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鋁圈螺絲使用防卡劑,這幾個月使用下來,發現有的車種鎖緊扭力在每有每次補上新防卡劑時,扭力會有所變異,
因此,最好能在每次拆卸時量測拆卸的扭力,或是使用扭力+角度的鎖緊方式來檢少螺絲摩擦力變異造成張力的變異.

基於這樣的目的,購買扭力+角度型的扭力扳手比較方便,我打算等感恩節再買,所以先買電子扭力接頭來用,
原本打算電子扭力板手量測設定扭力, 用電子扭力接頭來量角度,所以先買電子扭力接頭( 1200~1500元)來測試:
結果很意外,使用角度模式時,其實也同時會量測當時的鎖緊扭力:
https://youtube.com/shorts/kv9Q1YLc2XI

只是這個角度模式需要先鎖到設定的扭力,此機種最低為 34Nm,之後開始量測旋轉角度.
最低扭力越低的,估計對於摩擦係數改變的影響越小,所以如果可以使用 10Nm+角度將會更好


電子扭力接頭不錯,比預期短小,用一般的短套筒拆裝螺絲鋁圈剛好:
數位電子扭力計(接頭)



可以正反轉量測扭力,基本上拆掉需要多少扭力? 鎖緊依樣的扭力可以到達相同位置,
數位電子扭力計(接頭)


跟機械式扭力扳手比較, 使用22年的台灣 Force ,鎖 120Nm 誤差小於 1Nm, 而使用9年 1.6萬的 德國 Stahlwille,鎖 80Nm,測出來是 85Nm,德國的反而經度上的耐用度差,無法拆開上潤滑油,只能自己找時間校正.

數位電子扭力計(接頭)

數位電子扭力計(接頭)

數位電子扭力計(接頭)

數位電子扭力計(接頭)

數位電子扭力計(接頭)


而利用 34Nm+ 角度量測等效 120Nm= 34Nm+18.2度, 使用防卡劑相同的鎖緊位置為 34Nm+16度=84.7Nm,
可以看到角度模式對於摩擦力下降並不敏感, 只變異 2.2度,如果買 10Nm+角度的機種,這角度差將會更小.
數位電子扭力計(接頭)


不過平常使用扭力鎖緊還是比較方便能夠進行第二次鎖緊來確認,所以拆的時候用電子扭力計來拆,就可以順便看到拆卸的最大扭力.藉此就可以很方便的觀察使用防卡劑,不重上防卡劑,扭力需要鎖多少來保持相同的緊度

CP 值很高的一個產品,大約 1200~1500可以買到台灣製的,而使用經驗是主要聽聲音,LED 顯示的功能不是很重要,只是感覺庫存很久, CR2032 電池鎖 2~3次而已就沒電,電壓降到 2.6V,新電池是 3.2V

我就是看到這篇,他說這種量測原理不同,實際上很多人去測試它非常準,準到讓機械式的扭力板手尷尬,而且價格很便宜,體積很小,他覺得一般 DIY的人買這種形式的扭力接頭就可以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_PAdbNHzRw

數位電子扭力計(接頭)數位電子扭力計(接頭)數位電子扭力計(接頭)
文章關鍵字
AlfaBrera32 wrote:
跟機械式扭力扳手比較, 使用22年的台灣 Force ,鎖 120Nm 誤差小於 1Nm, 而使用9年 1.6萬的 德國 Stahlwille,鎖 80Nm,測出來是 85Nm,德國的反而經度上的耐用度差


Stahlwille好丟臉,不過原廠可能會說本來就要定期校正.
altezzaclio wrote:
Stahlwille...(恕刪)


今天把原廠的說明書拿來讀一次,裡面確實寫由於跳脫機構使用久了會磨損,所以需要定期校正,
而我看美國分享的影片說, 大部分精度跑掉是因為跳脫機構缺乏潤滑了,重新上油就好了,大部分不需要重新校正.
同時一些新品扭力實測會越側越準,當時也解釋原因為潤滑油需要幾次的操作達到充分潤滑.
從這樣來看, 能拆開重新上油的設計比較理想
這種有卡簧扣的就很容易拆開上油:




德國 Stahlwille 1.6萬設計完全無法拆


英國 Norbar 這支 2003年 買7800,一樣無法拆



2002 Force 那支我上個月剛上油而已,所以可能因此很準,而德國 Stahlwille 我剛剛先校正最低扭力的 40Nm, 沒想到轉 1/4圈調整紐就差不多了,自己用電子扭力計校正式還好.

而目前看到 Snap on, 台灣鐵匠 電子式的校正都很難自己做.




所以目前我的結論是,機械式地基本上容易自己克服校正的問題,而電子式的就要考慮是否未來能花1000元送去校正,如果不像送校正最好就是不準確時,直接重買一支新的數位電子扭力扳手,所以價格最好是不要太高.

而像電子扭力計這種一個1000多元而已,不準就直接買新的,這種在設計上不太一樣,接一般扳手使用的時候,手隨便抓那都不影響準度,在非狹小空間的地方.用這 CP 值實在是高
88_SKll
敬禮
AlfaBrera32 wrote:
Snap on


Snap on我有校正過(機械式),它的銷一邊是鉚合式,只能用一種鉗子夾開破壞才能取岀.

一取出一量尺寸,英制的,根本買不到成品(想改成扣環式),只好叫工廠的車床師父車一根,還自己油淬過,親測可用.

AlfaBrera32 wrote:

所以目前我的結論是,機械式地基本上容易自己克服校正的問題,而電子式的就要考慮是否未來能花1000元送去校正,如果不像送校正最好就是不準確時,直接重買一支新的數位電子扭力扳手,所以價格最好是不要太高.


抖音有個維修扭扳的店家是說,電子式的你不要超量程使用,永遠不需要校正.
altezzaclio wrote:
Snap on我有校...(恕刪)


這樣等感恩節還是來買一支10-200Nm,可以量角度的數位扭力扳手,這次買大陸製,4000元左右的就好.

一個月內儘量用,有問題就退貨,之後能用多久就看運氣
AlfaBrera32 wrote:
這樣等感恩節還是來買一支10-200Nm,可以量角度的數位扭力扳手,這次買大陸製,4000元左右的就好.

用這種轉接頭就好了,還可以拿來校正機械式扭扳,看不出那裡不好用.
altezzaclio wrote:
用這種轉接頭就好了,...(恕刪)

轉接的找不到10-200Nm+有角度功能的,只有找到34-340Nm+角度的,我希望最低扭力能到10N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