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共賞 福斯Tiguan新車車身號碼被塗改


Bob Martin wrote:
再回到我問小編的問題 如果這台車是你在交車當下發現有被打叉 也是這麼雲淡風輕 說這種事我見多了 我收

還是有什麼比較客觀的作法可以教大家 讓大家買新車的心情下不被影響下自認倒楣交車呢?

願聞其詳...



如果我回答:「打叉這狀況是正常合理的,如果都可以順利領牌交車,未來也不會有疑慮」,或許你會認為反正事情不是我遇到,可以輕描淡寫帶過,所以我來說明幾種狀況好了。

一、「車身號碼打叉的合法性」

以Tiguan事件為例,我詢問原廠的回覆,就是當初車輛出廠時,由於車身號碼末幾碼打印稍模糊,所以按照原廠的SOP,就是在下方再打一組更清楚的號碼,相同數字的那組較模糊號碼則是打叉註記。而這輛車到了台灣,按照正常領牌流程也是要檢驗車身號碼的,這輛車也是順利掛牌交車,就代表領牌、檢驗上不是問題,因此原廠、國內監理單位對於此作法的合法性是認可的。

二、「我就是不容有瑕疵」

每名消費者對於瑕疵的定義不同,舉個例子來說我曾上網拍賣過3C用品,我都盡量建議面交,因為東西實際看了才知道狀況,銀貨兩訖才不容易有爭議,畢竟連網美都可以PS了,網拍上的商品還是眼見為憑。面交過程中,有些買家很阿莎力,功能正常就取貨付錢,也有些買家當場測得比我們3C版同事還要仔細,只差沒有去驗指紋這產品有多少人摸過。言歸正傳回到車身號碼上,我相信若看到車身號碼打叉多數人都會有疑慮,當然有些人很阿莎力,既然原廠說ok、領牌ok,那就開心用車吧!但當然也有人會心理不舒服,覺得車剛買就有瑕疵了。但就事論事,如果消費者個性真的很在意完美度的話,當初交車就應該檢驗清楚,如果交車時阿莎力、車拿回去後卻變得斤斤計較,如果每名消費者都這樣兩套標準,對於辛苦服務於汽車銷售業的人員來說真的很辛苦。

三、「業務交車前告知該退車嗎」

如果是業務在交車前主動告知,我認為這時候業務或經銷商本身心裡都會有底,多少會提供些折讓或售後的優惠,例如前陣子Polo的AEB未有行人偵測,應該也有許多車主收到訊息提供折價,但接受與否或是重談籌碼就要再看消費者本身的認知了。而如果消費者本身真的很在意而想要退車,這時候要分成兩個時間點,也就是這輛車是否已經領牌了?車還未領牌,要退車難度較低,如果又是熱賣車款那應該很容易就可退車;但如果車已經領牌,就代表這輛車已在你名下,如果是貸款買車,就等於說銀行已經撥款到車主名下,這輛車就已經設定了產權,要退車就必須先解除產權設定才行,而車輛已經掛牌的同時其實就等於折舊了,如果仔細去看訂單上的買賣契約,就可以看到車已領牌如果要退訂是要額外付費的,所以再強調一次,如果對於車輛要求很完美,最好在領牌前就檢查個仔細。

以上提供參考
絕對支持塗銷原有車身號碼方式是可行且合法的

以後驗車被雕是監理站驗車人員智商不足,到二手市場被懷疑是二手車商沒眼光

反正如何塗銷原有車身號碼在iso3779沒有規範

以後路邊看到被撞爛的車子,同樣車身號碼過一陣子出現在路上

跟事故車同車身號碼的車子,旁邊有一條被銑過的痕跡沒有關係, 反正車身號碼跟車籍文件正確相符。

車籍資料完備,一切都那麼合法,沒事兒。

經過艾瑞克大這麼精闢且用心的解說,得知塗銷原車身號碼另外打印一組是正常且合法的事情。

反正如何塗銷原有車身號碼在iso3779沒有規範,塗銷車身號碼另外打印,原廠也這樣幹,大家不要大驚小怪。

被人家借屍還魂一切合法。
grandaurore wrote:
絕對支持塗銷原有車身號碼方式是可行且合法的

以後驗車被雕是監理站驗車人員智商不足,到二手市場被懷疑是二手車商沒眼光

反正如何塗銷原有車身號碼在iso3779沒有規範

以後路邊看到被撞爛的車子,同樣車身號碼過一陣子出現在路上

跟事故車同車身號碼的車子,旁邊有一條被銑過的痕跡沒有關係, 反正車身號碼跟車籍文件正確相符。

車籍資料完備,一切都那麼合法,沒事兒。

經過艾瑞克大這麼精闢且用心的解說,得知塗銷原車身號碼另外打印一組是正常且合法的事情。

反正如何塗銷原有車身號碼在iso3779沒有規範,塗銷車身號碼另外打印原廠也這樣幹,大家不要大驚小怪。

被人家借屍還魂一切合法。



「車身號碼的重新標示」有詳細規範,簡單說明一下

首先是車身號碼的尺寸,字碼高度要在7mm以上、深度要在0.3mm以上,而對於車身號碼的重新標示,規範中也有記載關於「物理原因無法滿足刻印要求」這一項。而要重新刻印除了要向主管機關申請且次數僅限一次之外,內文中也有規定若要變更字碼,必須以「X」刻印在原號碼上,而二次刻印的號碼必須緊鄰原號旁,關於這些細項,不知你是否有詳閱?

還有,我是艾薩克,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這個說法的依據為何? 至少vin來源iso 3779沒規範vin如何塗銷?

哪一條規定vin旁邊不可以銑一條溝? 有哪一條規範規定塗銷vin一定要打叉?

vin字體大小與間距,哪一間借屍還魂打不出來?

不要跟我說原廠規範? 原廠愛創哪一條規範是原廠的事,在民事上大家都是當事人。

不要跟我說交通部車輛檢驗作業手冊,那是交通部內部作業的行政規則,對外無直接法規範效力(行政程序159)。

退一萬步而言, 就算將交通部車輛檢驗作業手冊假設為有效,裡面規範關於車身號碼重新打印, 最末碼應加一碼"P"。

今天苦主最末碼有新加一碼"P"嗎? 打叉再印車身號碼,最末碼未加"P"碼是合乎交通部車輛檢驗作業手則的重印車身號碼嗎?

光是未依政府規範重新打印車身號碼這件事就可以達到退車條件。

既然都知道重新打印車身號碼以一次為限,這台車如果召回再打一次有尾碼P碼的vin就超過重新打印一次的規範。

原廠出廠就重新打印過,根本就剝奪車主重新打印車身號碼的權利。



還是打叉旁邊再印一次不叫做重印車身號碼? 那銑掉再印一組vin也不叫做重印車身號碼, 今天發現vin旁邊被銑一條溝,如何證明現有vin是重印的。


原廠也是依據iso3779規範,大家都是依據iso3779規範打車身號碼。

你會打,借屍還魂也會打,大家一起銷車身號碼,另外打一個vin,只要文件齊備一切合法,沒事兒。

反正檢驗的時候,只看到vin旁邊有一條溝,溝內被銑過加放電處理,根本電解不出溝內是否有其他文字。

就算符合所謂規定以打叉塗銷,有規定X的型式大小嗎? 沒規定的話,在現有vin旁打一排五萬個X,每個大小0.05mm~0.5mm互相錯位不等距, 這種車我宣稱未重新打印車身號碼, 要如何認定是否為贓車?


反正一切合法文件齊備就是合法, "新車領牌不用驗實車,新車不會到監理站驗車身vin,監理站只書面審查",所謂的新車查驗再監理站只有書面查驗,新車的實車查驗是由原廠或代理商來做,艾業配為什麼會誤認監理站檢驗員會實際看過所有新車車身打印的vin? 新車只有認證車會實車送驗,與認證車同型的後續車都是原廠或代理商自驗,監理站對後續新車只做文件審查不做實車審查。


以後驗車被監理站檢驗員發現車身號碼打叉重印(原廠宣稱不叫做重印),vin尾碼沒有P碼,驗車不通過是檢驗員白目;保險理賠被保險公司以未依交通部車輛檢驗作業手則重印車身號碼,車身號碼被打叉再印,vin尾碼無P碼,無法辨識車身號碼是否為真,然後拒絕理賠是保險公司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車主比較可憐。德國福斯連假資料,美國消費者有美國政府做後盾,以政府命令要求福斯向消費者買回造假車輛。
今天苦主遇到發生因車身號碼打叉再印,爾後一切直接或間接不利益因素,我中華民國政府一向以河蟹懦弱向資本靠攏著稱,艾業配可幫苦主擺脫中華民國政府的懦弱,以業配身分動用跟原廠的良好溝通關係,保證苦主爾後遇到一切不利益情事即原價買回? 就算業配艾宣稱願意原價買回,拿什麼擔保?
艾薩克 wrote:
如果我回答:「打叉這...(恕刪)


"所以再強調一次,如果對於車輛要求很完美,最好在領牌前就檢查個仔細。"

請教一下...

哪間福斯原廠在領牌前可以檢查個仔細的?就請大家去那間買吧~

https://www.ptt.cc/bbs/car/M.1493990474.A.724.html
不可能在領牌前檢查可以過濾出所有潛在問題, 所以才需要"保固期",但今天消費者遇到的是需要保蠢期。

今天不是在完美度要求車子,是未依政府規定重新打印車身號碼,對原廠追究及對車主事後權益保護的問題。
重新打印車身號碼,要另壓一尾碼"P",今天這台車重新打印車身號碼,未另加尾碼"P",這樣的車身號碼依交通部車輛檢驗作業手冊原則上是無效車身號碼。而且車身號碼只能重打一次,這台車原則上已經沒有機會再重打一整組另加尾碼"P"碼的合法重印版車身號碼。

往後有監理站檢驗員明知有民國100年後重新打印車身號碼的尾碼未加一"P"碼的車送驗,仍然放行讓檢驗通過,檢驗人員姓名與驗車時間,單位地點,車籍資料俱明確的話,可以以公務員瀆職函送廉政署。


原廠及業配艾擺明不站在保護車主權益這邊,一味袒護原廠未依政府規定重新打印車身號碼,放煙霧說可以領牌的車子當然合法,未確實說明監理站對新車領牌只書面審查而未驗實車,監理站檢驗員並未看到這種重新打印車身號碼且未加一尾碼"P"。當然要明白質問以彰其漠視消費者權益。

今天原廠這樣對這位車主,以後出其他包,也許會落在誰身邊不知道,交車前檢查不可能驗出所有缺失,就等著原廠用這種態度+業配夾擊孤單消費者。

一堆領牌後才給驗車,領牌前只給靜態看車,連引擎室都不給開,只給對玻璃上的vin碼。
一堆跨區買車領牌的,北部單通常會比中南部價錢低一點, 一堆中南部車主網路找業務, 北車南交, 下單匯款後兩天才收到搭承載卡車送到手上的新車。
這沒什麼好奇怪的。早二十年前法車自辦進口時,PSA 原廠也是這麼搞的... 那時我們一票車主還以能買到這種車為榮,我有你沒有才特殊嘛!
grandaurore wrote:
不可能在領牌前檢查...

一堆領牌後才給驗車,領牌前只給靜態看車,連引擎室都不給開,只給對玻璃上的vin碼。
一堆跨區買車領牌的,北部單通常會比中南部價錢低一點, 一堆中南部車主網路找業務, 北車南交, 下單匯款後兩天才收到搭承載卡車送到手上的新車。(恕刪)


驗車???是車廠的責任...

小弟及親人....跨區,不跨區...通通沒有驗車哩!

只有去交車,帶著幾萬尾款....

交錢、拿車.......2萬多個零件,怎麼驗呢??

PS:是國產車,標竿企業....


魏耀乾-痛批在新潮流的挾持下,民進黨一黨獨大、極權獨裁,政商勾結貪污腐敗....
otto206 wrote:
這沒什麼好奇怪的。...(恕刪)


20多年前還有車款的車身號碼打在鋁銘牌,在用拉釘嵌在車體上,這個銘牌可以拔下來換到另外一台車身上。

原廠印壞vin碼,就另外印一個鋁銘牌嵌上車台就好。

20年前車身號碼的形式位置也沒有太多規範,有vin就好。

現在不一樣了,連重新打印車身號碼,應在尾碼加一"P"碼,這種規範也是這幾年才有。


10年前的法國駕照就一張長紙卡,連防偽都沒有,一般印刷廠就有辦法自己印。

10幾年前法國車牌就內外兩片鋁牌,找線割工廠就能自己做一面車牌。


不應將整件事歸責於車主未在交車時發現車身號碼重印,

交車驗車程序很多人是由業代帶領全程,業代有介紹的才跟著做,業代沒帶車主核對車體上的車身號碼,車主就沒注意這項。

交車流程要檢查哪些東西, 未檢查到而事後影響車主權益,基於車商與車主之間的資訊不對稱與專業不對稱,及車主對車商的信賴,車商應負擔很大的責任。


Bob Martin wrote:
不能同意更多了!
艾編一直強調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說真的 誰管你叫什麼艾 今天你在01上的身份就是拿業配寫文章的人 要說自己多公正客觀其實很難讓人信服 結果你還拚命出來護航 讓人看了倒盡胃口


01會沒落不是沒原因的
這種業配爛文還可以講得振振有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