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 A4/A5導入quattro ultra ?!

這種quattro系統的差異, 即便業代沒明說, 訂車單上的配備表也會載明的吧? 只是我懷疑有多少車主會看得懂quattro ultra是啥麼東東....不是都有quattro嗎??

Pachilla wrote:
還好我已經買了 '...(恕刪)


怎麼感覺這個Case跟之前的A4換1.4T小引擎,Q2用扭力樑一樣!Cost Down的好處,奧迪全拿!

當然也會有聲音告訴大家,「消費者使用的感受是一樣的」!

TYTY2014 wrote:
怎麼感覺這個Case...(恕刪)


我覺得至少訂價要重訂,要砍30萬訂價才合里吧
昨日的浪子~柯林髮落, 今日的巨星~球德洛, 明日的傳奇~褲濕啦 , 永遠的女神~愛田由
還在懷疑啊 影片都找給你看了開起來就是一樣啊 不要再糾結1.8了就是停產了 接受入門A4就是只有1.4的事實好嗎
我看你到了2018年還是不知道為什麼入門的排氣量要從1.8降到1.4 為什麼1A2B入門的排氣量都低於1.8

台灣買的Q2用扭力樑已經反應在售價上了好嗎 Q2訂價才多少去看看X2訂價多少

真的要講cost reduction喔 你的B8.5定價178萬的1.8才叫做cost reduction好嗎
配備HID頭燈連胎壓偵測都沒有 B9跟Q2的配備還比B8.5好多了好嗎 你講別人陽春加扭力樑問題是Q2定價才143配備多你多少我看人家Q2車主都懶得講了

要歪樓回我那棟繼續聊嘛 不要在這邊講Quattro的歪
TYTY2014 wrote:
怎麼感覺這個Case...(恕刪)
新A4的quattro不是一開始就是ultra嗎?
怎可能台奧之前有torsen的可以賣?

lvin0128 wrote:
新A4的quattro...(恕刪)

不是這樣,照國外討論區所述
B9 A4一開始的q是托森全時Q,直到2017上半年
後面生產的才變ultra(A5也一樣),所以台奧最近才加註解,不過真的更新資訊太慢了
Q5二代則從上市就已說明將會是ultra,所以Q5 2代就沒這個問題

而Quattro ultra,一開始運用在A4 allroad,後來才開始下放各車系

買到A4 B9托森q的真的賺到了,不過那時台奧離譜的訂價,我看全台買的人恐怕不到10位吧
昨日的浪子~柯林髮落, 今日的巨星~球德洛, 明日的傳奇~褲濕啦 , 永遠的女神~愛田由

Penguinman wrote:
只看到汽油或手排的quattro...(恕刪)


也就是說就算德訂A4 2.0也無法選托森全時Q囉?
昨日的浪子~柯林髮落, 今日的巨星~球德洛, 明日的傳奇~褲濕啦 , 永遠的女神~愛田由
所以263的45TQ搭配原本Q vs 248的45TQ搭配新Q扣掉標配的S-Line 難怪你會說原本的Q跟新Q價差30萬

覺得263的45TQ離譜就是台灣奧迪的原罪吧 在台灣就是不應該賣的價錢跟雙B一樣平起平坐
標配的數位儀表板價格跟BMW多的M Sport套件以320i升級到320i M Sport價格差不多來看的話

2015剛上市263萬的330i M Sport可以 2016剛上市263萬的A4就是NO速~不行!!


球德洛 wrote:
不是這樣,照國外討...(恕刪)

微微55 wrote:
所以263的45TQ...(恕刪)


問題台奧後來調降售價是因爲賣的太慘太差了

跟舊q新q完全沒關係

我賭今年大改A6也會用新q
昨日的浪子~柯林髮落, 今日的巨星~球德洛, 明日的傳奇~褲濕啦 , 永遠的女神~愛田由
hungwen2 wrote:
沒辦法,也許各國節能法規也是推波助瀾的原因之一


環保風潮的出現,讓汽車也變成不是新就是有味道的好物了。


litchou wrote:
而用了quattro ultra的audi 則會變成大部分情況是一台前驅車
這比較令人難以接受
會讓人想說 會不會買VW就好了
4 motion會不會也差不多 反正大多數情況都前驅


一樣是HALDEX前驅架構,VW的和AUDI MLB底盤的車現在的差別除了工程師的方向差別外,就是引擎擺放位置了。當然現在A4 A5還是MLB底盤,但以後要是一般車都要採HALDEX架構的Q,然後又不像同國的XDRIVE或4MATIC看的更齊,我是覺得要不要乾脆改成橫置引擎,和VW的MQB同底盤算了,以前AUDI連FWD的車都放在縱置引擎平台上,還可以說是因為Quattro,現在改haldex又採前驅為主的設計,不改成後驅為主的話不如改成橫置引擎吧,車量配重還會比較好一點,也沒那麼彆扭。


微微55 wrote:
不過假使之後S/RS也都改用這套新Q 那現在嫌新Q沒價值的就跟隔壁Q2扭力樑那棟秋香哥一樣尷尬了


之前看外國汽車媒體,AUDI工程師有說RS的車不會上目前的ULTRA,因為性能車扭力太大。我是覺得以後就算上了ULTRA,一定也會給駕駛選擇的機會,強化很多元件,不可能用現在的一般車用Qw套上去,不然一定被罵死。


Pachilla wrote:
當然沒有人說奧地利 Magna Steyr 生產的 Ultra 不好,就像一隻3千塊卡西歐其實比一支30萬的勞力士還準一樣......
只是沒有人想花30萬去買卡西歐...


+max

一般車加30萬能上真quattro車上跑車差速器的話就很不錯,但這當然不可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