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ahuaweip30 wrote:
我當然知道兩者是不同的東西
不過悠遊付還是可以像悠遊卡一樣做支付跟搭車的工具
只是每次要用時都要啟動進入APP
使用便利性當然不及實體悠遊卡或是三星手機的虛擬悠遊卡(恕刪)
享受感應的方便,也要承受感應的不便…
實體卡感應方便,申辦也方便,但自己不容易查餘額。
NFC SIM是感應方便,但申辦不便,相容性問題多,可能莫名其妙不能用…。
手機NFC用這感應就不能用那感應,照樣有實體感應卡重疊問題。
悠遊付用NFC同樣有相容性問題,目前也只有北北基可搭公車。iPhone也不能悠遊付NFC搭公車。
開APP支付,看手機就知餘額和連線狀態,會知道不能用的原因,較少莫名其妙不能用。
過去我用悠遊聯名信用卡感應支付,超商機台螢幕一堆廣告,沒在看餘額或付多少錢,改用手機掃碼支付,每筆都知道用多少。
再忍個幾年可能可全面「掃碼」搭公車,不用感應支付了!但畢竟公車難賺且每個縣市計費方式不同,全面增加掃碼機台恐怕難度不小…
手機「掃碼」搭公車,不必NFC感應,但搭公車搖搖晃晃打開手機螢幕「掃碼」也是個問題…。
悠遊付是指紋辨識後「感應」就比較沒有搭公車搖搖晃晃「掃碼」問題。
-------
https://cpok.tw/5537
隨著行動支付愈來愈普及,2021 年 1 月 5 日開始公車也導入「QR Code 行動支付」,由交通部公路總局規劃 5 條不同特性路線試營運,包括臺北基隆國道客運 ( 2088、1800 )、墾丁快線公路客運 ( 9189 ) 及谷關梨山等觀光市區路線公車 ( 865、866 ) 等,目前共有三家行動支付業者提供服務,民眾現在可以使用手機行動支付來搭乘客運和公車路線!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