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Audi 全球銷售 / 台灣銷售

Ch87654321 wrote:
很多事情已再再證明
只要你的想法跟大多數台灣民眾的看法相反
就代表你是個具有國際觀的人才
這銷量恰巧就證明了...
你是井底之蛙還是國際人才??
捫心自問就好恕刪)


這是高級反串捏XDDD怎麼一堆蓋樓的都那麼認真

---------------------------------------------------------------------------------------------

奧迪台灣的營銷策略其實就是學保時捷空車賣阿

廣告不要一直讓人看不懂. 營造賽車基因的同時.. 麻煩重點放在車子的本質.價格嘛...直接學太古不就好了

不要老是幫人選好選滿.還選錯項目.sline又不是每個人要. 主動安全列標配(跟車盲點. 這兩個就好 )

多點選配項目.然後維修據點南北平衡阿

業務不要油腔滑調. 櫃台的妹一定要夠正

保固認定麻煩全部統一 .

接待中心服務品質比照南港廠 (我說吃的方面. 南港屌打北區其他服務單位)

阿對了 還有 原廠不要那麼小氣嘛...代步車給多點..不要經銷商自己去負擔.

這樣肯定慢慢回籠買氣的啦..






ininmaydaigi wrote:


這是高級反串捏X...(恕刪)



這位大大沒錯!台奧主力車款(例如A4/A6)配備不上目前台灣主流的東西,例如車身盲點/車道偏移/360環景等等!反而給了全景天窗這個不是每個人都覺得需要的東西,不給就算了,小改的A6還閹割掉盲點跟車道偏移!


像A4 3G plus其實也可以不用配!台灣改這類影音的太多了!真的沒必要!光全景天窗跟這拿掉New A4定價應該至少可以少20萬!加上盲點跟車道偏移相信2.0TQ 應該會比預期賣的好!所以A4需求跟方向走錯!


目前為止想跟永業搞一樣的手法會很難生存!這種手法基本上只有在某些車款上對應到的某些客群是有用的,在Q7上真的是蠻成功的,這是就是客群上對應的車款上的買車角度差異!不過台奧還有個大問題是,本身熱賣車款車子交不出來,過了關鍵蜜月期,其它新款車也是在更新,久了新車優勢就消失了!本身我是Q7車主,說真的看到好多人訂車!但是交車速度只能說.......(我等了8個月又3星期)




這3年新上市的改款車只有TT最漂亮!一上市246萬,當初09年MK2定價229萬!沒Q/沒虛擬儀表/沒18吋/沒230匹!說真的我開奧迪A4 B6 (換Q7前)13年以來!有種覺得這3年來想衝量,只能說難喔!


我覺得還有個問題是台奧上面外國人越多對台灣市場更不好!因為他們不會用台灣人買車的思維來訂車款配備及價錢!反正買不好就怪業務不會賣車!
台奧爛透了,後勤人員更是專業不足,我於1/2日出險訂後保桿跟側裙,先在1/5說側裙在新加玻要待料,好我等!等到1/12左右通知料到了,不過安裝固定扣沒訂到,不能安裝讓我在等,沒關係我能接受畢竟人不難免有錯,好到了1/16左右通知料到,不過後保桿的下飾板,又通知說沒訂到,我整個就很不爽了!一件事情要處理多久,跟我保證農曆年前一定會到,我一直跟保養廠說我過年需要用車,它們回說一訂可以,我接受!1/20通知我說因為合迪要被合併,需要我先付自負額的款項,好我也不囉嗦1/23日去付款,並請理賠部的人員確認交車日期,還跟我打包票過年前一訂可以交車,1/24日通知我,抱歉徳訂物件要2/7日才會到。TMD你一整個在跟我莊孝維是嘛!然後推託說因為是我要訂SLINE套件,跟原本零件不能共用,靠杯!你自己專業不足訂購零件部確認清楚,怪我!車子留在中和保養廠將近一個月,如果有問題是不是要先告知,不應該一直唬爛。然後消費者有什麼保障!買第二台AUDI了,讓我感覺奧迪服務越來越爛

9528 2.0 wrote:
全球 1871350...(恕刪)

短視近利的後果
還好啦,不會很誇張啊
impactkai wrote:
台奧爛透了,後勤人...(恕刪)

audisport wrote:
如果台灣訂價還跟A4...(恕刪)


2016 全球豪華車品牌銷售量,Audi 已經掉到第三名了,奧迪還在沾沾自喜台灣市場贏過 Volvo,咱們來看看全球市場的銷售量

Audi 2016 是 1,871,350 輛
Volvo 2016 是 534,332 輛

全球市場 Audi 是 Volvo 的 3.5 倍啊!在台灣竟然只是半斤八兩?!

可以說不只輸雙B一大截,連 Volvo 都慘敗,行銷跟業務部門真的要好好反省了,2011 ~ 2014 還年年朝冠軍逼近,到了 2015 就被打回原形了.......
Davidchubby wrote:
2016 全球豪華...(恕刪)


當然啦,大改款或小改款後漲價,再減配備,就是從2015年的A1和A6開始,到了2016 A4大改款,台奧毫不客氣地用1.4T賣舊款1.8T的價格,客人當然會不買單,就造就掛牌車滿庫存,售價不穩定了!當然經銷商會被搞到倒掉!

如果台奧持續用2011-2014的訂價策略,目前的狀況應該會比較好一些吧!

TYTY2014 wrote:
當然啦,大改款或小改款後漲價,再減配備,就是從2015年的A1和A6開始,到了2016 A4大改款,台奧毫不客氣地用1.4T賣舊款1.8T的價格,客人當然會不買單,就造就掛牌車滿庫存,售價不穩定了!當然經銷商會被搞到倒掉!

如果台奧持續用2011-2014的訂價策略,目前的狀況應該會比較好一些吧!




其實前面 硬硬沒代誌 同學說的很對

我自己也感覺台澳把自己當成保時捷,也訓練自己的人元相信會買 OOOO 的就是會

不會的就是不會

所以這個策略只會繼續下去,不會反省重修

倒是他們逃了一個經銷商,反而可能會比較好

因為剩下那個話語權更大了,檯面上的數字是一回事,他們自己簽約的價格又是一回事

最後兩者都不會虧到,反而因禍得福,然後更加深信這樣做是對的

一種惡性循環的感覺

然後年銷量的數字也不會上來

大概再過個3年看看現任的這票又會換成哪些人
fatlee3 wrote:
其實前面 硬硬沒代...(恕刪)


Audi 的問題不只是台灣市場而已吧?!來看看 2014 ~ 2016 Audi 全球市場的銷售量

2014: 1,741,129
2015: 1,803,246
2016: 1,871,300

2014 年 Audi 贏 Benz(165萬左右) 約 9 萬台,到了 2016 卻輸了 Benz(208萬台左右)約 21 萬台,為何短短 2 年就差了 30 萬台?!

認同amotoko 大大所言,
外國人對台市場不瞭解,沒有辦法準確判斷市場需求。
所以合迪才會退出臺灣市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