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備都可用錢買,1A2B 產品核心價值的差異:「FF + Quattro」vs 「前驅+後驅+四輪傳動」


fatlee3 wrote:
回到原題
我認為 1A2B 的消費群當然不會將驅動方式列入考慮
台澳各種失敗招式只是不斷證明他的行銷一點也不瞭解他的(潛在)客戶群


這裡是 Audi 版,我就拿 Audi 版友曾在本樓第一頁發言過的文章回應一下:

JeromeWu0317 wrote:
+1
極少聽說有人因為是前驅所以不買Audi的......
但堅持買Audi一定要Quattro的我聽過不少就是~


買 Audi 就要買 Q,這版上的 Audi 車友們,你比我還熟的多,不是嗎?


Davidchubby wrote:
我提的 86 只跑 2"01,你質疑有改很多,然後提同是 Honda 品牌的 S2000?!
你自己 po 的 S 2000 CR 全原廠換胎在Jaku大的駕駛下已有1:58秒台的實力!
前驅的 FK2 Type R 在大鵬灣賽道的成績,竟然輸了同門的後驅師弟 S 2000 CR 達 3 秒之多?
這三台車都是 Jaku 本人在大鵬灣賽道測時的,有公開秒數為證,最快單圈成績是 S 2000 > 86 > FK2 Type R
你不認同 86 的成績,S 2000 的成績可是你自己提的,你若要說 Jaku 對前驅還有車輛調教尚未熟悉,所以沒有發揮 FK2 Type R 的實力,這點就留給各位讀者去公證!
照你所說以 FK2 Type R 的實力,那應該能在大鵬灣賽道贏 S 2000 CR 幾秒?
ps.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Jaku 南下大鵬灣賽道多是開 Honda Fit 去的!


你一直執著在兩台改裝不對等的車相比,然後忽視


曹小明 wrote:

2:01的86是我的車!改不少錢了!

...(恕刪)


一台改很多,對比剛下場測試的新鮮貨

我覺得也沒什麼好討論的了

你既然會去大鵬灣的話,何不自己問問看曹r. 或是 Jaku 本人呢

拿一個跑得不好的成績時間能夠證明的只有你的執著

世界上各種賽車場都有類似的情況

再說,正常的車手都會一步步地逐漸提升車子的極限

大鵬灣的這種 open track day 的成績(而且很多台灣車主都不懂得預先讓道的)

難道比國外賽道挑戰難度更高的賽道以及排除其他障礙的單圈測時成績還準還公平?

你真的要冷靜下來思考一下

筑波的時間已經說明一切了


Davidchubby wrote:
這裡是 Audi 版,我就拿 Audi 版友曾在本樓第一頁發言過的文章回應一下:
買 Audi 就要買 Q,這版上的 Audi 車友們,你比我還熟的多,不是嗎?


Audi 台灣有Q 沒Q 哪個賣的多,你時常會用數據佐證不是嗎?

100% 買沒Q 的多很多

按照現在雙B 熱銷的前驅車一樣狀況

誰在乎驅動,那個 mark 和質感比較重要
fatlee3 wrote:
你一直執著在兩台改...(恕刪)


是你一直執著在 Type R 比 86 快,而忽略了「大鵬灣賽道」中低速賽道的特性,而賽道都有排行榜,Type R 參賽次數少,排名在後面就是輸了啊!自己提了 Honda S2000 的成績,也不願正面看待.....

一直要提其他賽道的成績,那我就三問

1. 成績是同一車手測試的嗎?

2. 前後驅比較之外,Type R 加了渦輪,S 2000 明顯吃虧,應該要拿前代的 NA Type R 比

3. 車重都不同,怎麼比較呢?


Davidchubby wrote:
是你一直執著在 Type R 比 86 快,而忽略了「大鵬灣賽道」中低速賽道的特性,而賽道都有排行榜,Type R 參賽次數少,排名在後面就是輸了啊!自己提了 Honda S2000 的成績,也不願正面看待.....

一直要提其他賽道的成績,那我就三問

1. 成績是同一車手測試的嗎?

2. 前後驅比較之外,Type R 加了渦輪,S 2000 明顯吃虧,應該要拿前代的 NA Type R 比

3. 車重都不同,怎麼比較呢?


PIC


Tsukuba



你就把 PIC 想成兩倍 筑波好了

時間彎道數量都是兩倍左右

怎麼不能比

不是只有大鵬灣有許多中低速彎道

1. 同不同一車手已經不重要,重點是一台是大改的車,一台是剛下場還在嘗試的車

2. 驅動方式,有無增壓也無所謂,本來就可以一起比,E92 M3 跟 F80 M3 也不會說一個有渦輪一個沒有就不能比較

B8 RS5 也是長期的 E92 M3 對手

3. 車重不同一樣要比 NSX 這麼重,一樣得較量 570s 和 R8 V10 Plus

輕量化當然佔據優勢,可是不見的重的車就不能贏

空車重 86的 1180kg 跟 fk2R 1382kg 也不過差個 200kg

E92 M3 1580kg 跑 NBR 8:05 / Hockenheim Short 1:14.30 / FUJI 2:02.90
B8 RS5 1725kg 跑 NBR 7:59 / Hockenheim Short 1:14.00 / FUJI 2:01.80

又或者是四區的 1730 KG 哥奇拉等級的 Nismo GTR 跑 NBR 7:08
以及四區的 1665 KG 的 918 跑 NBR 6:57


fatlee3 wrote:
PICTsukuba...(恕刪)


兩倍?有人最快單圈比跑兩圈的嗎?

既然你覺得車手不重要、前後驅、有沒渦輪都無所謂,那我就提 Top Gear Track,車手是 Stig,不論車手、賽道、公正性,跟筑波賽道相比如何啊?

Top Gear Track

http://fastestlaps.com/tracks/top-gear-track

這是你提的筑波賽道,我幫你連結好了:

http://fastestlaps.com/tracks/tsukuba


1. 筑波的成績排名裡,FK2 Type R 排 126 名,S 2000 排 140、174 名,86 排 198 名 1:09.78,後面還有 201 、216 名的 Type R;

而我提的賽道成績, 86 排 162 名 1:31.30 ,Type R 181、194、211 名,S 2000 排 215 名。

2. 筑波賽道的車手多是 unknown;我提的車手是知名度很高的 Stig。日本車由國外的 Top Gear Track 測成績,又是同一車手,公信力更強

各位版友可以自行瀏覽,在 Top Gear Track 的最快單圈成績裡,86 是完勝 Type R 的!



Davidchubby wrote:

這是你提的筑波賽道,我幫你連結好了:

http://fastestlaps.com/tracks/tsukuba


1. 筑波的成績排名裡,FK2 Type R 排 126 名,S 2000 排 140、174 名,86 排 198 名 1:09.78,後面還有 201 、216 名的 Type R;

Top Gear Track

http://fastestlaps.com/tracks/top-gear-track

而我提的賽道成績 86 排 162 名 1:31.30 ,Type R 181、194、211 名,S 2000 排 215 名。

2. 筑波賽道的車手多是 unknown;我提的車手是知名度很高的 Stig。日本車由國外的 Top Gear Track 測成績,又是同一車手,公信力更強

各位版友可以自行瀏覽,在 Top Gear Track 的最快單圈成績裡,86 是完勝 Type R 的!


你沒讀清楚
Top Gear Track

162 名 2012 GT86 1:31.30 (dry) (200p / 1180kg)

181名 2004 Honda Civic Type R (EP3 facelift EP3) (dry) 1:32.80 (200p / 1239kg)
194名 2007 Honda Civic Type-R (FN2) (dry) 1:33.50 (201p / 1355kg)
211名 2001 Honda Civic Type-R (EP3) (wet) 1:36.50 (200p / 1246kg)

215名 S2000 (wet) 1:37.40 (239p / 1260kg)

FN2 是閹割版 FD2
EP3 很弱

wet 濕地

筑波每個請你都看看吧


還有 stig 不是同一人

fatlee3 wrote:

1. 同不同一車手已經不重要,重點是一台是大改的車,一台是剛下場還在嘗試的車

2. 驅動方式,有無增壓也無所謂,本來就可以一起比,E92 M3 跟 F80 M3 也不會說一個有渦輪一個沒有就不能比較

B8 RS5 也是長期的 E92 M3 對手

3. 車重不同一樣要比 NSX 這麼重,一樣得較量 570s 和 R8 V10 Plus

輕量化當然佔據優勢,可是不見的重的車就不能贏

空車重 86的 1180kg 跟 fk2R 1382kg 也不過差個 200kg



1. 「你說同不同一車手不重要....」:那還質疑 Stig 做什麼?現在可都是沒改裝的比較囉!

2. 「驅動方式,有無增壓也無所謂,本來就可以一起比,E 90 M3 跟 F80 M3...」:幾代前的 M3 也能比了,你還嫌 FN2 是閹割版 FD2、EP3 很弱?

fatlee3 wrote:

你沒讀清楚
Top Gear Track

162 名 2012 GT86 1:31.30 (dry) (200p / 1180kg)

181名 2004 Honda Civic Type R (EP3 facelift EP3) (dry) 1:32.80 (200p / 1239kg)
194名 2007 Honda Civic Type-R (FN2) (dry) 1:33.50 (201p / 1355kg)
211名 2001 Honda Civic Type-R (EP3) (wet) 1:36.50 (200p / 1246kg)

215名 S2000 (wet) 1:37.40 (239p / 1260kg)




你回的很清楚了,也謝謝你把排名跟成績都列出來了,在 Top Gear Track 的排行榜上,Toyota GT-86 是三者之中排名最前面的,乾地濕地在 Type R (EP3) 的成績上相差了 3 秒,S 2000 要怎麼估算乾地成績呢?當然就是 Type R 跟 S 2000 需要再挑個好日子挑戰囉!

你提紐柏林的成績,FK2 Type R 非「正原廠」測試,本就受到質疑。McLaren P1 很強,是不是因為在紐柏林沒有好成績,選擇了不公佈,這我也不清楚,但在排行榜上面,它就是沒成績!

你提的筑波賽道,連結還是我幫你寫上的,也提供給各位版友參考,86 小贏 0.09 秒!

198. Toyota GT 86 : 1:09.78 ( 200/1180)

201. Honda Civic Type R : 1.09.87 (215/1210),這是什麼版本重要嗎?

當初 86 準備進口時,我有特別研究了一下,所以 2013/3 特別去大鵬灣搜集資訊,除了 86,最近很夯的後驅 MX-5 可賣到嚇嚇叫的!反觀 Type R 系列,還真沒得到總代理的青睞!

車廠喜歡拿賽道成績做宣傳,成績就在哪,86 是小蝦米能不能吃大鯨魚,就留給各位版友自己體會囉!



Davidchubby wrote:
1. 「你說同不同一車手不重要....」:那還質疑 Stig 做什麼?現在可都是沒改裝的比較囉!


我沒質疑喔,我只是順道跟你說 stig 都是不同的人,並不是 stig 就是最強的最會的,不要拿 stig 來當作最好代言人

Davidchubby wrote:
2. 「驅動方式,有無增壓也無所謂,本來就可以一起比,E 90 M3 跟 F80 M3...」:幾代前的 M3 也能比了,你還嫌 FN2 是閹割版 FD2、EP3 很弱?
你回的很清楚了,也謝謝你把排名跟成績都列出來了,在 Top Gear Track 的排行榜上,Toyota GT-86 是三者之中排名最前面的,乾地濕地在 Type R (EP3) 的成績上相差了 3 秒,S 2000 要怎麼估算乾地成績呢?當然就是 Type R 跟 S 2000 需要再挑個好日子挑戰囉!


FN2 EP3 根本就是不同車不同底盤不同引擎,你張飛打岳飛嗎?

2012 年的86 出來的時候要競爭的對象是 FD2-R 以及 MX5 好嗎

S2000 中間沒人在空一格的,濕地本來就跟乾地落差大,你舉例的時候就應該講清楚

Tsukuba 筑波的測試成績大多是日本現役或是退役車手做的,Fastestlap 很多都是從雜誌媒體上有登錄的才會寫
你可以自己去查查 Bestmotoring,日本的媒體,你看過影片再來說 86 有任何機會跟FD2 or FK2 R 比,完全輸


(日本車手們說他的操控很好,但是引擎輸出太弱)
(還是句老話,請自己去看看他們測試評比的結果,如果你聽不懂日文,那請參考我上一句)

Davidchubby wrote:
你提紐柏林的成績,FK2 Type R 非「正原廠」測試,本就受到質疑。McLaren P1 很強,是不是因為在紐柏林沒有好成績,選擇了不公佈,這我也不清楚,但在排行榜上面,它就是沒成績!
你提的筑波賽道,連結還是我幫你寫上的,也提供給各位版友參考,86 小贏 0.09 秒!
198. Toyota GT 86 : 1:09.78 ( 200/1180)
201. Honda Civic Type R : 1.09.87 (215/1210),這是什麼版本重要嗎?


版本當然重要
一個是增壓跑超快的新 R FK2
一個是俗稱最弱的 R EP3

上面說過了

2012 年的86 出來的時候要競爭的對象是 2006 出的 FD2-R 以及 2012的 MX5 好嗎

Tsukuba 筑波
126. Honda Civic Type R (FK2) 1:07.40 (310p / 1382kg)
133. 2006 Honda Civic Type-R (FD2) 1:07.49 (225p / 1270kg)
198. 2012 Toyota GT 86 : 1:09.78 (200p / 1180kg)
201. 2001 Honda Civic Type R (EP3): 1.09.87 (215p / 1210kg)

請勿刻意漏掉 FD2,這是我最喜歡的一輛之一

當然,如果你還是執意要拿 2012 出廠的 86 比 2001 年 EP3 這台 11年前的最弱 EP3 Type R 快個 0.1s

請便
再補充一下 Civic Type R 資訊

EP3 用的是 DC5 Integra R 的閹割版引擎

FN2 用的是 FD2 Civic R 的閹割版引擎

另外 EP3 及 FN2 的底盤及操控性能都比 DC5 和 FD2 來的差

因此出來不久後即被大家詬病

DC5 / FD2 用的都是最好的紅頭 K20A1

DC5 是第一代的 K20A1 220P

而 FD2 是改良 DC5 引擎及周邊,小提升至 225p,但是實際上速度快上不少

DC5R 出來時時常跟 s2000 評比,大多數小輸一點點

但是到了 FD2 Civic R,就比 s2000 快上一點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