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六代golf真的都15,000km才換第一次機油嗎?


皮大爺 wrote:
我是好學生, VW老...(恕刪)


03-4 2011 VW水杯是什麼東西?
就是保養送的啤酒杯
jay12533 wrote:
03-4 2011 ...(恕刪)

jeff_123 wrote:
全世界比台灣熱比台灣...(恕刪)


沒錯
就像台灣建設的第一條鐵路
引進第一列火車一般
受到眾多人的詛咒和反對

渾然不知外面的世界已經改變
仍然守著骨董教條
不要懷疑!!
德國技師來臺灣都笑我們是地球的敗家子!!5,000KM換油!全球的車如果都這樣做!世界再20年就沒油可用!!
我的 1998 Passat B5從掛牌的第一天開始就 15,000KM換油(電腦是如此設定,原廠車主手冊是這樣寫),到今天我車每天還陪著我上班, 走超過 315,000KM 依然健在!這就是歐洲科技!
歐洲車的開發是以回收材料;延長耗材壽命;節省能源為目標在做車!
我也清楚台灣的車廠會因車輛延長保養時間因而關掉很多保養廠!!所以竭盡所能的虎爛台灣空氣不好;路況不好!試想一部車的開發只會再風景明媚的歐洲試車嗎!!車廠的試車遍及五大車,環境比我們惡劣的國家多的是!
所以各位車友不要再被沒科技知識的保養廠或技工蒙騙!!現代科技進步是超越10倍數!但我們的商人的銷售話術卻是 2~30年前的那一套!!
要開好車也要有好 Sense !
我看了各位大大的文章
增長了不少知識當然也了解保養重點
但是我還是有點疑問 保養手冊說15000公里才需保養
福斯的引擎不斷進步越來越耐用 馬力越來越大也越節能
長效機油也越來越好 不需要5千公里或1萬公里保養
我自從買了福斯車後也到處查尋福斯相關討論跟資料
但得到的結果都是引擎壞掉或變速箱壞掉
比起其他車種來說徧高許多呢
引擎壞掉我想是福斯第一名 變速箱壞掉跟福特車系有的比
在台灣論銷售量也沒日系車來的多 日系車在這方面沒那麼多問題呢
而這二種構造都是需要機油來潤滑
照原廠指示機油15000才換 變速箱油40000才換
讓我有了疑問 照原廠指示下一個苦主會不會是我呢
目前我的車才跑1千公里
每個車種討論區都說機油換愈勤換愈好
讓我己經搞不懂換機油的時程
這是我第4台車子 之前是沒遇過15000公里才換機油
不管我是否用最好的油 我說實在的我真的不敢1萬5才換油呢
看了那麼多人分享後 我想我還是照自己的方法保養好了
15000換機油我真的沒什麼勇氣等到那個時候保養
感覺好像在賭博 15000公里保養完後還能再等到下一次保養嗎
我開福斯車後說真的我愛上他了(之前3台都是日系車)
愛上他後當然不希望他受傷

TOURAN wrote:
我看了各位大大的文章...(恕刪)


這跟妥善率有關
跟機油無關

福斯的妥善率在世界各車廠排名是出了名的低
通常是在平均以下
壞的多不是引擎變速箱磨耗相關
而是周邊的零件

多換機油不會幫福斯增加妥善率

還有DSG變速箱油原廠手冊規定是六萬才換
四萬換太早了點
我還是7500就換~ 不敢撐到15000,畢竟這是台灣~ 路況與歐洲差太多了..
Aspire to inspire before expire.

Yu Hsien wrote:
我還是7500就換~...(恕刪)


說真的,歐洲的路況,除了高速公路以外,很多地方都和台灣差不多。
下列為歐洲的機油添加劑技術協會的機油添加劑技術文件資料
Technical Committee of Petroleum Additive Manufacturers in Europe
http://www.atc-europe.org/about.asp

根據上述的機油添加劑技術文件資料 現今的歐洲車廠原廠認證的機油品質及其機油成分中的添加劑技術
,大幅提升,已今非昔比,不要再抱持老觀念

1992年以後的歐洲車廠的車輛需要1萬5千公里換一次歐洲車廠原廠認證的機油
換機油時不需要清洗引擎內部,每行駛1000公里約消耗100cc的機油量,引擎的耐用性為25萬公里


2005年以後的歐洲車廠的車輛需要3萬公里換一次歐洲車廠原廠認證的機油
換機油時不需要清洗引擎內部,每行駛1000公里約消耗100cc的機油量,引擎的耐用性為25萬公里



因此1992年~2004年的歐洲車廠的車輛 7500公里更換一次車廠認證的機油,算是提早更換機油

2005年以後的歐洲車廠的車輛
一萬5千公里換一次歐洲車廠原廠認證機油的大大
已算是把歐洲車廠原廠認機油的規定使用壽命,減半使用,提早換油了

http://www.atc-europe.org/showdoc.asp?doc_id=780


機油成分中的添加劑技術
也可參考下列文章
http://baike.baidu.com/view/3224039.html?tp=1_01

硼酸脂抗磨劑

  據資料介紹,全球每年約有三分之一的金屬材料消耗於氧化腐蝕和機械磨損,我國這方面損失每年高達1800 HYB-B型抗磨試驗機億元。可見防止金屬腐蝕和改善潤滑抗磨性能何等重要。
  半個多世紀以來,人們在研發極壓抗磨減摩油劑提高潤滑性能方面做了不懈努力,開發出多種單劑和復劑。如硫磷型(SP)齒輪油極壓抗磨劑,內燃機油、抗磨液壓油用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鋅(ZDDP)抗氧抗腐抗磨多效劑,有機鉬、鎢減摩劑,有機銅及納米硫化銅減摩劑,納米鈰、鑭稀土抗磨劑,納米金剛石、氮化硼、二氧化矽等陶瓷抗磨劑,膠體石墨、二硫化鉬、聚四氟乙烯減摩抗磨劑,氨荒酸鋅、銅、鉬、鎘、銻等鹽及其酯類極壓抗磨劑,非活性高鹼值磺酸鹽極壓劑,烷基咪唑氟硼酸鹽離子液,抗水解性硼酸酯和硼酸鹽等等。所有這些,對改善機械極壓抗磨減摩性能都有較好的作用。
  面對多種添加劑,選擇和配伍是最重要的。過去十年間,內燃機油在質量不斷升級的條件下,加劑總量(不含粘指、降凝劑)能從10%-12%降至5%-10%,主要靠對單劑多效性的選擇和對複劑配伍性的優化。選擇應當依據節能、環保法規、應用場合和性價比;優化旨在實現性效、成本的最佳化。有的劑受環保限制,如ZDDP在生產SM/GF-4等高級汽機油中受磷含量不超過0.08%限制,必須尋找新劑替代:有的受節能要求限制,如硫磷劑用於GL -5等車輛齒輪油,比用有機鉬或硼酸鹽浪費燃油3.2%以上;有的受成本約束,如二戊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鋅、非活性高鹼值磺酸鈣、納米硫化銅、非活性有機鉬等性效很好,但價格都在40-80元/Kg之間,在中低檔價位的潤滑油中推廣困難;有的受現有加工工藝條件限制,如納米陶瓷、納米金剛石和咪唑氟硼離子液等,目前還很難大批量生產供貨;有的外觀色澤不佳,如膠體石墨、二硫化鉬和氨荒酸硒、碲、銻、鎘等,因帶有黑、灰、黃顏色而不大受某些用戶歡迎。
  抗水解性硼酸鹽添加劑,近年來倍受關注。它憑藉其堅厚的油膜強度,超高的極壓性能,低粘度高抗磨的獨有特點,僅次於納米銅、有機鉬等低摩擦係數,理想的抗氧和防銹作用,無金屬灰分的清淨分散性,無毒無味無害的安全性,可替代ZDDP(T202/T203)無磷減硫的環保性,不快速腐蝕消減金屬表面、消耗添加劑的長壽命性,以及加劑量小作用大,資源豐富成本低,性效全面用途廣的市場競爭力,可望被承認為新一代節能減排、極壓抗磨、抗摩防腐、清淨分散多效添加劑。
  一、產品性能及特點
  1、承載能力非常突出。負載高於硫磷劑兩倍,平均接觸壓力高達2952.9kg/cm2,可防止超負荷極端條件下拉缸抱軸化瓦事故。
  2、抗磨係數小。油膜厚度超過硫磷10倍以上,四球機試驗磨斑直徑在784N時比同級別傳統內燃機油減少52.7%,能大大延長發動機使用壽命。
  3、摩擦係數小。硼酸鹽常溫下摩擦係數為0.05-0.07,僅次於納米銅和有機鉬,非常適合生產節能型潤滑油,減少汽車動力損失,較大幅度節省能源。
  4、熱氧化溫度高。硼酸鹽形成的平面六元環B3O63-離子結構,熱氧化溫度較其它添加劑高30℃-50℃,與氨荒酸鹽復配,可用於260-300℃條件下長期使用的高溫潤滑油。
  5、清淨分散性好。硼酸鹽與其它極壓抗磨劑不同的是還兼具清洗膠質、積炭和分散油泥的作用,能減少潤滑油中清淨分散劑的加量和發動機中金屬灰分等沉積物,降低潤滑油生產成本。
  6、性效與粘度成反比例關係。傳統添加劑製造的潤滑油40℃粘度低於200mm2/S時,極壓抗磨性能急劇下降,而硼酸鹽恰恰相反,油的粘度越低極壓抗磨性能越好。這就為大量生產低粘度、低阻力、低溫流動性好的多級節能性內燃機油和齒輪油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7、使用壽命長。傳統極壓抗磨劑靠一層層腐蝕金屬表面,不斷消耗油中添加劑來形成硫磷氯金屬硬化膜負載抗磨,使用壽命很短。而硼酸鹽靠電泳形成沉積膜負載抗磨,既能維持金屬幾何尺寸基本不變,又能大大放慢添加劑的消耗,延長潤滑油壽命50%以上,使內燃機油、齒輪油換油里程分別達到5萬和10萬公里。
  8、無磷、無毒、無污染。可替代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鋅(ZDDP),生產SM/DF-4等低硫磷環保節能高級汽機油,防止“三效”轉換裝置催化劑中毒失效,實現內燃機油無磷化。
  9、防銹適應範圍寬。硼酸鹽在高溫和低溫下,對碳鋼、硼鋼、鉻鎳鉬合金及鑄鋁、鑄鐵表面,都有良好的抗磨、抗腐蝕性能;而含硫磷劑的油品對不同金屬防銹抗磨性能卻有好有壞,差別甚大。
  10、密封適應性好。硼酸鹽對多種橡塑密封材料都無不良影響,可防止過度溶脹硬縮和龜裂,延長密封件的使用壽命。
  11、使用範圍廣。硼酸鹽即可在石蠟、環烷、中間基基礎油中使用,又可在合成、半合成基礎油油中使用;既可單獨與清淨、分散、抗氧等添加劑復配,也可與硫、磷等活性添加劑複合使用。

硼酸鹽複合劑成功應用,不但顯著地提升了內燃機油品質,大幅度降低了複合劑加量及噸油成本,還能利用低檔油甚至某些非標油調出中、低檔合格油品、 低粘度、低摩擦節能油品和有硫無磷環保油品。這不但符合節能、環保法規要求,還給用戶和廠家帶來很大經濟效益。
  一、承載能力高,防止拉缸、抱軸及化瓦
  硼酸鹽複合劑調製的內燃機油和齒輪油,油膜厚度是傳統油的10倍以上,梯姆肯機通過負荷45.4kg,平均接觸壓力高達2952.9kg/cm2,是硫磷型GL-5齒輪油的兩倍。內燃機油過去不要求較高負載能力並非不需要,而是因為幾乎所有的極壓劑均由硫、磷等活性物配成,會對金屬產生化學腐蝕和磨損。隨著大功率、高速度、重負荷、長距離運輸時代的到來,發動機工作條件更加苛刻,拉缸、抱軸、化瓦事故並不少見。為此,能在無副作用又不增加成本前提下,提高內燃機油負載能力是必要的。而硼酸鹽複合劑既無毒又不腐蝕金屬,且有很高負載能力,可擔此重任。
  二、抗磨性能強,延長發動機使用壽命
  中外專家試驗,硼酸鹽微粒通過電泳運動到摩擦表面形成的沉積膜,有很強的抗磨性能。通過光電子能譜觀察發現,有少量水存在時,硼酸鹽能融化為粘滑微球起更好的抗磨作用。硼酸鹽油品適應性很強,在大小粘度油中,在高低溫度下,在碳鋼、硼鋼、鉻鎳鉬合金及鑄鐵表面都有良好抗磨性,而含硫、磷、氯的油品卻差別甚大。
  硼酸鹽複合劑調製的SE15W/40和SH/CD15W/40內燃機油,與同質量、粘度級別的傳統油品對比,四球機磨斑直徑在784N時分別減小52.7%和47.2%。對多輛使用硼酸鹽複合劑油品的現車解體發現,各摩擦部位都非常清潔光亮,毫無磨損跡象。這證明採用硼酸鹽內燃機油可大幅度延長發動機使用壽命。
  三、減摩性能好,適合生產節能型潤滑油
  硼酸鹽內燃機油在摩擦表面形成的半固體粘滑彈性沉積膜,能填平凹陷並覆蓋凸峰,大幅度降低摩擦阻力。硼酸鹽的摩擦係數為0.05-0.07,比鉬、銅以外所有摩擦改進劑都低。硼酸鹽油品還有一個其它油品都不具備的特性,就是油的粘度越小,極壓抗磨性越好。當油品40℃運動粘度低於200mm2/s時,硫磷型油潤滑性急劇下降,而硼酸鹽油恰好相反,粘度越下降,硼酸鹽微球向摩擦副運動的速度越加快,極壓、抗磨、減摩性能越好。這就為調製低粘度、高粘度指數、小摩擦係數節能型潤滑油創造了有利條件。
  四、使用壽命長,大大延長換油里程
  硼酸鹽油品有很高的熱氧化穩定性,在150℃高溫下長時間使用仍然十分安定,基本看不到膠質和油泥。這是許多防銹性和抗氧性都很好的硫磷型油品也達不到的,它們從120℃開始就會急劇氧化並生出較多膠質和油泥。
  硼酸鹽油品的使用壽命很長。原因是硼酸鹽成膜機理與硫、磷不同,硫磷油品靠活性物邊界潤滑高溫化學反應,生成硫、磷金屬化合物,提高摩擦表面硬度和極壓抗磨性能。但這要付出兩個代價:一是一層一層腐蝕金屬,二是不斷消耗油中的硫磷添加劑,所以油品壽命較短,對發動機也不利。硼酸鹽是靠帶電離子團定向移動和吸附起極壓、抗磨、減摩作用,既不損害摩擦面金屬,也不消耗油品中添加劑,即使被摩擦下來,還會通過電泳再吸附上去,使用壽命很長。可使內燃機油換油里程達4-6萬公里,車輛齒輪油延長到10萬公里左右。
  五、抗氧抗腐蝕,充分利用中低檔基礎油
  低檔基礎油調不出高檔潤滑油,非標基礎油調不出合格油品,其根本原因:一是基礎油精製不夠,許多含不飽和分子鏈的硫、磷、氯、氮、氧等天然成分沒被清除。這些物質很不穩定,遇到光、熱、氧等條件變化,便被氧化成酸性有害物質,使潤滑油產生大量積炭、膠質和油泥,進而喪失潤滑性能。二是添加劑抗氧、抗磨、抗腐蝕能力不足,不能有效阻止基礎油產生積炭、膠質和油泥。這樣以來一方面不得不過分依賴使用好的基礎油;另一方面在復合劑中加大量的有灰清淨劑和無灰分散劑,旨在將積炭、膠質和油泥清洗下來,分散到油中,以便過濾到濾芯上或沉降到曲軸箱底部。要想改變這種“死後驗屍”、“馬後砲”的做法,一是採用抗氧化性好質量高的基礎油;二是強化添加劑的抗氧、抗磨、抗腐蝕性能。前者受石油資源結構和加工成本限制,難以解決;後者卻大有潛力.雖然添加劑不是萬能的,但只要能優化出抗氧、抗磨、抗腐蝕性都很強、成本又較低的配方,便可把大部分積炭、膠質和油泥控制在產生之前,這自然便可減少清淨分散劑的加量,並將中檔油調成高檔油,低檔油調成中檔油,非標油調成合格油。
  硼酸鹽複合劑是一種新型多效添加劑,同時具備抗氧、極壓、抗磨、減摩、清洗、防銹、低灰、無毒和密封材料適應等多功效,復配得好,完全可達到上述目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減少複合劑的加劑量,並用較低檔次基礎油調製出較高檔次成品油,合理利用石油資源,降低生產成本,扭轉假冒偽劣油品猖獗的局面。
如果早點換油這招有用
被幹譙的就再也不會是妥善率了

還不如把錢省下來出事時修車有用多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