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正道地的行動公寓 VW 六代Golf 試駕

Indianahsu wrote:
這些走海運的車,不會...(恕刪)


一定走貨櫃阿 不然碼頭怎麼上下貨?
不走貨櫃 除非包整船
但是每月只有幾十輛進口的 包整船運費幾千萬元應該不划算

我車上有TPMS 從高雄胎溫/胎壓 33/34 開到台北47/42~45

開過冷車時胎壓42左右 彈跳很大 高速浮動
一整個不舒服~~
但是預期會比較省油 呵呵~~
我想飛
居然有人不重視胎壓 .

每次要出門前 , 我一定都會檢查胎壓 . 甚至會依照今天的 " 用途 " , 設定不同的胎壓 .

差個 2 psi 就有不同的行駛感受 .
這習慣也是從看了車狂新天地 ( ) 之後養成的 .

當時開始看車狂新天地之後 , 就不再買其它國內的汽車雜誌 , 至今仍是 . . . . .



你寫的運送時間沒錯, 但不是並每一輛車一到港就會被賣掉, 擺上一季半年甚至都有可能, 所以那確實原廠為避免輪胎變型所做的措施.

以前該雜誌還會提醒可能長時間不開車的車主, 可將胎壓打高, 避免輪胎變型
不一定是走貨櫃的

通常都會使用一種俗稱為 BBCARGO 的船 俗稱散裝貨輪 或是汽車駛上駛下船

他當然不是每個月都這樣進口 如果是這樣的話 那麼報關費會花不完

通常車商都進口一定的量 接著存放在保稅倉庫裡面 等到賣掉了在去清關

而且從德國進來台灣走ocean freight的車廠 也不是只有vw一間而已

記得1.6還是沒有配上ESP
這對於版上安全擺第一的高標準而言應該是不及格
只是礙於品牌,沒有人會去提....
至於那個老8V古董
真的很有懷舊的感覺
還好這個古董是出現在golf身上
大家都會大力強調成熟穩定的優點而已....
胎壓要看載重多少設定,
不是F1天天在比賽也是很重要,
不是想計較那一兩秒,
但太高太低都會導致輪胎表面磨耗不均。
過高的胎壓只有磨耗到中間禿起的胎面,摩擦面積小阻力小,
確實可以省油。
但輪胎變形後,
想省小錢的可能就要花大錢準備換胎了。

胎壓真的很重要的,
有空就多量量,反正又不花錢。

1.6的ESP感覺像是不能說的秘密一樣,
不知道文中是刻意或是真的不知道,都沒有提到這部份,
以安全為訴求的歐洲車來說沒有的話確實是失格了。
這麼多人討論6代
我也喜歡
我也想買
有人住台南嗎
可以考慮一起買唷
多凹各幾千塊或贈品也好
老趙 - 趙文川 還有 開瑪莎拉帝的林智良,

真懷念那個年代 ....

汽購真的伴著我走過台灣車壇史的一頁,

可惜, 老趙先走一步了......

感謝你的好文 羅兄 

wenchiu wrote:
看了那麼多網友po的...(恕刪)

我想應該是沒有電動折後視鏡...
這個ABT改裝的Golf GTI超讚~~











出處:http://news.u-car.com.tw/news-detail.asp?nid=9436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