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箱文分享】Golf V 1.6高速公路遭砂石車撞擊

被撞0肇責+受傷還只能拿回中古車價,被害者只能白白被害嗎?

都判定0肇責,事實很明顯了被害人需要常跑法院嗎?
是不是提告訴乃論就可以不用那麼麻煩?
告訴乃論:
如過失傷害必須被害表明告訴之意思,由警方將案件移送檢方偵辦。

choka625 wrote:
被撞0肇責+受傷還...(恕刪)



出庭只能到案發地所屬的基隆地院
或者到對方居住地的所屬地院 出庭

很不和理吧? 受害人只能這樣
車壞了怎麼請假跑基隆法院??真的很麻煩


不是說不能告
是告的的過程...拖很久 + 告他能多拿多少?? (這才是主要目的)


https://www.facebook.com/Trafficsafetynet/videos/1028067793925410/
Yaris被變換車道大車頂。
跟樓主狀況好像。
linkaungwan wrote:
在我內心有個懷疑很久的疑問
在台灣, 國產車舉例來說, T牌國產車是國瑞做的(其他品牌的請自行類比)
但是, 台灣的T牌國產車, 上頭打的是TOYOTA, 並不是打國瑞汽車
應該說, 國瑞生產的車子到底用甚麼規格, 都應該是TOYOTA要點頭核可才算數的吧?
那如果按照版上很多人說國產車安全係數不足, 到底是誰允許的?


我想是這樣的,
一般認為"進口車"安全性較高
除了標配的主被動安全配備外,
最重要的是,
這些車款由產地製造後,整車銷往世界各地,
包含北美、歐洲,而以上兩地:
1. 有嚴格的車輛安全法規,比如新車需標配ESP、6安等等。
2. 有公開的撞擊測試標準評分。

一般來說,同樣的車型,
車廠不會發生像是...
銷往歐美使用剛性較好的鋼板,而銷往東南亞國家使用剛性較差的鋼板。

再者,由於生產規模較大,製造過程高度自動化,
比如VW集團的車身組裝工廠,很早以前就實行機器自動化點焊,
這樣的車身結構強度,
比起生產規模較小、設備較舊,以人工焊接車身的組裝工廠
所組裝出來的車身強度,當然不相同。
而實際接受撞擊測試時,也會有所差異。

所以一般我們認為進口車安全性較佳時,
指的是日本、歐美整車原裝進口,同時銷往世界各地的車款,
而不會認為是印度、或東南亞生產,僅限銷售歐美以外特定地區的車款。

至於國產車,也就是所謂的台裝車。
一方面因為本島車輛安全法規規定落後,
除了主被動安全配備的規定跟歐美差很大,
再者也沒有強制性、具公信力的撞擊測試規定。

所以這些僅限內銷的"國產車",在本島車商:
1.迎合本地消費者喜好
2.認為其品牌愛用者都不會開快車..等等諸多原因下,

看的到的,就是拔掉部分主被動安全配備。
看不到的,就是車身鈑件號數不同、製程不同。

據我在車身鈑件製造廠工作的朋友說,
簡化、輕量化比較少的,反而是某美系品牌國產車。
但也只是....比較少。

這就是為什麼就算某國產台裝油電旗艦就算安全配備全上,
同樣的價格,我可能還是會去買德國平民車、或日本原裝車。
除非哪天該車台灣組裝廠成為該品牌東南亞生產組裝基地,
整車出口外銷北美、歐洲,而且實車送撞擊測試。

以上,適用所有國產台裝車。
感謝分享,
德國車的品質大家是有目共睹、世界知名,
小弟也是開福斯的車,
求的就是「安全」兩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