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omeWu0317 wrote:+1而且又是免費活動...(恕刪) 我是不清楚車手的輪班狀況。但若每人一班一整天、短短重複的車道、重複的對客戶解說?很易膩!這時不免想要玩些新花樣刺激一下,然後就.........我好奇的是,台奧有無出來官方說明?否則讓大家自行揣測是車不夠好?還是聘請的車手不夠好?或辦活動嚴謹度欠佳?不論哪一個,都是扣分!當然,不理讓事件儘速沈沒,也是種方法啦起碼因此認為車不好的,似乎沒太多
老實說~不意外~也去信義去試乘過我只能說~車真的很棒~沒有問題車手的態度........跟整體的規劃.....我有致電到台灣audi....態度也讓我很傻眼!!兩週過去了~電話也不回了~我不追究~不代表我要的道歉就可以置之不理!!
看了以上的回文我的感想是「好多不明究理的批評!」今天車商好好的辦了個試乘活動,花了許多人力、物力,非常用心的在經營回文卻都一昧的批評或暗諷,我不瞭解這是什麼心理我只知道,如果今天我是坐在出事情那台車上的試乘者,我一定買這台車因為它證明了一台車子最重要得功能-保護駕駛與乘客的安全因為即使在極限操控且發生人為操作失誤的情況,它依然出色的保護了人員的安全這難道不消費者最期望看到的嗎?買車的時候看規格知道要注意車輛的撞擊測試報告與等級今天以實際駕駛且以販售版實車的狀況撞在現場,難道不是最寫實、最真的撞擊測試這樣的撞擊測試的可信度,會比在一切變因皆可控的實驗室使用車商送測的撞擊測試車的實驗結果來的低嗎?以我個人而言,實驗室測試出來的數據我不一定相信,即使實驗室是真的公正的在測試因為實際撞擊的情況,一定不像實驗室所模擬的狀況那樣單純(正對撞、正追撞、正側撞、撞擊一半車頭對撞)在可控的撞擊條件下,當然可以針對此條件去做特別加強,來讓數據美化當然這麼說不是在批評實驗室的撞擊測試都是不可信的,它還是有一定的可信度但對我個人而言,實際發生的車禍撞擊才是最真實可信的撞擊測試雖然發生意外是所有人都不樂意見到與遇到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每一次的意外都確實的讓以後的人更安全這麼說當然也不是在為車商卸責或維護只是車商辛辛苦苦的辦了個活動,這麼多人員辛苦的籌備與舉辦了這次的活動一面倒的批評實在是對車商與舉辦活動的人員不公平而且好不容易這樣的活動開放給一般人可以當場自由報名,沒有任何的限制每個人都可以體驗,而不用有特殊的VIP限制這難道不是一般消費者也希望看到的嗎?今天車商條件放的如此寬,引來如此單方面的負面批評,造成品牌形象降低那車商以後不如就限制只有Audi護衛軍可以參與活動就好這樣不是比現在這樣吃力不討好得狀況好得多車商當然也不希望活動出現任何的意外,但今天發生了有人口中的「意外」為什麼不這樣想,車商敢辦這樣的活動,就是對自己的車子有一定程度的自信,不會有什麼傷亡發生凡事從正面思考、第一時間給予別人鼓勵而不是批評,事後再追查檢討,修正缺失這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風氣不是會好得多為什麼都要以負面批評當開端呢?弄的辦活動的人覺得自找麻煩,以後都不再有這樣的活動,難道這就是發出負面批評的人所衷心期盼的嗎?發出負面批評的人有想過嗎?這樣扼殺了多少衷心期盼多辦此類活動的人心中的願望?當然也不是說就完全不用監督,全面的信任車商只是不能用比較鼓勵的建議方式嗎?今天車商也不是不聽消費者的意見阿為什麼不能好好的先說、先建議呢?等到車商真的無動於衷,再來使用暗諷、攻擊性言語也不晚阿?此外駕駛者開了如此多趟,很不幸的人類的重大缺點就是會累、會恍神駕駛者當然也不願意發生任何的事故,完全負面的批評,對於駕駛者來說也不公平,更是一種傷害為什麼不先站在駕駛者的立場想想呢?凡事先多幫別人想想,以建議、鼓勵代替負面批評,社會不是和諧的多嗎?----------分隔線------------發文立場:1. 目前開 Audi A4 1.8T (1999年出廠) ,曾經駕駛此車在西濱快速道路與濱二路(彰濱段)路口被一台貨櫃車和一台載運液態甲烷拖車連環追撞,車尾毀損,人完全沒事,連個擦傷都沒有此車目前繼續服役中,依然順暢好開、沒有任何問題!2. 2011/03/19中午衝第一試乘----------分隔線------------PS:1. 所以我才能大言不慚的說:「什麼測試可靠度都有一定疑慮,真正撞過才是真的!」2. 其實感想還有一個,不過太偏頗,怕寫在前面會激起看文者太多情緒,而偏離此篇文章的真正用意補述於此,感想二:「01網民也是「報憂不報喜」,如同台灣的媒體!」3. 跟用心看完的人說聲對不起,此篇文章邏輯結構上不是非常好,也並不完全公正,因為帶有感情的在寫這篇文章,有失公正客觀的地方,煩請指正!感謝!4. 其實還有很多其他感想與看法,對於此網站、對社會、對經濟、對政治……。想說的太多,不過此篇一出我大概就黑掉了,有機會再看看吧!基本上我也是很懶得打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