的特斯拉 !?】新Model X/S 雙開箱
【終於:我的特斯拉】沒買Model Y!?毛孩友善聰明好玩 Model 3深度開箱
【Q8 & RS4雙開箱】有一種堅持叫做對AUDI的愛
【Defender 110 P300 HSE開箱】標配歷史 越野精神傳承
【奶奶也開特斯拉!?】Model 3 Long Range 台北開箱
【AUDI Q8慕尼黑開箱】2019德義漂流散記(附A6 AVANT開箱)
【就是這個光】Audi A7 45TFSI Quattro 台北開箱
【雙V6開箱】LS350 & RX350 輕熟愛車男走自己的路
【超跑開箱】AUDI R8 V10 PLUS 德國中置NA最終章 !?
【S-Class跨世代雙開箱】 S450 & S350 世代傳承之變與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