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faBrera32 wrote:
前驅車靠懸吊調整到轉向中性,就我目前了解的知識,唯一我認為合理的做法是加寬前輪..
若不是這做法,唯一想到的是讓轉彎時後輪的接地面積變小...
這種做法可以轉向中性,但相對前法應該是過彎極速下降..
早先我看到 RS3 前輪可以選寬一點的,覺得這設計不錯,不過,想到現實面上我都會調胎來延長輪胎壽命.
一部車如果DIY或找外廠保養,我現在反而覺得輪胎是最貴的耗材
如果買RS3 我想我還是不會選把前輪加寬...
-------------
單就原理來看,仍然是前後配重 50:50, 且四輪驅動似乎最好,但前提是車重不能增加太多.
而 MR 的設計在扭力過大時,輪胎似乎一定會打滑,就浪費的引擎的扭力.
MR 配重 50:50,過彎時不踩油門依該轉性中性,但一但踩油門,後輪要負責轉向的向心加速度所造成的力,且又多了切線方向的加速力.
前輪僅須負責轉向所需的向心力. 後輪負擔較重,因此一定會提早超過最大靜摩擦力而打滑.最後就是轉向過度.
單就原理來看,似乎是電動四輪驅動車,前後各一個驅動馬達,配重做到 50:50 ,這似乎是最理想的設計. 即便是彎道中加速,也是四輪一起多出切線方向的加速力,要打滑就是四輪一起滑,這樣不就呈現轉向中性? 不管彎道中是否加速,都是要打滑,就四輪一起來...
Alfa大及各位
我本身比較只專研操控技巧,對於懸吊設計及裡面的方程式一看就懶
所以對於我前面提到的懸吊設計設定來造成前驅車轉向中性,需要查出一些過去看的資料
或是如果有哪位前輩專家可以幫忙解說或貼一下資料就感謝了
但是在看到那些之前
我想最基本的前驅能夠 oversteer 解釋是在於 "Lift-off Oversteer"
一般來說要讓前驅車能 oversteer, 通常只能夠拉 handbrake/手煞車
但是上個世紀末,賽車界改造前驅車比賽時,特別做出了前驅賽跑車能夠利用 Life-off oversteer 這種特性的設定
Lift-off oversteer 這個特性及駕駛技巧,一開始是用在中置引擎的跑車身上
利用這種weight transfer/負重移動的方式來幫助轉向,減少需要轉動方向盤及輪胎方向
但在中置引擎的賽/跑車上需要高度的技巧,不然下場就是瞬間的失控
前驅賽/性能跑車後來利用懸吊(避震x彈簧類型組合阻尼、camber/toe、前後防傾桿重量差距等),再加上FWD本身車頭就比較重的特性,來"放大",或創造出 Lift-off oversteer 的性格.... 基本上並不是每個前驅車都可以做得出來,但是如果硬是用技巧卯下去,也是有機會多少有一點,不過賽/跑車的設定就是讓駕駛及車輛輕易的就出現這樣的情況來幫助轉向
關於這個技巧在前驅車上,大家可以參考 Chris Harris 在他很年輕時所作的影片解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BYSl3dD-U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