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爸爸 wrote:

是你沒看我的內文吧...(恕刪)


集團中的頂級是吧...
戴姆勒裡面還有Maybach 
BMW 還有RR 喔
1A2B本來就同級距,不上不下問題 是單純台彎人不懂專業 講的一口好車
以為同集團同引擎同底盤 買高級就是買貴 就盤
然後內裝 調教 服務品質通通不看

尤其大家常酸高級Toyota ,高級VW 
但怎不換個角度想 這些世界級的車廠可以把低階車款的大量數據 拿來分析 再升級並投入給高級車款? 
gopats wrote:
集團中的頂級是吧..以為同集團同引擎同底盤 買高級就是買貴 就盤 (恕刪)


那天去看A6 Avant,聽業務說,A7跟Paramera也是同底盤,只是好像很少人知道...........
不曉得樓主的愛車是哪一台?
VW集團又不是為了台灣而建立,他整併產品線 是放眼全歐洲 甚至全球
你用台灣自我中心看 當然覺得怪.. 有了X何必還有Y

AUDI 產品力或許不如雙B.. 但仍有很多人買.. 因為訴求客群不一樣.

就跟牛頭集團一樣.. 新的好的功能設定 全都給L牌,一段時間後 下放給T牌
AUDI在VW集團中也是這種性能研發、新功能導入 的腳色..
為下一階段的大眾車款 打下標準

我建議你 維基一下VW.. 了解他的過程..
雖然集團中心主導開發是交給奧迪 豐田集團我是不熟啦 技術是L下放到T嗎?怎跟我印象不太一樣
VAG是奧迪開發的技術不只下放到VW還有往上給到賓利跟保時捷那些SUPER PREMIUM定位的品牌
Audi to lead Volkswagen Group R&D efforts

而且奧迪哪有產品輸雙B
有些車款同級車奧迪甚至比賓士還更輕 通常搭配Quattro的車款過彎極限也比同級雙B更高

拿最近台奧最夯的Q3來看
2019 Q3 45TQ Roadholding, 300-ft-dia skidpad: 0.91g
2020 X1 xDrive 28i Roadholding, 300-ft-dia skidpad: 0.87g

A6也是
2019 Audi A6 3.0T Roadholding, 300-ft-dia skidpad: 0.96 g
2015 Mercedes-Benz E400 4MATIC Roadholding, 300-ft-dia skidpad: 0.84 g
2017 Mercedes-AMG E43 4MATIC Roadholding, 300-ft-dia skidpad: 0.92 g
2017 BMW 540i xDrive Roadholding, 300-ft-dia skidpad: 0.88 g

要說比較喜歡雙B沒問題 不過同級距的德國車基本上產品不會差距太大 大概只差外觀設計哪家比較討喜
oxxx wrote:
VW集團又不是為了台(恕刪)



根據我過往觀察01的經驗 電腦分析百分之七十是平價品牌車主
百分之二十五是競戰車主 百分之四是外匯雙B車主
百分之一是真雙B車主

通常是這樣啦 真雙B車主不太會發表這麼啼笑皆非兼令人莞爾一笑的文章內容
李訓銓 wrote:
不曉得樓主的愛車是哪(恕刪)
奧迪再上去的品牌
科技感似乎就不是這麼重要(不搭嘎?)
都往豪華去著磨
奧迪是所有集團裡科技感最好最新的技術代表
也許正是要強調的東西

上下一堆共用,
保時捷沒被罵,反倒奧迪被罵
福斯沒被罵,反倒奧迪被罵
買奧迪就是潘 就是該死
oxxx wrote:
VW集團又不是為了台(恕刪)


我不覺得產品力有輸另外兩個B,反正BMW是這十年表現最差的...
老實說,很多新的BMW我自己也很不喜歡。
三寶爸爸 wrote:
是你沒看我的內文吧,沒錢就買福斯有錢的就買保時捷,中間的那些人想一想還是買雙B好了至少是集團的頂級品牌,所以奧迪是非戰之罪


車子自己喜歡就好~ 有錢沒錢也不是蝦咪因素!!

國產的..最夯的。 我就TOYOTA...沒買過!! 太多車..反而變成我最討厭的品牌!!
其他想像的到的..亂七八糟的..HONDA..FORD.米字必須.VW..SKODA.大概都買過!!
雙B、買來後..開來開去感覺也不是多厲害! 路上還一堆...不是喜歡這種撞車的感覺!!
雙B...再上去! 老實講.我也沒辦法拿來當交通工具開著玩...

所以偏好AUDI..當主力
這幾年一路買過來
A6.Q7.A3.A6.A6....
還是AUDI..比較對味!

如果讓我排名
AUDI>BMW>BENZ

BENZ..反而是我開起來最討厭的!
路上一堆人喜歡、開的很高興呢!! 我又算蝦咪??
gopats wrote:
集團中的頂級是吧..(恕刪)
終於出現從生產端角度看問題的高手.

不僅僅只有內裝 調教 服務品質. 零配件是否有全數檢查將會影響整台車的行走品質.

具我自己的經驗. 高級豐田要求供應商做全檢.到了自己的工廠也進行全數檢查.才能維持整台車的行車品質.

以統計學概念來講.如果有全檢比起沒有全檢的良率是+2%

汽車如果只使用單一零件.確實2%的良率不足為奇.

但是數千種零件組合起來的現代汽車.在沒有全檢之下.根本無法預期哪幾個零件是不良品.

所以個人觀點.有全檢的RAV4 就是NX200. 換句話說 NX200比起RAV4貴的那數十萬.就是零件全數全檢後的良率保證.
人家集團車賣那麼好,像這種品牌定位什麼的
真的輪不到我們來操心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