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司咖哩飯 wrote:這一篇寫的不錯!!想...(恕刪) 又是一篇台灣氣候多潮濕多熱多嚴峻然後道路狀況多差交通多壅擠的論述1行使多灰塵路段問:全球只有台灣灰塵最多嗎??你把左岸的霾害跟東南亞跟印度還有中東放哪邊了??2使用野營架或車頂置物架(載重)問:你把歐美紐澳放哪邊了??3每天重複於八公里以內的短途行駛問:一樣的.你把印度東南亞擺哪邊??4長期怠速運轉或低速下長距離行駛,如警車、計程車、送貨車等問:全球只有台灣是在低速長距離行駛??5長期怠速、低速行駛及加減速頻繁如教練車問:只有台灣長期怠速低速行駛??還是每個人都把自己的車當教練車??
我看乾脆建議國外各大車廠與機油廠商來台灣設立測試中心好了因為台灣有廣大鄉民+專家口中最嚴酷的氣候環境條件也有全球最壅塞的交通狀態如果全球各大車廠與機油廠能在台灣完成測試那我相信他們賣出去的車與機油絕對是最頂級的也絕對是操不壞的所以那些一直再說台灣有最嚴酷的氣候環境條件也有全球最壅塞的交通狀態的人建議你們一人一信發給國外機油廠商請他們來台灣設立研發測試中心吧
起司咖哩飯 wrote:這一篇寫的不錯!!想...(恕刪) 其實看完這一篇,會讓我懷疑是否Altis 引擎設計不良? 一般駕駛人用車習慣會跟計程車相同? 有坐做計程車的的人都知道,計程車為了搶快,都是大腳起步,急煞急停,大部份駕駛人應該不會這樣開車.當然針對不同用車環境來調整保養哩程我覺得是合理的.
起司咖哩飯 wrote:這一篇寫的不錯!!想要10000km再換機油的朋友們可以參考一下 隨便舉個計程車當例子閣下也覺得不錯?台灣大部分計程車的開法相信大家有目共睹空車的時候在路邊龜爬 , 走一下停一下看路邊有沒有客人就算站在路邊的人沒揮手他也要停下來看是不是要搭車載到客人後馬上就衝起來了而且計程車行駛的區域 , 市區佔了絕大部分 , 因為市區客人才會多嘛文中也說了 , 原廠除了說10000km換機油外 , 也附帶了幾項嚴苛使用狀況看前不看後 , 是10000km換機油的問題還是車主的問題?再試問哪一個正常人開車會像上面那樣?而且文中也沒提到用的是什麼機油?平常保養狀況為何?是用國際大廠油還是地下工廠油?平常有定期自我檢查車況還是從保養廠出來就10000km沒打開過引擎蓋?這麼籠統的就把所有的車子都當成保養不當的計程車一竿子全打翻這種文我不知道有什麼意義?很多台灣人都是自以為每5000km回廠就是"愛護車輛"然後咧?離開保養廠就放給他爛 , 什麼都不管了該有的基本自我檢查常識根本就是零反正我已經這麼愛車的勤換油了勤保養了 , 平常不可能有問題 , 對吧!舉我親身的經驗為例當年坐一個親戚開的車 , 我發現他儀表板上的引擎故障燈號亮了 , 水溫也過高我就提醒他車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 要去檢查一下他斬釘截鐵的回我說不用 , 因為前陣子才剛5000km保養完不會有問題 , 應該是儀表故障,不急著弄我想車是他的 , 他比較了解車況 , 也沒再說什麼了結果大概隔了幾個星期就聽到他在高速公路大縮缸的消息原因是引擎機油漏光 , 而剛好是他上次保養完後才開始漏的其實中途都還有的救 , 如果他有最基本的保養檢查常識"反正我最愛車了 , 我都5000km準時保養 , 絕對沒問題"想想台灣有多少人抱著這種心態?然後基本常識完全沒有的?我就認識好幾個連自己車子引擎蓋都不會開的人而他們都準時5000km換機油喔去保養廠也看過幾次有車子在下引擎大修問了一下老闆 , 他們大部分都是準時5000km換機油的然後都是漏水漏油引擎掛掉 , 因為他們根本沒有自我檢查車況的能力每5000km保養完就覺得自己的車吃無敵星了真的碰到問題了下場只有兩種1.硬撐到下個5000km保養 , 然後大修2.硬撐到掛在路邊 , 然後被拖去大修這種5000km就換機油"勤保養"的車台灣很少嗎?這種保養態度的車主台灣很少嗎?反而我認識會10000km以上換機油的人 , 包括我自己車況都相當不錯 , 因為他們都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檢查和保養常識不是說5000km換機油對引擎最好?不是說10000km換機油引擎壽命會縮短?怎麼敝人看過引擎掛點的車這麼"剛好"全都是5000km換機油的車???
原廠叫你怎麼做就怎麼做哪有車廠會為了賠上商譽給消費者錯誤的資訊呢?5000也好 10000也好但是我怎麼看到有人一直拿自己的"觀念及經驗" 套用到別人身上呢?手冊白紙黑字都這麼寫了只會一直聽說聽說台灣狀況嚴苛云云
3每天重複於八公里以內的短途行駛---這段說明並不完整原文應該是3每天重複於八公里以內的短途行駛(且氣溫常低於0度C)如果以嚴苛條件來算的話那我平日每天8公里左右的里程數應該每5000公里換但是因為台灣幾乎很少0度左右的環境所以還是每10000公里換機油就好差點被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