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antia_L wrote:
這幾年因為俄烏戰爭。...(恕刪)

最近看國外的分析 300V ester 含量5%左右而已很少,紅線估計也是很少,再加上機油漲很多,尤其是美國製的紅線,反而法國Motul 沒什麼漲價,我一切都是評估CP值,高價的前提下,非必要就會放棄,所以不再堅持要含ester , 只要HTHS 足夠給我小改引擎使用,添加劑較高,不需要有GPF 設計的配方即可,也不要有LSPI的配方,這些要求下,我找台灣水貨的機油,大概只剩 Ravenol 的各種選擇比較多,也有HTHS 比較適合改裝引擎的產品,而且價格不會太高, VP 機油也有,就是太貴了…

Ravenol 大部分都缺貨了,等我手上120L 機油用完時,到時再找了,現在這麼多油也不想再增加庫存了
有個資訊好像被事主輕輕帶過 ?
壞掉的車子有沒有刷電腦 ? 有吧。
其他廠商我不知道,但APR官方是有一張免責聲明說改完引擎會爆是VW品質問題推的很乾淨。
連APR都知道風險了,刷電腦並不是絕對安全的
也不要說人家何老師很專業不能打臉什麼的
豐田世界頂級RD都能搞出油門煞車設計瑕疵
台灣區區一介改裝店家就不能質疑?應該沒這道理。


我想問,到底酯類機油,用起來。是什麼感覺。很難形容
也很難知道我該怎麼問。
sunnyup
在極端壓榨,狂催猛送時就感受到了,對比一般機油那(柔韌)性差異很明顯。
Xantia_L wrote:
我想問,到底酯類機油...(恕刪)


好奇就買一次來用看看,感覺這種的體會,真的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感覺無法有量化數據,所以也很難保證每個人都有那樣的感覺

所以我現在基本還是以看到的量化數據來選油,在價差不大的情況下才選擇感覺好的油

以我家代步車 Mazda 3來說,需要的HTHS 標準很低,早年 紅線一瓶 320-340元我認為不算貴,為了簡單化,兩部車都用一樣的紅線機油,後來覺得紅線貴,一瓶250元的 Mobil 1 長年使用也是有一段價差,而且這油的數據也遠超過這引擎的需求了,所以就改了,但Mobil 1 後,連我老婆都開得出來有差異

2013-2016,我連速克達機車 125cc 都用紅線5W50 的機油,後來覺得有點浪費,所以才改用shell 10W40,一瓶150元還真的省不少

最近改買300V 主要也是價格因素,紅線現在 1L 超過500元了,實在沒想到能比300V 貴這麼多,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會去買紅線

也不知道如果美國通膨降下來,還有機會降回1L 370元左右嗎?,如果紅線價格跟300V 差不多,我還是會選紅線,這樣我一年(5000-6000km)換一次機油比較放心,現在的300V 連沒開封都只能放2年,倒入引擎一年才換還真的會擔心…
版大好專業,想請教您新日本石油金色鐵罐的您有研究過嗎,小弟一直都是用這罐,其實會怕這文章也是最近想換300v處於做功課階段。

新日本金罐我用起來就順順這樣
愛家一族 wrote:
版大好專業,想請教您...(恕刪)


簡單的說,我選擇機油主要是看其特性數據,機油分析的數據,並不是以自己使用的感覺為主,我希望由科學數據來做選擇與判斷

這類的資料,日系機油非常難查得到,而台灣難以做完整的機油分析,所以我都是選擇歐美的機油,比較普及的,大多從網路上就可以查到這些資料
愛家一族 wrote:
版大好專業,想請教您...(恕刪)


機油是否合適?是因引擎而異,而且需要有實際的科學量測數據來證實,最近看到這篇就很有趣,20W50機油的冷啟動磨損低於5W20的機油,也就是以前常聽到的低黏度機油可以減少冷啟動磨損,其實只有在很低溫的氣候才會發生,除此外,基本還是高黏度機油保護性比較好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14&t=6748430

相關測試在此篇的#24樓之後的樓主回覆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