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奧迪門市前業務詐騙侵占10餘萬元, 但門市經理表示他們無任何責任?


inconceivability wrote:
既然你引用的民法也...(恕刪)


主旨就開門見山啦……

主旨:高雄奧迪門市前業務詐騙侵占10餘萬元, 但門市經理表示他們無任何責任?


難道您看完會認為,了不起!有擔當嗎?









微微55 wrote:
我看這篇會有多少搞不...(恕刪)


我覺得你的思考邏輯才有很大問題,比喻的不倫不類,我也是汽車業務,客戶會跟我買車當然是因為我代表的就是這個品牌,而我讓你帶綠帽那是私生活的事情,跟公司當然扯不上邊。
真正老道的騙子,不會讓你截到有文字的LINE對話,全都是你打字,他用LINE的免費通話,
這騙子道行還不夠深,才讓你機會能截圖告他,但戶頭是誰的,金錢流向....

先報案啦,又不是車禍,還代位求償咧,先告個人,再上蘋果爆料,公司為保名聲,法務會出動,
公司人員為保地位,都會搓圓子湯啦....
henrylin66 wrote:
主旨就開門見山啦…...(恕刪)


不是有部份的人看完跟你是持不同的見解嗎?

你引用的法條你自己有沒有看清楚?確實有僱用人不負賠償責任的情況不是嗎?
我在37樓也問
公司對此應如何監督管理?業務私下與客戶有交易怎麼查?怎麼防?怎麼樣稱之為不周?

如果自己都說不出來,那如何依此指控?
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移情效應“,

簡單來說,就是愛屋及烏的想法。

這種現象很普遍,是與生俱來的情感,沒有什麼特別的。


但是,如果過度反應,昧於事理時,

是會產生心理障礙的……




c1019515 wrote:
那奧迪的員工叫飲料...(恕刪)


你根本沒搞清楚何謂業務行為
專程登入來回樓主的文.

各行各業買賣都知道,
只要是跟公司買東西, 匯款一定都是要匯到公司帳戶.
就你不知道, 直接匯到私人的戶頭?!
然後還要爭辯說, 我只看到帳號, 怎麼知道戶名是誰??
看你把自己的責任撇得一乾二淨, 我也是醉了!!
小弟路過, 個人看法

被騙的是樓主, 騙你的是門市的前業務, 奧迪門市並沒有被騙,

所以, 奧迪當然不會對前業務提告, 因為奧迪門市沒有被前業務騙, 也沒有損失.

前面, 很多人提到重點, 樓主匯往該業務的戶頭,並無說清楚!

是奧迪門市公司帳戶還是該業務的私人帳戶,會影響奧迪門市的立場.

小弟大膽推測, 應該是私人帳戶, 所以此案為業務私下個人行為,

就是該業務披著奧迪門市的皮, 私下行招搖撞騙之事.

建議樓主, 快對前業務循法律途徑解決
事理

現在不就是要講事理
如果自己都說不出來,那如何依此指控?

事理還需公斷,這裡不是司法體制,就一些人在討論表示自己看法
但在這之前隨便又扣人帽子,心態上就顯得小又不懷好意
以我的了解

如果業務員使用公司電話或社交媒體私下自己賣東西卻跑路。公司要賠

或是在公司內賣東西,譬如營業廳內,也是要賠

如果在公司內收款現金,也賠定了。

否則就要看法官當天心情如何了

............................

查一下當初用line那個門號是公司或是個人的

如果是個人的,公司有沒有補助電信費?

門號和line只要能和公司扯上關係,就有勝算機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