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an071526 wrote:雖然知道GTI/S3都均為同底盤同引擎設計.... S3是鋁合金底盤,剛性好蠻多的而且懸吊重新設計過,整體而言,S3的操控要輸GTI是不可能的雖然S3的quattro並不是audi聞名的torsen系統但仍有一定實力,賽道成績也顯示如此,台灣媒體的試車,不用太認真啦~~
周一去定保, 這兩天開起來又像船一樣, 二話不說,到中油自助打氣站去, 前後四輪都是44,一樣改打前42, 後33, 一上路, 軌道車又回來了對了, 打氣都是在我從台北下新竹後量的, 所以是熱胎狀況冷胎就不知道要打多少了
文章裡面有特別提到:在此我們並沒有提到軟硬度的問題,主要是因為S3的避震器設定並不是絕對偏軟,但是作動行程過長,卻成為挑戰山路極限操駕的致命點。較長的作動行程,對於一般道路行駛,確實提供了不錯的乘坐性,但是來到多彎的山區路況之後,避震器從壓縮狀態回復到平衡狀態,必須花費較多的時間,因此會影響到車輛在連續過彎時的靈活度,駕駛必須花費些時間來等待車身回復到水平狀態。如果當車身未回復平穩即強行補油,只會產生更嚴重轉向不足的情況。再者,避震器在壓縮與伸張作動時,回復速率過快,加上作動行程較長所產生的影響,更是大幅影響車身穩定性的問題所在,尤其是當避震器壓縮到底所產生的強大且迅速的回彈力道,是非常不容易掌握的。我想這一段文字有點矛盾。 “避震器從壓縮狀態回復到平衡,必須花費較多的時間“。 然後又說 ”避震器在壓縮與伸張作動時,回復速率過快,加上作動行程較長所產生的影響,更是大幅影響車身穩定性的問題所在,尤其是當避震器壓縮到底所產生的強大且迅速的回彈力道,是非常不容易掌握的。“那道底S3避震作動時速度是慢還是快? 一下說因為行程過長所以須花費些時間來等待車身回復到水平狀態,一下又說回彈力道迅速不容易掌控。或許是筆誤還是怎麼樣,但是這兩段完全相反的文字敘述在同一台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