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onceivability wrote:
所以我說都什麼年代...(恕刪)
你是指人家原廠官方公布的數據作弊囉? 那咱們Audi是87不會做手腳喔? 希望你沒忘記前一陣子的柴油門事件, 哥認為你說Ferrari在車重的官方數據上動手腳是很嚴重的指控, 即便你是Audi控, 可也不要傻到一次得罪那麼多的超跑車主...

不過現在想想你的話也有幾分道理, 難怪我的輕量化R8怎麼開也感覺不出少那100公斤??



下巴像Lexus
引擎蓋、輪圈像現代
設計有向亞洲靠攏的感覺
銳利化之後失去優雅的圓潤感

inconceivability wrote:
覺得被攻擊?那我修...(恕刪)
Audi當年的確練就一身功夫, 至於無法橫掃雙B的傻事, 你應該是去問Audi不是問我吧?

至於你的問題都很有趣, 感覺沒有甚麼實務經驗, 跟你周旋真的浪費哥賺錢換車的時間, 不過既然你這麼幫Audi自慰, 最後咱就以家訓"定義科技, 進化未來"與你共勉之!

chuangs4 wrote:
你是指人家原廠官方公布的數據作弊囉? 那咱們Audi是87不會做手腳喔? 希望你沒忘記前一陣子的柴油門事件, 哥認為你說Ferrari在車重的官方數據上動手腳是很嚴重的指控, 即便你是Audi控, 可也不要傻到一次得罪那麼多的超跑車主...

不過現在想想你的話也有幾分道理, 難怪我的輕量化R8怎麼開也感覺不出少那100公斤??


是R8車主還不知道天年變化到什麼程度,車重誤差本來就不是密秘

我說:都什麼年代了,還在相信車廠公佈的車重

如果你不信本國官方試測重資料
你也可以去找知名媒體實測的車重
當然你也可以信你想信的

其實最初只要你自己不要誤會Carbon強化件為車體結構,就不會有這麼多騎虎難下的言論
哥認為AUDI車主應要有認錯的台風

規格可看可查,又不是講開車的感受,是要務實什麼?
秀出R8車主的光環是幹嘛

而且當然要問你啊?怎麼是問AUDI
認為BMW進步多多的是你不是嗎?我當然問你看事情的標準有沒有一致
chuangs4 wrote: 至於Audi的碳纖鋁技術哥老早享受過了, 但花了1000萬, 人家卡夢貼皮被你說的雖不怎樣, 但只要400萬, 連你爸都可以享受到的庶民科技, 你說這錢花得值不值? 再說現在只要比R8再多花一點錢就能夠享受到小麥全碳纖座艙的爽度, 你說Audi這幾年倒底混不混?..(恕刪)



我覺得你的論點從頭都很奇怪


這版在講新RS5, 你說RS5 過重輸人
可是明明B8 的RS5 一樣比E92 M3 重但在賽道上卻比M3快,這代B9 連單圈數據都還沒有你就已經未審先判了


然後你的根據就是你在高速公路一拜時會輸


後來你又拿R8 對 570s 來說R8 差
的確這兩台是目前的競爭對手
可是McLaren 是超跑車廠只單做超跑
而R8 卻是德國房車廠的頂級luxury跑車
570s 雖然是入門款但是定位就是一台track car
MKI 的R8 根本無從跟以前 McLaren 的超跑一較高下的能力,現在剛剛好對到一起,而且以這車重和「輸人的鋁合金」車體可以不在賽道上輸570s 太多,這很明顯的是Audi 的進步,而不是退步

Davidchubby wrote: 這個網站的成績,公正性如何?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哪來的誤會呢!

我常常都不知道你在爭什麼


Fastestlap 這網站只是蒐集資料罷了,公正是沒錯但是就像我前面所述,沒人能保證在NBR 上開的是100% 車子的實力,更何況很多紀錄連車手名字都無法公布,也不是車廠自己做的成績,那裡來的勝者為王 敗者為寇?


我還是如前面說的一樣,你可以參考不同賽道的單圈就會看出端倪,NBR 沒開過可以看看人家專業和素人的影片,不用一定要飛去開過才知道這不同於一般賽道的等級

fatlee3 wrote:

我常常都不知道你在爭什麼



應該問眾車友在爭什麼吧?!在 Audi 版,同是車主卻在相爭?我個人認為一派是歌功頌德、一派是恨鐵不成鋼。

來看看車廠之間在爭什麼?比什麼?

爭銷售量冠軍:比誰賣的多

爭最速單圈:比快

爭拍賣價格最高:比身價

爭誰獲利最豐富、爭誰馬力最大、爭誰極速最快、爭誰 0-300-0 最短時間...........

太多項目可以爭,可以比;但最後總是要用「數字」做裁判,對吧?!

例如我最常提的銷售量,都是用數字來佐證說明,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冠軍才是唯一,這不就是 VAG 集團的目標嗎?2016 真的達成了,但過程中有多少爭議?能長長久久穩坐冠軍寶座嗎?作弊的醜聞可是流傳後世的!


看我發言的時間點就知道,我幾年前就預測 Audi 在台灣市場會有今天,總也該知道輸在哪,還有就是如何幫助拉抬;身為車主,面對自己選擇的品牌,絕對不是用「歌功頌德」的方式去盲目支持,對的錯的好的壞的,都有自己的看法、想法,時間到了實際去印證,就這麼簡單啊!

Audi 的產品線我也幾乎都試過,很少批評關於內裝的部分,可以說只有中央螢幕,看到 RS5 那個掛在正中間的 iPad 螢幕,真慶幸 A1 的螢幕可以手動收折!



fatlee3 wrote:
我覺得你的論點從頭...(恕刪)
看到你這樣斷章取義的評論, 我只好再花點時間做個心得整理:
1. 我說大改款RS5沒有亮點, 450HP性能相對令人失望, 誰提了RS5有多笨重了?
2. 我說四輪傳動與鋁合金車體較笨重也是事實,有人將M3跟C63S拉下來打怪, 也無法改變這個宿命
3. 說BMW已經開始在旗下的房車上使用碳纖鋁結構, 人家進步許多是個人的感受, 也有自慰隊跳出來亂噴一通
4. 說Audi近年沒有亮點科技也是個人的經驗與想法, 怎麼? 自己家的小孩不能罵? 都要好棒棒?
5. 會說二代R8不夠好是呼應鋁合金車體與四驅系統的罩門也有事? 拉570S下來只是剛好這兩台車哥都開過, 怎麼? 出來跑江湖還要挑對手喔?
6. 人家麥廠專做跑車就不能跟你比? 可有人還嫌法拉利作弊耶? 照你這樣說乾脆R8收一收, 回去跟自己玩沙不就好了?






Davidchubby wrote:
應該問眾車友在爭什麼吧?!在 Audi 版,同是車主卻在相爭?我個人認為一派是歌功頌德、一派是恨鐵不成鋼。
...(恕刪)


我個人認為我沒有歌功頌德也沒有恨鐵不成鋼

從20 年前的 Audi 到現在的 Audi 我認為是進化進步的

從四驅系統的進步 (ultra- 目前似乎只搭配在 SUV 和 Allroad 車款上,是妥協但還不至於放棄背離品牌定位)

到引擎以及操控的進展,還有相對於以前的妥善率和容易掛點下課的情況

這幾年我想車主們應該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它最大的優點也同樣是他最大的弱點

Quattro

四驅畢竟只有少數人在少數地區會覺得真的有必要使用到

重量輕而且反應靈敏(愛甩尾)的後驅是一般人對高級車種的誤解也是購車的期盼

我個人不認為 Audi > 2B 又或是 2B > Audi

就像有些人喜歡 Nike,有些人喜歡 Addidas 一樣

S4、S5 跟 340, 440i 也不過在伯仲之間

RS5 M4 也是相差不多

說實在的賽道上差個幾秒,真的不是一般沒有訓練有素的人能夠表現出來的

那不過是種感覺而已

可以的話建議大家都開開看或是這次買B下次買A之類的

我們都不是車廠的人,也不是開發這些汽車的人

挑自己需要,喜歡的才是最好的車

喜歡的就是最好的

chuangs4 wrote:
看到你這樣斷章取義...(恕刪)
另外幫你澄清一下, 一代R8那時麥廠只有MP4-12C級距, 等級不同誰會拿你出來比? 現在新的570S是屬於輕量級的sport series, 你二代R8才有機會跟人家同場比拚瞭嗎? 所以嚴格來說不是Audi進步很多, 只是世界正在改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