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外必先安內, 這樣的論點用在台灣內部的藍綠對立上, 更為貼切試著用理性, 感性去"思考"不同立場的論點, 體諒包容後進而形成共識我覺得都比看待韓國的競爭力更為重要, 台灣需要更多思考, 而非批評謾罵與大家分享~~~
我看不大懂樓主這篇真正的用意是想說不要為了盲目的反對而反對嗎突然覺得台灣周邊的國家其實好像都有很強烈的民族性像日本像韓國而台灣呢!!有強烈民族性的國家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在國家有甚麼困難或是參加任何國際性的比賽時幾乎大多數的人都可以站出來幫忙或加油台灣呢...在韓國人處處處心積慮想要打壓台灣的同時卻還是一樣有人在哈韓有人還是一樣非韓劇不看有人還是一樣非韓國產品不用沒錯韓國的產品有些的確不錯這點無庸置疑但是相同的東西只有韓國產品可以用嗎就拿上面舉的例子好了一個是對台灣不友善的國家一個是對台灣友善的國家難道日本的產品品質就會輸給韓國!!??為什麼一定要選韓國貨!????沒有哈韓..............呵呵至於韓劇嘛以我個人大概有看過的來講(倒是沒有全部)我覺得跟台灣本土劇也差不多水準咧不是都是那些害來害去罷了只是差在韓劇找來的演員很多都是俊男美女罷了...劇情內容都差不多水準拉所以....如果今時今日電視劇只有韓國片任何產品包括3C包括汽車只有韓國貨沒有其它的那只能看韓國片只能用韓貨倒是沒話講不過既然可以選擇那為什麼不用其它品質差不多甚至更好的其它國家生產的商品甚至是國產品呢要思考嗎來思考吧
jackchi01 wrote:攘外必先安內, 這樣...(恕刪) 小弟其實在撰文中一直很想拿國內的政黨做例子...但是深怕有些大大的正義感使然所以取消了念頭。大大回文時候點到真是太妙了。另一方面,單就韓劇來說,小弟幾乎不看的。為什麼呢?只是比較過後日劇卡對味的關係。
依在下拙見,此篇文章的重點在強調「思考」,我再將其強調一下,就是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接受者所要擁有的態度是「批判性的思考」而非全然接受。Noam Chomsky有一本著作《Media Control》裡提到所謂的「摩霍克山谷公式」(Mohawk Valley Formula)與現在媒體對於群眾的影響力有著相似的地方。雖說如此,但我個人還是討厭韓國。
WolfChang wrote:建議開版的版主用客觀...(恕刪) 我倒覺得樓主大使希望用韓國被憤青搞得人人喊打的議題來仔細去自己思考,不流於媒體和周邊瞎起鬨的情緒其實我覺得樓主的議題甚好!!只是可能大部分的人已經習慣台灣固有的文化了 :有仇報仇~沒仇練拳頭 (同儕效應)團結不是不好,應該是說團結之餘也要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讓自己的想法隨著他人而鼓動著
不用一昧反韓(不過要提防一下比較好)...重點是要深切反省自己哪裡不如人囉...也許人家的品種真的比較優秀吧..同樣一件事,別人就是做得比較好..也不知該怎麼說了..@@...緯度高的地方好像人的思考比較深,就是比較強的感覺耶..不知道有沒有甚麼人類演化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