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uminum wrote:
新內裝的兩個螢幕都...(恕刪)


這樣看導航有點麻煩和危險吧
昨日的浪子~柯林髮落, 今日的巨星~球德洛, 明日的傳奇~褲濕啦 , 永遠的女神~愛田由
球德洛 wrote:



這樣看導航有點...(恕刪)



直接開LV3自動駕駛就ok 


沒有啦 自駕導航直接看virtual cockpit就好啦


其實我也喜歡隱藏式升降中控螢幕


但是自從tesla推大ipad整合在中控台後


豪華車廠好像都往這方向設計

Aluminum wrote:
直接開LV3自動駕...(恕刪)


這種中控螢幕配置,減少按鈕的構想, 利用聲控來調整 (或用手機來控制),
感覺已經朝自動駕駛 或 純電動車模式排列..相信其他車廠, 未來的的配置, 也會很相似..


球德洛 wrote:
這樣看導航有點麻煩和危險吧



的確, 以前試乘volvo, tesla在體驗時是有感受到...視線偏低沒安全感.
arthur2598 wrote:
這種中控螢幕配置,...(恕刪)


其實聲控早就有偷做的樣子。

我是開 VW,配的主機是最高階 Discover Pro (= Audi MMI 3G+)
例如語音功能可以講 "啟動座椅熱暖器",然後電腦會回你 "空調功能無法語音操作"

表示只是不給你用... 聲控技術上應該早就準備好了

可以玩玩看的指令參考
frenzy.commands
我還是很介意少了那條肩線
真的差很多
整體感覺像是為了貼近A8做的設計
昨天看視頻,說是有氣壓懸吊,會不會Avant改與E/5一樣,後軸改成標配氣壓懸吊設計?好像還有說到後輪有轉向的功能?
Sulabucks wrote:
我還是很介意少了那條...(恕刪)





新世代的設計語彙是從2014 Audi Prologue Concept 而來





當時新上任的設計總監 也是現任的MarcLichte


為了解決當時被人詬病的家族化設計差異化


以前深深貫穿車體上的肩線刻畫著1/3車窗 2/3車體奧迪堅持的比例 雖然是經典(我也很愛)


但似乎所有車系都是遵守這個比例設計


區別差異化就變少


新世代的車在他主導下


取消原有的深刻的肩線 而是更強調Audi Quattro的精神


而設計了Quattro blister (紅色圈起來的部份)






特別強調前後四個輪子的輪拱部位


而車體中間的肩線被改成比較細也比較淺 也會隨著車型變化


所以新世代的A8 A7 A6都有一樣的新特徵


ICONNECTION wrote:
昨天看視頻,說是有氣...(恕刪)





氣壓懸吊應該都是選配


聽視頻說有一般懸吊 Sport懸吊 S-line懸吊和氣壓懸吊


同級雙B都是後軸標配氣壓懸吊嗎?
E-Estate從212開始就是後軸氣壓,五頭G31也是後軸氣壓。氣壓行路性真的提升不少,載重時也更可以撐住車高,缺點是耐用度會差很多!先前我的S212就漏過氣,很多S212車友也傳出災情,G31也是一樣!不知道Avant這次會不會加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