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干擾DQ250半離合的討論
統一把DQ200半離合的討論搬到這裡來

先前提到 手排變速箱的半離合是必須的
路邊停車/倒車入庫/上坡起步/紅綠燈起步...等
DQ200同樣要面臨眾多半離合的生活狀況
為了控制怠速離合器接合時不熄火(如iMT的電腦自動補油)
又要控制怠速離合器接合時不抖動/或微量抖動(不踩油門前,如手排車的半放/慢放離合器踏板)
DQ200從DQ250(K1/K2的電控閥有spool可調壓)發展而來
DQ200為了省成本
如何用一個沒有spool的電控閥 控制半離合的油壓?
這要從離合器的壓板開始說起:
.
關於DQ200的半離合
.
手排車踩離合器是壓[釋放]軸承 讓離合器片與飛輪脫離
DQ200離合器的動作剛好相反
"踩"離合器時是壓[接合]軸承
透過膜片彈簧 讓離合器片與飛輪接合:
.
關於DQ200的半離合
.
從離合器頂桿->接合軸承->膜片彈簧->壓板->離合器片->飛輪
如果加上離合器片本身的磨耗
透過計算離合器頂桿的[絕對位置]而計算半離合的接點並不精確
雖然有sensor搭配計算輸入軸轉速/輸出軸轉速 但已經是output
再feed-back回去做close-loop校正
對於上坡路段 引擎扭力不足而退檔可能有用(steady state)
但對於起步real time的動作可能慢了1拍(pulse/step response)
更何況離合器頂桿的position sensor是鬆垮垮的架在閥體座上而已

比較可行的是直接透過離合器頂桿的油壓控制
至於怎麼控制油壓?
.
關於DQ200的半離合
.
控制K1的N435電控閥跟其他控制換檔撥叉的電控閥是一樣的
動作只有入油-中性點-出油
手冊上控制K1油壓的敘述只有很簡單的一句話:
.
關於DQ200的半離合
.
關鍵字在[return flow]
如果真的要調壓
N435的return duty cycle怎麼寫?
目前我還沒看到相關資料
希望有各方大德提供
感恩蛤....
文章關鍵字
ilsun888 wrote:
關鍵字在[return flow]
如果真的要調壓
N435的return duty cycle怎麼寫?
目前我還沒看到相關資料
希望有各方大德提供
感恩蛤....
2020-08-28 8:51 #1


我用猜的!

當要快速增壓/減壓時(也就是快速移動挺桿時), 一定是在"非"中性點的位置!

當需要精密控制時, 會在中性點! 此時,油壓壓力恆定,挺桿暫時不動。 然後根據系統壓力,來計算,決定應該作動電磁閥(或增壓或減壓)多少微秒。 並由位置感應器反饋,藉此來對挺桿位置,精密微調!

可能,我講的,並不是你想知道的東西! 也可以把它當垃圾! 畢竟是推理的! 應該會有更高端的控制方式!
rosehui wrote:
當需要精密控制時, 會在中性點! 此時,油壓壓力恆定,挺桿暫時不動。 然後根據系統油壓,來計算,決定應該作動電磁閥(或增壓或減壓)多少微秒。 並由位置感應器反饋,藉此來對挺桿位置,精密微調!


我也同意這個推測想法

Ps.這個微秒真的很微妙 不曉得VCDS能不能輸出N435連續做動的log檔(類似示波器的波形)
.

.
https://maktrans.net/0am-dsg7
ilsun888 wrote:


我也同意這個推測...(恕刪)

可以請版主開一篇研究DQ381嗎?因為想了解這具變速箱的優劣,謝謝
我的經驗是
很多人的DQ200容易耗損不是因為有沒有半離合
半離合是一定會存在的事實
而是在半離合時去加油門拉轉速
我長期用手排方法開車, 現在連大塞車DQ200也不會抖
以前用自排方式開, 確實在某個公里數後DQ200很容易抖動
個人經驗而已...不認同的也沒關係
沒有半離合 裝況

只有動與不動

常常維持 半離合=離合片提早要錢

提供參考
ilsun888 wrote:
離合器頂桿的position sensor是鬆垮垮的架在閥體座上而已


文件寫到 控制單元藉由G167 sensor 精準的位置來控制離合器開合, "離合器頂桿的position sensor是鬆垮垮的架在閥體座上而已" 即使有間隙,應該再做離合器校正時,電腦可以學習這個間隙有多大? 所以我認為有間隙不會是問題.

濕式 DSG 的 sensor 是油壓,而乾式的看起來是改成位置 sensor 了,當用油壓來控制時,油壓要求的相對精度應該比較嚴苛, 而用位置來控制時,油壓缸內的油量應該夠準時,就能控制好位置,或許對油壓的優求沒這麼嚴苛.
以純手排車踩放離合器,也比較像是對離合器片的位置做控制
從技術資料來看,主要是控制油量來控制頂桿的位置:



而 return flow 不知道原廠做到多細致? 如果是像 Haldex 那種 return flow 的設計是可以控致洩油的油到孔徑大小,也還能做比較細致的控制,不是只有 ON/ OFF,




Haldex 控制油壓式同時控制加壓馬達的 V, I , PWM signal,還有Haldex clutch status-Degree of blockage,就是上面各個機構
就算DQ200無法控制洩油孔徑,選一個合適的孔徑來洩油同時把入油的閥門開啟,這樣來控制壓力,也比完全沒洩油好控制才對

DQ200 是否有半咬合? 應該從 VCDS 看離合器兩端的轉速差,同時看 G167 位置sensor 是連續漸變? 還是快速夾放這樣應該會在兩個位置間變動,而且離合器需求扭力為某一定值,就應該能推估 7~8 成了,如果是照技術資料裡面寫靠"精確的位置"來控制咬合,照理 VCSD 應該有這項數據可看

故意找個小斜坡,用一檔開 5km/hr 左右慢慢爬,應該很容易 log 到數據來判斷


我沒有 DQ200 的車,所以我無法確定
我的是2016 年DQ200,目前里程54000
個人感覺是怠速抖動不穩,時有時無,新車即使如此
低速塞車時變速邏輯不順,容易掉入2檔造成引擎煞車
只有高速才是DSG的強項
原廠極速208,我開過190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