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新歡 – Audi A3 Sportback 2.0TDI小改款試駕

vic1224 wrote:
要炫彩配備.....請移駕國產車區.......光看氣曩數評論安全....不太客觀吧!
畢竟進口車都有做撞擊測試....比國產車閉門造駒的好很多吧!


上面的文你沒讀喔,有通過撞擊測試5顆星的是有六氣囊的版本,四氣囊沒撞過哦,國產車也不是閉門造車,一樣都得送回原廠去撞,如果真要講究安全,氣囊多寡絕對是個決定性的因素,國產車也有六、七氣囊的,進口車也有馬來西亞進口的,雙B也有撞過三顆星的窘境,不是車子掛上進口兩字,車子就變成神車。
gladiator wrote:
上面的文你沒讀喔,有...(恕刪)


大同意 真的不是進口 就都5顆星
進來至少6安的前提下 應該都有5顆星
例如POLO雙安(忽然想到的-應該還有進口是兩安的) 不是說他車不好 如果他六安那當然沒問題
而是大家真的把進口當神車
把賓士變雙氣囊 看他可以撞幾顆星
不要把每一台進口都神話了 真的要看他測試時是幾顆氣囊 而不是同一車款 氣囊不一樣
因為如果是這樣 那國慘幾乎都5顆星 (國外可以選配6顆 台灣配2顆)
如果進口是這樣也算的話那國產應該也可以這樣算

那看一下這篇 台灣的ALTIS應該也車安全的 如果這邏輯通的話
http://news.u-car.com.tw/news-detail.asp?nid=8752

這篇
http://news.u-car.com.tw/news-detail.asp?nid=4574
RAV4跟Land Rover Discovery3一樣 4星
Discovery3貴RAV4那麼多 不是歐系就真的好
買車不要管日歐系 真的要看配備 不是看牌子

vic1224 wrote:
要炫彩配備.....請移駕國產車區.......光看氣曩數評論安全....不太客觀吧


不好意思,借用一下大哥的文章,發表我個人的想法

三年前要換車時,就陸續的看了BMW、Benz、Audi、Lexus…等品牌
即然要買車,免不了就會詢問一些自己有興趣的配備,例如衛星導航、音響可不可以控制iPod
Saler常常就用這句"要電子花車,請找國產車"來虧

時到今日,i-Driver、Command、EMV還不是都裝上去了


我個人是覺得,既然大家戲稱的國慘車都有轉向頭燈跟衛星導航了(拿Toyota網站上的Camry 2.4G尊貴版,106萬來比較)
那這些進品車比人家貴了近60萬,這些配備為什麼不能有呢??
難道國外的轉向頭燈跟衛星導航的成本比台灣製造的貴到60萬還攤不掉嗎??

尤其是晚上開車,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很多的高級車還不是在擋風玻璃上掛著Garmin、Mio(小弟也是啦~~~~


不過我到最後還是屈就於現實,選擇了妥協



PS. 老一輩的常說書到用時方恨少,雖然大家都不願意用到氣囊,但不得不用時,巴不得車上有個30顆吧
也許從小事開始做起,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吧
車頂那兩條應該只是裝飾 並非行李架吧
如果是行李架 也沒有地方可以綁阿
霸子 wrote:


不好意思,借用一...(恕刪)


其實也不能這麼說...

而是日本本來就是消費電子最強的國家...消費電子大廠幾乎都在日本...
理所當然他們應該先把這些電子設備先放到車子上........
而且idrive MMI command這一類的東西,沒記錯應該是idrive最先,也可是算是德國人的創舉吧...

但日本車在底盤實力上...的確是落後德國車有一段差距......

簡單講,有一好沒兩好啦...............
現在歐洲車大概配備是五年前日本車的水準,日本車的底盤實力大約也是五年前的歐洲車水準啦.....


說實話,衛星導航我還不太喜歡用原廠的咧,原廠圖資更新有夠慢,
導航軟體也不一定好 ,接收晶片也不知道是SIRF的還是雜牌的........
還不如用garmin的,圖資更新又快,mobile01這邊又有好多景點書可以下載.........


Miuccia Prada wrote:
現在歐洲車大概配備是五年前日本車的水準,日本車的底盤實力大約也是五年前的歐洲車水準啦..(恕刪)


我是覺得以現在電子消費市場的生命周期幾乎不到半年來說
這些電子配備,實在不應該落後五年啊

至於底盤實力,因為我只有試駕過德國車,並沒有擁有過
真的有這麼大的差距嗎??
我覺得這一代的IS250已經很不錯了耶~~~

如果與BMW真的還有五年的差距~~~真難想像

當初心目中也是以BMW為首選
但是50萬的差距,還有妥善率的問題
真的讓我花不下手啊~~~~~

也許之後找一台車況不錯的二手BMW來嘗試看看吧
至少,要再脫手的時候,不會損失這麼大
也許從小事開始做起,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吧
對新A3 TDI有大麼大的反感 就是來自於AUDI TAIWAN他的報價:161萬

我翻開不久前九月的汽車購買指南 各位若記憶猶新的話 利奔的報價:

A3 TDI: 146 / 152 ; A3 2.0T: 173 如果照上面的先進所說A3 TDI可自行選配頭部氣簾

那我不就接近利奔時代 A3 2.0T的報價 但是2.0T有配17吋鋁圈+頭部氣簾+200匹馬力

TO: AUDI TAIWAN 邱總裁

請看看LEXUS在台灣崛起的故事 物美還要價廉才能大賣

那你們呢?? 毫無進步的被動安全+小又難看的16吋圈 物美??

161萬 價廉??

拿一組新的頭尾燈當主菜??台灣人太好騙了吧
ZestJDM wrote:
車頂那兩條應該只是裝...(恕刪)

那兩條加了橫桿就可以裝太空包了....個人實際經驗....非嘴砲~~

原廠來搞竟然不是直營放利多 而是噱更多~

A3 SB... 真是好車阿! 但實在太貴了!
Miuccia Prada wrote:
但日本車在底盤實力上...的確是落後德國車有一段差距......

簡單講,有一好沒兩好啦...............
現在歐洲車大概配備是五年前日本車的水準,日本車的底盤實力大約也是五年前的歐洲車水準啦.....
.....(恕刪)


不知道五年前的歐洲車底盤跟五年後的歐洲車底盤差別在哪邊

就來比五年前的A3 vs 現在A3好了...
差別在哪邊呢?現在A3操控大勝很多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