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要買一支smart phone,想請教mango,android,ios的多工差異。

最近想要買自己的第一支智慧型手機,就順便有注意到"多工"這個名詞。

有大概比較過,但感覺自己其實好像不是真的很了解。

自己對於多功的認識是在電腦上的那一套說法。

請問mango, android,ios的多工的差異在哪?




是不是android的多工才是最接近電腦上的那種多工?

以前都聽到別人說iphone操作比android手機還要順,

會不會是因為以前科技還不夠進步到可以在體積小的手機空間裡面塞入夠好的硬體

來進行自由的多工,所以導致“早期”的adroid手機操作比較不順,硬體太吃力?

所以iphone決定一開始先猜取單工系統?(話說現在的ios 5 到底是不是真的多工呀?)




請問mango, android,ios的多工的差異在哪?

感謝。
mango的部分我不清楚,就android跟ios我可以提供一些資訊



綿羊偶爾會帶路噢 wrote:
是不是android的多工才是最接近電腦上的那種多工?

以前都聽到別人說iphone操作比android手機還要順,

會不會是因為以前科技還不夠進步到可以在體積小的手機空間裡面塞入夠好的硬體

來進行自由的多工,所以導致“早期”的adroid手機操作比較不順,硬體太吃力?

所以iphone決定一開始先猜取單工系統?(話說現在的ios 5 到底是不是真的多工呀?)


沒錯
手機上的記憶體空間約1G左右,完全不能跟現代PC的記憶體比

因此將電腦上的多工放到手機上會導致記憶體不足,進而反應遲怠,這就是Android會不順的原因,Android解決記憶體不足的方式就是強制關閉優先權較低的背景程式,因此當你開啟某個程式時,背景音樂中斷了,那就代表音樂播放軟體被強制關閉了。而背景程式一多,除了記憶體被消耗外,CPU的運算資源也會不夠,導致「不順」。


iOS 4開始支援多工,但是採用更先進的方法來解決記憶體不足的問題,常用的背景應用(如音樂、定位、導航、計時...)會以「系統服務」的形式存在,應用程式在執行時,會將其工作交由「系統服務」來處理,因此就算程式因為記憶體不足被強制關閉,其「工作」也不會中斷,因為已經交由系統代為執行了。因此,iOS程式開發時早就將「系統服務」所耗用的資源計算進去,因此iOS的前景程式總能得到足夠的資源運作。

而網路相關的背景服務(如facebook、viber、gmail、WhatsApp、MSN等)在被置換到背景時,會將其工作交給蘋果的伺服器(APNS)代為處理,因此就算應用程式被強制關閉了,你還是可以收到即時的訊息,而不必用輪詢的方式消耗電力。


總而言之,你常用的背景功能,iOS都做得到(傳輸大檔、轉檔例外),而且更省電!電腦上的多工是個古老的技術,蘋果開發作業系統已經十年了,沒道理這麼簡單的技術做不出來,iOS 4的「假多工」實際上是更為先進的技術,Google也開發C2DM技術就是為了模仿此機制。


happy = new year(2011);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