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能理解RAW檔並非最完美的結果,只是忠實呈現感光元件紀錄的數據,
之後再依照個人需求進行後製調整,在某些優化濾鏡的加持下,
原始RAW檔未必比JPG檔討喜,尤其拍攝HDR主題類的情況下,
RAW檔初期並不會顯示出高飽和對比的畫面,這些影像元素仍需巧手調整才行。
有鑑於此,手機出RAW檔並不是完全沒意義,至少對於有後製能力的人來說,
是多了一項選擇,不必被不滿意的自動濾鏡束縛,而能調整出個人風格的畫面,
反之,根本不搞後製的用戶,拿了能拍攝RAW檔的手機,充其量只能滿足虛榮心,
RAW檔除了保留更多影像原始細節,但也保留了更多原本畫面拍攝的缺點,
尤其小尺寸感光元件在低光源環境中的噪點,取景觀念越差就越常出現,
因為不主動避開相機弱點,硬是當成傻瓜相機猛按快門,
到最後只會發生記憶卡容量很快被吃光光的問題,
以及拍出一堆自己沒時間也沒能力修整的相片,
徒增儲存媒體的佔用容量,卻沒留住令人懷念又驚艷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