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手機似乎不是太新鮮的事。朋友間,臉書上,論壇裡三不五時就會看到:杯具了,蝴蝶機變蜘蛛機。(螢幕象形文)唉鳳怎麼離我而去,跳水了。(奧運練習)一回到家好累,把包包往沙發一丟,忘了開口沒扣住,我的索尼就飛出去。(SORRY)記得好久以前功能手機(Feature Phone)幾乎在手機的某一角都有可以穿繩的機構,扣著手腕,別在腰帶,甚至掛在脖子都有人拉一條保險帶。是故意促進經濟繁榮,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嗎?想問問大家怎麼看這件事。
darin3c wrote:摔手機似乎不是太新鮮...(恕刪) 除了SONY以外會有吊飾孔手機的很少,但耳機孔就一定都會有,有種耳機防塵塞與吊飾合而為一的東西,還蠻穩固的,就算裝了保護殼或皮套也不影響,可以去賣場找找看
日系的比較會有,或是有準備賣到日本,比如我用的LG GJ就是賣到日本再賣回來自從我第一隻智慧手機掉到馬桶,吊飾孔就變成我的必備規格,可惜大部份人覺得那個是裝飾用的,不過掛條"吊繩",不管是拿取時或長時間使用都很好用如果您的手機沒有"吊孔"(實在不覺得它的功能是裝飾),可以去找有孔的皮套或殼,再多一層保障,有時我的手機掉到地上時螢幕朝下也沒刮傷到
我可以回答你這個問題,既使以前的手機,有小孔可以掛起來或掛在手腕,但所謂的骨科或神經科醫生,常常說這樣會滴水穿石,也就是會在某固定部位造成傷害。台灣人民比較和善,但若是老外,鐵定告死手機商(煙商都可以被告,但自己要抽煙,誰害了誰?)現在的智慧型手機又比以前的手機重,你說廠商敢這樣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