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 SATA 世達千斤頂分享

AlfaBrera32 wrote:
目前在台灣,大陸要買...(恕刪)


我前面提千斤頂寬,我無法頂車尾,前文我並沒有詳細說明,如下圖 C是千斤頂頂梁的位置, D 是放置安全頂車架的位置,兩者很接近:


這兩種千斤頂的設計, A vs B 差異大約 1~2 cm:


舊款我選小的橡膠墊,刻意放到最邊,剛好可以免強把3噸安全頂車架頂在原廠設計的位置,如果使用底部更寬的6噸安全頂車架,或是比較寬的千斤頂,估計只能頂在比原廠設計更靠近車尾的位置,聽說歐系車頂偏離原廠設計位置 20 cm 基本也沒問題,應該是底補整條多片板金焊接部位都能頂,只是非原廠建議位置沒有再多一道強化
AlfaBrera32 wrote:
我前面提千斤頂寬,我...(恕刪)










這台油缸設計是耐用款保固5年,比美國Daytona heavy duty 保固3年還久,內部設計或用料應該是明顯比較好

可以看到升降5000次,以及輪子螺絲固定,多做一些加油潤滑口,這些都跟Daytona heavy duty 很類似







要品質好,看來應該選通潤才對,等有折扣再來買這台升級一下,應該8000台幣左右可以買到,不會比台灣JTC 貴多少,但絕對是明顯設計較好的產品

光是重量多20多kg,應該就是不同等級的了,買SATA 時沒注意到這些,不然,通潤這台大黃蜂才是首選
88_SKll
水優..一分錢一分貨
altezzaclio wrote:
德國SATA和大陸S...(恕刪)


早上剛再加買這台通潤56kg 重的千斤頂,因為店家直接給我6/18才有的折扣價,我很好奇這台,所以提早買


這台我跟店家確認過了,一樣原廠願意對外賣零件,特殊零件不用擔心買不到無法維修

這台設計可以頂5000次以上,跟Sanp on, Daytona Heavy duty 的設計壽命看起來是一樣的,這台保固5年,比 Daytona 還久,這並不是想省保固維修費用,而是這樣基本代表設計時是以長使用壽命來設計的

其實DIY 正常一年用3-4次而已,只是看到好工具,還比台灣JTC便宜,就有很想買,我大約買台幣5100元,運費我估計要2000元
AlfaBrera32 wrote:
其實DIY 正常一年用3-4次而已,只是看到好工具,還比台灣JTC便宜,就有很想買,我大約買台幣5100元,運費我估計要2000元

才剛買一台,又加購一台,一台車那來的那麼多點給你頂?
altezzaclio wrote:
才剛買一台,又加購一...(恕刪)


我本來就需要用3台才夠,目前車庫最多也只能放3台,舊的畢竟也用20多年了,雖然都還很正常,不過用了新款的,島高速度快很多,真的是相對方便.

然後我看美國 Daytona, Snap on 耐用款的,都是頂升5000次以上,多年的保固,淘寶通潤這台也一樣,賣5000左右也算貴,而且也提早給我折扣價, 想要就買了,我想這台可以給我用到 70歲沒問題,之後年紀再大應該沒體力自己DIY維修車輛了
AlfaBrera32 wrote:
我前面提千斤頂寬,我無法頂車尾,前文我並沒有詳細說明,如下圖 C是千斤頂頂梁的位置, D 是放置安全頂車架的位置,兩者很接近:



樓主的正確觀念 可能有些人不知道 我這邊雞婆補充一下
一般車輛頂高升起的安全規則是
車輛升起時,不可以"單獨"依靠可活動式的升降設備(千斤頂)
需要使用"不可活動式"的器材(鐵架,枕木,磚頭)之類的固定式支撐
以免千斤頂突然意外洩壓或是滑開,下降,會壓到人


我看樓主的圖片是固定式支撐 跟千斤頂都有同時使用
如果是這樣的話
實在不用執著固定式去放在車廠指定位置
或是千斤頂去放在指定位置
你A跟B都有了 如果真的遇到 千斤頂突然失壓下降
那你另外的固定式還是能夠支撐, 即使他不是在最正確的位置~~~~


真要計較
我個人會拿千斤頂去頂車廠指定位置,並且升到定位之後依然使用千斤頂支撐,固定式的放在旁邊輔助
因為這個是主要受力點,畢竟你是用千斤頂去 "出力" 頂這各位置把車子抬起來的不是嗎
此時把車輛抬舉上升的過程是千斤頂出力,這個力量如果施加再不對的位置
可能車體會變形受損
至於說升高之後你要依照安全規則另外使用"固定式"支架以策安全
你可以放在"車廠指定位置"旁邊稍微頂住不要吃全部的重量
JOE wrote:
樓主的正確觀念 可能...(恕刪)


你說的方式,一般我在小型維修保養,如換機油時比較常用,但如果是像我這次想拆底盤的兩根傳動軸,一個差速器,或是像國外像下手排變速箱,就是頂在原廠建議的位置最穩固,而且可以讓車底維修空間最大

當我用安全頂車架頂頂車頭的副車架時,車底維修空間會小很多,應該連要用修車滑板都不方便


這也是如果我住在美國,我比較想選可移動式的雙柱頂車機的原因,因為這樣車底的維修空間最大
altezzaclio wrote:
才剛買一台,又加購一...(恕刪)

上週六收到大黃蜂千斤頂了,假日搞快2天才全部整理好,還沒空做比較分享,結論是:一分錢一分貨

這支的設計跟美國Daytona, Snap on 的非常像,輪子做明顯大與寬,輪子內的肋條也設計很類似

輪子滾動阻力最小,放置在微斜的地板會一直滑動,幾乎所有的結構都做比較大,唯獨烤漆品質沒有 SATA 這麼好,總費用7247元,比在台灣買JTC 千斤頂還便宜,但設計上絕對是高出一階的產品,只是 大約53kg, 而且體積更大,輕便上是JTC與 SATA 比較理想





買到這支依然很滿意,SATA 相對輕便與便宜,省了大約2000元,真的要買兩支一樣的,要選那支也是不好選,各一支也不錯
AlfaBrera32 wrote:
上週六收到大黃蜂千斤...(恕刪)


年假期間要開拆了?
altezzaclio wrote:
年假期間要開拆了?(恕刪)


年假我有11天休假,預計會處理一下正時鍊條側蓋漏油的問題,鋁圈螺絲上一下防卡劑,以便降低鎖緊扭力 70%, 讓以後拆裝省力輕鬆一點.

千斤頂則是 2009左右原本想升級,最近覺得可以升級了,所以把它升級完.

大黃蜂千斤頂,看強調的優點,主要是聚酯氨 Y ring:


但看淘寶上聚氨酯 Y ring似乎是每一款都這樣設計:


包裝上標示保固為 4 年,這算長的:


新品因為有空氣在油壓鋼內,剛開始有點不正常,我為了確認油是否有異樣? 第一天我就用抽的方式交換油:


讓我意外的是油有點髒,明顯有點黑:
1st,原廠油:


2nd, 使用 SATA 原廠抽出的油來清洗大黃蜂油缸後的油:


3th, 用全新近乎透明的 AW68 液壓油沖洗後吸出來乾淨不少:



原廠的油有點黑讓我有點意外, SATA千斤頂原廠的油顏色很接近新油,大黃蜂原廠用的油看起來黏度是明顯於 AW68, Daytona 原廠手冊內建議的用油黏度為 AW22:


SATA,通潤手冊內僅有要求須要使用液壓油,並沒有指定黏度,因為我10多年前買的液壓油是AW68, 用起來也沒什麼問題,所以最近買 4L 還是買 AW 68,大約一次換油用 200cc 左右而已,台灣沒很冷,看網路上印度的氣候都是用 AW 68 為主,不過這黏度用針筒打油進去時,分常費力,中途還爆管(我大轉小的接頭處脫落),噴了一地的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