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Q4跟ID.4實在不知道為何要多花錢買奧迪

後座出風口要選配?真的去現場看過車嗎?
Jimcoco
說真的,去年第一批真是被腦霧的 PM 搞得要選配,但是現在已經改正了。所以只能說有些人沒有更新到最新的資訊就來嘴了。
奧迪帶給你的是面子,但福斯帶給你的是裡子
今天會選這兩台車一定是因為預算有所限制,不然選Q6 Etron或Q8 Etron不就好了
既然都只看到Q4等級的話,我覺得要真的不如買ID就好了
至少你自己擁有起來舒服、快樂
Q6我拿319萬那款選AR音響 同樣配備Macan EV要將近500萬
啊同平台的車為什麼買保時捷 可以花的錢比較多啊 廢話嗎這是


chichico wrote:
奧迪帶給你的是面子,...(恕刪)
看看去年奧迪的銷售量,不是假的啊
Jimcoco
反正銷量這回事已經很久了,倒也不是因為這台電車才這樣。
Toetcarp wrote:
https:...(恕刪)


Skoda本來就是靠俗又大碗過活

但就算俗又大碗如何強調CP值多好又多好

現實就是Enyaq台灣上市以來每個月個位數的銷售

比各位口中競爭力差的奧迪Q4差的多

因為Enyaq價格帶就是不對 近200萬售價

價差不大 乾脆就直上Audi Q4 就算少點配備又怎樣

花200萬買台奧迪符合一般人的想法期待

但花200萬買Skoda的人一定少得多吧

就算強調有多好多好 只要價格帶不對 品牌就是跨不過去的坎

福斯Phaeton就是最好的前例

就像300萬以上的車 選擇陽春保時捷的人就是比配備多的奧迪多得多

撇除個人喜好 這就是品牌現實

既然都花了錢 就讓別人知道是值這個價







那些一直在喊Enyaq比較好 自己買了嗎???

買了才有說服力推薦別人吧
Aluminum
真的 J大講的正確 不過我能理解他們的想法是站在品牌擁護者的立場 但是要跨出品牌價格帶時 買車的大部分人的想法都不會是站在此基礎上
kobeiverson8
說得很有道理,點個讚
對啊,為什麼呢?依照樓主的邏輯,應該要選擇 Skoda 而不是 ID4 吧?
這常常是把「價值」跟「價格」混為一談的常見結果。

否則,為什麼明明都知道是同一車廠(或是集團),還要費工夫搞出那麼多不同的牌子呢?
Lexus 之於 Toyota (美國之前還有個針對年輕族群的 Scion)、
Acura 之於 Honda、
Infinite 之於 Mazda、
Maybach 之於 Mercedes Benz、
Audi 之於 VW 之於 Skoda 等等。

沒錯,這就是品牌所帶來的價值與品牌溢價的效應;你願意就買單,不願意就別買單。
就像同樣要花四百萬買車,若以 Toyota 跟 Lexus 來做選擇的話,你的選擇會是哪一個呢?
亦或者,配備差不多,價格有差,品牌有差,你的選擇又會是哪一個呢?
這問題或許也可以了解一下花同樣價格,不同廠牌,寧選陽春麵也不選滿配的車主的想法。


Delano01 wrote:
家人不喜歡韓國車,但...(恕刪)
Delano01 wrote:
家人不喜歡韓國車,但...(恕刪)


VAG 同集團包括
Lamboghini Porsche Audi VW Skoda 都有零件共用
包括內裝底盤甚至引擎變速箱
譬如 Lamboghini Gallardo, Audi R8, S8 共用引擎
Porsche macan 和 Audi Q5 是雙生車, 引擎底盤變速箱都共用
但設計概念, 質感用料卻不一樣
如果你感覺不出來AUDI 和 VW的差異
那恭喜你 可以省錢買VW
收入到了自然不會往下看

順帶一提
福斯跟韓牌也就同階級而已
奧迪 迪奧...
有很多錢錢啥都不是問題 買下去就對了
壞了?髒了?
丟掉再買新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