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k賽車日記 - Lotus Exige V6 戰車變形記

1.我會用淑女車跟15段變速
只是說變速箱也是重要的一環
有好的變速箱搭配
配合當時環境變化出最適當齒比
才會有最佳的效果
搭配的變數箱不好
傳輸效率偏低
輪上馬力也許就有可能會輸給引擎馬力低的車子
記得很久以前有個雜誌他們做個
國產2.0房車的輪上馬力測試
有台150HP的輪上馬力就輸給140HP
這也說明若能從輪上馬力來看
會更貼近事實
還有CVT也是有再換檔的
不過換檔的機制跟一般固定幾個檔位的手排或是自排模式不一樣而已

2.我沒有任何賽車經驗
所以我用一般的狀態去看賽道問題
的確不對
在賽道上應該是不會出現2000RPM這麼低的轉速
若你所舉S2000而言
轉速掉到70-80%
跟別台車子比
轉速掉到70-80%當時的馬力比跟最大馬力比差微極小的話
這時重量/最大馬力比值就顯得粉有意義

3.車子變重
輪胎與路面之間摩擦力也會隨之增加(滾動摩擦力)
只要出力沒有超過滾動摩擦力極限(超過會打滑)
引擎排氣量變大隨之增加的扭力與馬力都有意義的
只要在輪胎能承受的範圍之內都是有意義的
超過就打滑了
未必因為胎寬問題就被限制住了
(這要在沒有超過輪胎所能承受極限之內)


henrylai21 wrote:
謝謝喔! 請多多支持...(恕刪)
1. 你舉的例子很極端,足以證明變速箱的重要性沒錯,但是扯遠了。

2. 馬力重量比是賽道優勢的參考數據之一是肯定的。

3. 不懂為什麼要重覆我說的話來反駁我的論點?


其實有很多分享是綜合了許多的賽車經驗跟數據結果,非常歡迎紙上談兵的討論反駁是否能找出更多有趣的部分,不過建議多了解賽車的一些特質,會對提出的切入點更有幫助。

cayenneazure wrote:
1.我會用淑女車跟1...(恕刪)
Jaku 峠

henrylai21 wrote:
話說2013年賽季H...(恕刪)


Hank大,這次新車的彩繪,可以說是無懈可擊,超漂亮的

有同好、好朋友的協助幫忙,這比$$還得來不易

期待您更多的賽事文章
我完全沒有要反駁你
我只是看到你回的文
我就看到想到一些東西然後就回復而已
然後我真的沒有任何賽車經驗
所以我才會回復那種2000RPM的觀點出發
這種情形不會出現在賽道的
我只是對一些機械東西有點興趣而已
我也曾經跟別人提過
可以開暖氣開外掛幫引擎降溫
(暖氣能量來源是高溫循環水)
不過人要受的了就是了
(不然就把熱風導出外面)
就好玩有趣的分享討論而已啦
我說的未必是對的也未必可行的
就這樣
至於賽車觀點與經驗
就跟HANK大討論
他算是經驗豐富

cayenneazure wrote:
我完全沒有要反駁你我...(恕刪)


你的理論沒有錯,基本上跟Jaku講的也沒太大差異,矛盾點在務實面上的條件假設。你的舉例比較誇張,目的是要表達你所預設想要凸顯的理論,但在賽道上的實際情況來說,Jaku的描述是合乎現實邏輯的。賽道上基本上還是看馬力重量比多一些,因為幾乎都會讓轉速維持在高轉速域,看最大馬力雖然不是一個很精准完美的數值,但在經驗法則上其實已經是一個非常接近真實的可靠數據了。

更多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HankRS225

hs90110kimo wrote:
Hank大,這次新車...(恕刪)


謝謝您的鼓勵,再接再厲囉~!
更多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HankRS225
15151515
麻煩請管理員刪除留言
成功或失敗前 , 請先全力以赴
對耶 沒發現sor
請問avenge有沒有名詞的形式呀
我只知道revenge可以是名詞
這個只要是人都受不了 哈哈

經驗法則是再厲害的運動員,如果在有限的條件下,給他最舒服的環境,讓他保持專注力勝過微乎其微的引擎散熱。

另外在賽車場上真正解決引擎散熱的問題不會從熱死車手的角度下手,其實多的是方法讓引擎散熱良好。


cayenneazure wrote:
我也曾經跟別人提過
可以開暖氣開外掛幫引擎降溫
(暖氣能量來源是高溫循環水)
不過人要受的了就是了
(不然就把熱風導出外面)
Jaku 峠

Jaku wrote:
這個只要是人都受不了...(恕刪)


話說開暖氣的散熱效率跟水箱風扇散熱的效率相比倒底可以增加多少效果....?
更多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HankRS225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