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 e-tron 55 quattro 中橫公路壯遊|秉持傳統的純電新面貌!

電動車市場購買力跟普及度希望還是可以健康成長吧,還是需要很多先驅者去完成普及這件事
那個後視鏡看起來是很前衛,但有點多此一舉的感覺....
如果說是要節省空間是不是可以再小點??
迷惑
just truth wrote:
美車美景領略東部跟中橫之美,
里程焦慮看起來實際試駕分享後, 其實也沒想像中的大.
希望有機會開Audi e-tron來一趟賞心悅目的旅程


電動車的旅程焦慮 並不是在於它可以跑幾公里
而是 你不確定他可以跑幾公里
附圖為國外網站的測試報告 (AUDI E-TRON 50 QUATTRO) 這是每一台電動車的致命傷
我個人認為電動車的旅程不確定是因為它可以回收動能已延長旅程,我試駕過日產葉子,確實證實了這點,更相信audi e-tron在這方面一定做得很好,才可以敢挑戰東進中橫。不過西進截至目前為止似乎沒看到有挑戰分享。
redsmall wrote:
關於造型方面,電子排(恕刪)




剩78公里
如果有個萬一到目的地沒辦法充電
這怎麼回台北

不考慮充電樁硬體問題
其他人為因素
例如車位被油車佔據
還是有其他充電車主也在充電
這樣請問目的地飯店要怎麼調配大家充電時間
就算是快充站
遇到前一個在充電的至少30分鐘
前面如果排三台車就一個半小時
這一個半小時油車都可以從花蓮開到宜蘭了

媒體都是美化充電
因為他們四處都認識車界的人
都可以優先充電四處借充電
如果只是老百姓車主哪可能那麼容易商借得到充電

另外下雨天
加油站就算自助加油還有能遮雨
目前看到的快充站全都露天
暴雨的情況下不考慮會不會漏電(應該非常安全)
我今天買三百多萬的車還要淋雨插插頭
再躲回車內等半小時(還不知道充電時能不能吹冷氣)
再淋雨去拔插頭
說真的
我昨天試過車
車真的非常棒
但是充電問題
我覺得真的要再考慮
暴雨不會漏電你放心 沒有一家電動車這麼智障下雨天會電死人
電動車就是有充電的缺點 不然你以為為什麼電動車都相對油車划算?
看E-tron配備多少錢 Q7多少錢?

BMW新出的I4 M50動力比M3更快跟M3 Competition差不多規格輸出 德國比M3 Competition便宜2萬歐
來台灣一定會比440還便宜不用400萬 如果汎德沒賣便宜去找歐規外匯就好
才69000歐元的車跟德國E-tron 50空車價一樣選配備完也才8萬歐
E-tron 50都選到87000歐了 台奧才賣多少



volkswagen wrote:
剩78公里如果有個萬(恕刪)
微微55 wrote:
暴雨不會漏電你放心 (恕刪)


車非常棒我也覺得很划算啊

問題是你環境就是那麼不友善
要人怎麼買

不然麻煩環境友善點
車再賣貴一點啊

花錢找媒體吹捧電能生活圈多棒
結果都是安排好的充電秀
倒不如花錢真正建設好環境
自然口耳相傳
大家首選就會買了
volkswagen wrote:
剩78公里
如果有個萬一到目的地沒辦法充電
這怎麼回台北


所以我才一直再說. 開電動車出門旅遊,第一考慮的是你的電動車的吃住 再來才是你.
你要先預約的是充電.而不是你的住宿.
原本開車是自由的.現在反而被車綁死.
就算是超充最方便的特斯拉 在連續假日等充電 也是正常的.越熱門的等越久.
電動車目前的確充電不像加油站那麼方便,只適合有規劃習慣的人。
如果出遊都有預訂飯店的習慣,其實這就不會是問題,畢竟就算規格最差的充電站也有7KW的充電能力,一晚也就充滿電了。
沒買e-tron前,我的確是會擔心,但懂得計畫與知道車子煞車會回充電能(尤其是山路下坡),熟悉後我就知道我回不去油車了。
吹捧或是介紹都可以,但不可否認的,事實上就是可以從台中直接開到花蓮。

現在都以油車的習慣去套用在電車上面,基本上就是不同基礎的東西硬要去比?
如果覺得油車符合現有的使用方式,那就買油車;如果電車比較符合的話就買電車。

一直拿油車之長去鞭電車之短,累不累啊?

與其想像式地想當然爾,倒不如多聽聽現有車主親身的使用經驗來得有參考價值!


volkswagen wrote:
車非常棒我也覺得很划算啊

問題是你環境就是那麼不友善
要人怎麼買

不然麻煩環境友善點
車再賣貴一點啊

花錢找媒體吹捧電能生活圈多棒
結果都是安排好的充電秀
倒不如花錢真正建設好環境
自然口耳相傳
大家首選就會買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