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A4 B8.5 Avant Quattro, 9 年一手車的車主心得分享

身為一手末代 Audi B8.5 A4 Avant Quattro 車主 (2015年10月初廠,2016 領牌,已經第九年,行駛 10 萬公里),我想小弟有些心得可以讓大家參考。

當年的開箱文

2015 A4 B8.5 Avant Quattro, 9 年一手車的車主心得分享
2015 A4 B8.5 Avant Quattro, 9 年一手車的車主心得分享
2015 A4 B8.5 Avant Quattro, 9 年一手車的車主心得分享
上個月去花蓮光復鄉振災的紀念.....

1. 為何買 OOOO?

因為小弟喜歡大馬力 + AWD + 旅行車, 當年可以考慮的車型就 B8.5 Quattro 跟 Skoda Superb 4x4,前一部車是 2007 Subaru Outback 3.0 AWD,換車原因是雖然 Outback 是 3.0 水平6缸引擎,但是動力還是不夠用,油耗也挺難看 (雖然這個不是重點),維修保養也比 OOOO 難搞 N 倍。

本來是 2015年訂購了 Skoda Suprb Combi 4x4 (但是因為總代理/經銷商交替後衍生的交車/配車問題,2017年退訂),在Skoda 之亂的期間某天跟老婆散步經過 OOOO 展示間看到 B8.5 Avant Quattro 末代有現車,而新款 B9 配備也回歸.....計程車規格.......{這個就不能不談到 Audi Taiwan 的優良傳統,上市新車先漲價 30 萬,然後配備再偷 30 萬,只能說車賣不好不能怪雙 B).........

例如當年訂價 27x 萬的 B9 45 Avant Quattro, 居然搭配 17 吋鋁圈!!! 取消 S-LINE 套件,把全景天窗升級成高科技環保鐵皮,然後變速箱降級幾無改裝潛能的 DL-382 以及偽 Quattro (Quattro Ultra) etc. 比較 B8.5 跟 B9 規格配備後決定購入末代 B8.5,當時未試車,也沒有 B8.5 Quattro 可以試車,前驅的 CVT 版本我連試車都沒興趣。

當時也去試開過 BMW F30 M320i (當時現場無 M328i)...但是有些失望,方向盤非常輕且無回饋,車體扎實度普普,還有異音,算是 3 系列比較黑暗的時期 (跟傳奇的 E90/91 系列比較)。

實際交車後跟 Subaru 比較,也許是 B8.5 Quattro 2,810mm 軸距明顯比 Subaru Outback 2,670mm 更長,也許 Subaru Outback 後軸有標配 LSD 的關係, B8.5 Quattro 開山路時底盤感覺沒有 Subaru 靈活 / 順暢 / 偏向後輪驅動的感覺 (當年 Subaru BPE Outback 底盤看起來就是 BMW E39 的 Copy)。 但 B8.5 的動力 (尤其是改裝後) 跟變速箱表現就不是同一個星球的,所以爽度還是有的。

2. 原廠售後服務:

保固期間不得已只能回原廠,但是老實講體驗並不好,現場別說海根大支了,連小美冰淇淋都沒有,有一次回廠保養後領車時發現技師在 A 柱留下3D感十足的新鮮黑手印 (@#$%^&),當下原廠道歉清理+賠償了一些小禮物,但是手印並沒有完全清掉,是我後來回家用牙刷+酒精+橡皮擦慢慢清理乾淨,所以保固期過了就不再回去了。

至於外廠維修保養非常方便,畢竟 OOOO 在對岸是國產車,耗材零件供應充沛價格合理 (跟東洋賓士比) 而且不用待料,個人認為算是非常好養 (小弟沒有開過 Toyota 所以可能標準不同 XD)。 保養方面唯一覺得有些貴/麻煩的就是 DL-501 變速箱換油,個人是每 4 萬公里更換,每次要 1.3-1.5 萬左右,還需要留車過夜。

3. 車輛可靠度:

老實說出乎我意料的好,唯一故障是大約5萬公里 (剛過保固) 後到外廠保養時發現副水箱少量滲水,當時我覺得很扯,因為這種東西在日系車沒有聽過會壞....但是當我聽到全新的副水箱報價只有 2 千塊台幣左右,而且隨叫隨到不用待料,讓我這個 "東洋賓士" 前車主感到不可思議,不爽也就消去了大半,這個也是過去 9 年唯一的故障 (耗材除外),而且即使到了9年後的今天,車上的電瓶還是德國原裝的那顆。

至於 Subaru 嗎, 一樣 10 萬公里壞掉過的東西有:
-原廠煞車卡死,保固內維修
-前左右 "內側" 傳動軸防塵套硬化漏油 (原廠設計太靠近觸媒的問題),自費1萬元左右
-儀錶板上蓋蜘蛛網狀破裂,環保材質,自費 2.6 萬元左右,每 5 年需要更換
-方向機漏油,自費 4 萬元左右
-電瓶, 大約每 2 年 1 顆

4. 改裝:

即使 B8 是接近 20 年前就上市的的車型,動力系統及車上電系系統電腦化的程度極高,改裝無法 DIY "土炮",因此車輛購入不久就選擇了最可靠的德國 MTM 引擎跟變數箱優化軟體,搭配整套的周邊 (APR進氣 / ECS中冷 / HJS 200目歐盟6期觸媒 / 超春排氣管 etc.) 目前使用了大約 7-8 年完全沒有問題,油耗也一直很穩定 維持市區 9 左右/高速公路 12 左右,雖然跟 Prius 比會被笑死,但是比之前的 Outback (7/10 左右) 比較已經算節能減碳了 Orz...

PS: 當初試駕 BMW F30 感受到的方向盤手感不佳 (跟 Subaru 優異的手感回饋相比),B8.5 交車後發現也有,車頭在台北市地下停車場內上下斜坡時也會有結構扭曲的異音 (德國車??? WTF!!!) 但是研究後發現 OOOO 是故意為之以討好 C-Lai 客戶群搞出來的鳥設計 (B8.5 S4 就沒有這個問題,不用改),後來透過改裝美國 CNC 鍛造前井字樑解決 (也可以沿用 B8.5 S4 的原廠井字樑)。

https://ecodetuning.com/guides/B8/AluKreuz/AluKreuzInstallGuideV2.0.pdf

裝上了後車頭再無任何異音,方向盤手感回饋也會變得清晰。

5. 結論:

這台車老實說我非常的滿意,近期也因為 10 年換車期快到了,先後去試駕了Tesla Model Y LR, Volvo EC40 Twin Power, BMW G21 330i Touring, G61 520i Touring, G61 eDrive 40 Touring etc.

電動車先不談畢竟跟油車是完全不同感受,單就油車方面,車格最接近 B8.5 的 BMW G21 330i Touring 雖然很棒! 但也並沒有讓我產生到想要換車的衝動,因此對於下一步車的選擇,現在主要是往電動車的方向考量。
好文,感謝分享。只是好奇你提到的進出停車場的扭動聲音這點,我其實也滿困惑的。
是不是有這聲音不代表剛性不好或是組裝不好? 因為我們家車有這種聲音的反而都是比較好的車?
沒聲音: 6.5 代國產Camry、2代Tiguan。有聲音: IS300h、B9.5 A4
mninil wrote:
好文,感謝分享。只是好奇你提到的進出停車場的扭動聲音這點,我其實也滿困惑的。
是不是有這聲音不代表剛性不好或是組裝不好? 因為我們家車有這種聲音的反而都是比較好的車?
沒聲音: 6.5 代國產Camry、2代Tiguan。有聲音: IS300h、B9.5 A4


用照片說話

上圖:

Audi B8.5 A4 的原廠井字樑 vs. Alu Kruez CNC 鍛造改裝品



下圖

Audi B8.5 S4 的原廠井字樑 vs. Alu Kruez CNC 鍛造改裝品



小弟車上的 Alu Kruez 實際安裝後的照片



這三個物件均可在 B8.5 A4 / S4 之間互相流用,可以看得出來 Audi 原廠的對 B8.5 A4/S4 的差別待遇。

PS: B8 跟 B8.5 的前懸吊系統固定點不同,因此 Alu Kruez 有兩個版本,不要買錯了,另外也要買新的固定螺絲,因為原廠使用了 Stretch Bolt (伸展螺絲) 不建議重複使用。

另外也有廠商推出 B8/B8.5 通用的改裝井字樑,前固定點可以自己選,但是個人怕有間隙/異音所以沒有選。



電瓶可以撐九年? 你認真?
吃機油嚴重嗎?
Steel0113
AGM電瓶放在後車箱的車款可以撐久ㄧ點,我的電瓶9年了還撐著說,自動啟停還正常運作(上車就關,但有時候會忘記關…)
imnotme wrote:
電瓶可以撐九年? 你認真?


目前電腦顯示電池健康度 80%,自動啟停保固期過了就關掉了。

imnotme wrote:
吃機油嚴重嗎?


每 5 千公里換機油時電腦顯示少半罐,換算每千公里大約消耗 100cc,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應該是原廠 IHI IS20 渦輪的銅套間隙隨里程累積後變大消耗掉了,因為之前我的 Mitsubishi Eclipse GSX 上面的 4B63BT 引擎當時已經跑了 18 萬公里也會消耗些機油,結果我為了再度提高馬力把原廠的三菱 TD05-14B 渦輪換了全新的蓋瑞特 T04E/T3 渦輪後機油消耗量意外的明顯減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