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shyou0717 wrote:一台進口車的主要成本...(恕刪) 人家又不是用牌價進貨,牌價已經把利潤算進去了。最經典的還是奢侈稅剛開始實施的那年,近600萬的s class居然課不到奢侈稅,奢侈稅是車商進貨完稅後超過300萬才需要課徵的,代表他們課完各種稅後的進貨成本只有牌價的一半。
感謝樓主花時間提供資訊不過看討論很多人都把重點放在台灣和其他國家車價的比例數值本身到底是1.5倍還是2.5倍然後這個1.5還是2.5是台灣稅收較高還是檢驗成本高還是買賣市場大小等等造成的但我覺得台灣車價相對高不是樓主發表的比例可解釋因為有太多因素可以影響而同樣進口車遇到的條件都是一樣類似不是嗎?要繳一樣的稅、要負擔較高的運送成本我以前我自己做過類似的計算(英國VW和台灣VW)只是看看不同車廠或不同車型或不同年份在台灣的訂價策略例如以樓主的資料2019 Porsche Macan $51150美金 台灣275萬(1.79倍)2019 Porsche Cayenne $66950美金 台灣339.8萬(1.69倍)1.79>1.69所以相對於美國,台灣 Macan是比Cayenne相對要[貴]這不是說車價本身貴而是說台灣Macan訂價相對高(以美國價格為基準)同樣也可比較不同車廠的不同車款2019 Volvo XC90 Excellence T8 eAWD Hybrid $105895美金 台灣470萬 (1.47倍)2019 BMW X5 xDrive40i xLine旗艦BUILD CODE:DUKUIORK $70110美金 台灣373萬 (1.77倍)1.47<1.77所以這款XC90在台灣訂價[相對便宜](不是價格本身便宜)但是這樣比較有意義嗎?我會因為BMW X5 xDrive40i xLine旗艦在台灣訂價相對高就不買而去買Volvo XC90 Excellence T8 eAWD Hybrid嗎?我想這因素幾乎不是在購車考慮下所以車商也才會在不同地方不同車款上有不同比例的訂價以前我覺得就是平價賣得最好的車款會有相對較便宜的[訂價](台灣和英國比)
另外價格比較上要很小心地去比較配備上的差異大部分歐洲車的配備分級都和歐洲當地差不多但台灣代理商還是有可能去增減配備要完全同樣配備的車相比才比較精準不然有些選配還蠻貴的若不管政府進口稅金、檢驗費用貨運送成本等這些上游成本就消費者角度所接觸的價格來說常就會有不同年份、不同車型或不同廠牌而有不同的折價空間例如有些廠牌折價可能就是1-2萬但有些卻可高達10萬所以直接以訂價來比價也會稍有誤差還有不同車型所造成的後續成本例如稅金、零件費用也會造成此車型的售價變化而影響市場也會使廠商訂價策略上會有不同所以計算這些價格比是蠻好玩的但是我想就是算算因為價格是廠商訂的消費者想用銷量去影響也是很不容易甚至說難道政府進口稅金降車商就一定降價?我想也很難說但大家也只能去怪政府了
okata wrote:非常感謝這年頭能夠這(恕刪) 剛性比較表?要是說以前的車子底盤剛性你可以搜尋一下01的討論或是參考https://www.ptt.cc/bbs/EuropeanCar/M.1469848061.A.856.html你就可以知道底盤剛性大小和安全性甚至操控不是直接關聯現在台灣老喜歡把剛性和安全畫上等號是很不恰當的
看到不少不知道是不是業務的護航文章,說什麼美國保養貴啦、消費高啦、美國還要加稅啦、台灣有些車很便宜啦、賺錢比較實在之類的。好吧,如果這些人是汽車業務就算了,如果是沒利害關係的一般消費者,那我只能說真的是人民素質沒到已開發國家,所以台灣的體制才會有這樣不合理的價格。要嘛是只開得起toyota覺得沒差要嘛是唸書唸到趴帶了,911 turbo s 美國入手一台不到600萬,一模一樣的選配台灣要賣到1200萬,哈樓? 600萬很少? 在康乃狄克州可以買一套房了! 我在紐約生活這麼多年怎麼不覺得美國消費有多高? 服務類型的費用、房租確實是台灣2倍以上沒錯~ 但所有工廠生產的產品,包含汽機車腳踏車家具家電衣服等所有消費品,幾乎全都是台灣完全無法比的超低價好嗎? 自己上Amazon看看。 台灣貴到靠杯人民反彈稅制也就算了,貴到靠杯然後人民自我安慰,哈哈哈哈,心智未開、愚民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