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關於渦輪引擎會吃機油的消息...


meridian wrote:
跟渦輪沒關係吧, N...(恕刪)


鬼扯....

汽車引擎最好是因國情而有差異啦...

什麼歐日引擎設計差異,完全都是自我想像的,拜託去研究一下,活塞材質的差異(高矽含量的優缺點),
活塞裙設計的重點,刮油環/氣密環如何搭配與工作.....

一具汽車引擎的誕生,要經過無數的測試,包含高低負載與極限狀態運作,以求能在這個地球大部分的
區域都可以正常運作,區區市區塞車或幾個小時的高速就會水土不服?? 會不會笑死人....


Ronza wrote:
鬼扯....汽車引擎...(恕刪)

前陣子有個開馬自達的白目用低速檔長時間開車結果火燒車
請問經過無數測試的車子怎麼還會發生這種問題哩??

就像你說的, 引擎研發要經過無數測試, 所以理論上應該是完美的, 吃機油是不可能存在的
但就是有新車會吃機油啊
若要推給活塞環設計, 活塞材質差異, 這些知識你從哪裡學到的?
如果你是上課老師教的, 或者教科書裡面寫的, 那些都是十幾年前的知識了
十幾年前大家就知道的東西, 過了這麼久還解決不了? 大概只有你覺得不奇怪吧

若推給公差問題...
都進步到電腦化時代了, 工具母機都是大同小異的東西, 公差問題會總是存在某幾間車廠嗎?
meridian wrote:
那你告訴我, 多少年了, 為什麼總是有些歐洲車廠沒辦法解決吃機油問題?
這個問題有這麼難解嗎? 連2線廠都可以解決的問題國際大廠居然解決不了 (你看luxgen有吃機油嗎?)
更可笑的是這些車廠的引擎居然還是國際引擎大獎的常客, 全球有口皆碑

why?
)



引擎品質差異這麼大, 也只有那幾家車廠做的出來.


meridian wrote:
前陣子有個開馬自達的...(恕刪)


白目表示非正常使用,討論事情時用通例,不能拿特例,這是常識。


那些新車吃機油,但是有更多同款同廠牌不吃機油的,你怎摩解釋??

引擎的設計沒問題,但是當大量組裝時,若精度沒控制好,就是會有這些問題。

真正精密的引擎組裝,例如NISSAN GT-R ,除了恆溫無塵的廠房,活塞,活塞環,
波斯等核心組件,都要花成本先精密測量配對好,才開始組裝,甚至連組裝時使用的
潤滑油都要預熱到45度才能使用。

但是大量生產的一般車輛,生產線追求效率及人力成本,沒辦法做這樣的精密組裝,
(法拉利與保時捷的差別在於出廠時,前者每台引擎都要檢驗,而後者只有抽驗)
運氣好,買到一台公差小的,就不太吃機油,運氣不好,公差大,就會吃很凶,
原廠一定會有一個可以接受的值,例如xxxx公里可能會消耗多少機油,但是那已是上限,
正常狀況會遠小於原廠所宣稱的數值。

以國內VAG車系所遇到的狀況,最終處理都是回去重新組裝--換活塞環,這就是公差太大的結果與解
決辦法。

如果你有改裝車輛組裝引擎的經驗,大概都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至於為何日本車比較少? 這可能跟企業管理有關,就像也有其他歐美車廠也少聽說嚴重吃機油。

吃一點機油我認為可以接受,因為如上述,大量生產的平價車無法要求這麼完美,但是如果1000km
就要吃1公升,那就是品質太差,還要去想些奇怪的理由來安慰自己這是正常的,也太悲哀了~

絲絨黑 wrote:
因為吃機油的那些車廠,
品質極差,
世界車廠品質評比都在倒數, 低於汽車工業平均水準. ...(恕刪)

JD power這個數據根本不能證明什麼
排第一名的Porsche照樣吃機油, 而且是狂吃
美國Porsche甚至有說1500km吃1公升屬於"正常"範圍
Ronza wrote:
那些新車吃機油,但是有更多同款同廠牌不吃機油的,你怎摩解釋??
引擎的設計沒問題,但是當大量組裝時,若精度沒控制好,就是會有這些問題。...(恕刪)

我早就解釋過了, 歐洲的性能引擎會考慮到長時間高轉速運作
所以汽缸與活塞的配合間隙會比較大, 以免影響高溫運作下的可靠性
這就導致引擎低溫的時候容易讓機油流入燃燒室而燒掉

日本車不吃機油不代表公差控制更好
只能說日本引擎設計的時候汽缸跟活塞間隙就比較小, 即使公差控制不良也不致於導致機油進入燃燒室

講到企業文化, 德國人的做事態度難到會比美國人隨便嗎? 那為什麼美國車反而不吃機油?
連台灣自主研發的引擎也不吃機油, why ?
你說每台都抽檢的保時捷, 其實也是狂吃機油, 1500km吃1公升對於保時捷元廠來說是in spec的

meridian wrote:
我早就解釋過了, 歐洲的性能引擎會考慮到長時間高轉速運作
所以汽缸與活塞的配合間隙會比較大, 以免影響高溫運作下的可靠性
這就導致引擎低溫的時候容易讓機油流入燃燒室而燒掉


誰跟你說性能引擎就會低溫吃機油?
引擎的運作溫度在幾度?何謂高溫低溫?
低轉速一定比較低溫嗎?知不知知道引擎如何維持它的工作溫度?
講白一點,從你的發言就知道你根本就不懂汽車引擎.....

日本的性能引擎就不會or不能長時間高轉運作?
subaru EJ207的8000rpm Nissan VQ37 7500rpm 這些轉速都比你所謂
"歐洲高性能引擎"更多時候在高轉運作,有聽說人家低速吃機油喔? 
就如你說的理論,那些更多沒吃機油的GTI, Audi,不就不正常??
日本車賣到歐洲不就等著縮缸~

講這些根本經不起驗證,還有你也看仔細,我說的是法拉利出廠每台都要驗引擎,
保時捷是抽驗~連別人回文都不看仔細。

反正跟你說再多也是浪費時間....
嗯⋯法拉利也會吃機油⋯

Ronza wrote:
誰跟你說性能引擎就會...(恕刪)

vtyang wrote:
嗯⋯法拉利也會吃機油...(恕刪)


什麼車多少都會吃一點,但是吃得程度有差別.....

那種當二行程引擎在吃的還要嘴硬說正常,那只能祝他好運了~
他吃的可不只一點,所以法拉利也是二行程?

Ronza wrote:
什麼車多少都會吃一點...(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