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性所慾 wrote:
賣貴還是有人會買 那(恕刪)
fadei333 wrote:
不過我一直很納悶,為何台本不學學最會賣車的和泰或者其他國產品牌,走一下親民路線不是可以賣更多車、拉高市占率嗎?
像是台灣人入門第一台車,幾乎都是買入門四門房車,台本之前的City跟Fit,價格就訂比較高,所以銷售量每況愈下,現在路上能見度也很低了
因為同級的車款像是VIOS或者Lancer,這種入門車配備雖然一直更新,像是VIOS有七安可以選擇、Lancer甚至還有後多連桿,但價格卻也可以壓在60萬。再看看小一級的Yaris、Colt Plus這種入門車,甚至五字頭就可以買到
City當時重返台灣市場時,還是非進口車中少數能夠選6SRS+VSC車款
連同期的Fit最頂級還是只有4SRS+VSC
重點Fit還賣得比City貴,偏偏Fit銷售幾乎是City的2倍以上
更別提City剛回歸台灣市場時,VIOS還是萬年4AT配置
當然比起很多車廠在那時只肯給2SRS(包含VIOS)
台本那246氣囊等級配置依然很讓人無言
後來真的是本田的CVT表現太過驚豔(除了耐用&可靠性在當年無從證實)
而且引擎還是那一顆L15Z(萬年單凸引擎之一)
讓T牌不得不考慮台灣市場這邊的販售車款也要換引擎&變速箱(現在的CVT)
最搞笑的莫過於差不多時間上市的納智捷S3硬要學台本那亂七八糟的安全分級
車價也硬要與City平起平坐,完全就是不給City進步空間
讓台本覺得City沒必要再給太多,因為銷售上依然是City吊打S3
原本要打City的產品,反被City吊打
要可知S3引擎瑕疵還是在該產品最末期時才正式浮上檯面
等到納智捷被吊打3年後,知道要降車價與不分等級標配6SRS+VSC時也太慢
因為過不久VIOS也終於說要給有6SRS+VSC的車子,然後S3跟City就差不多停產了
一者還留者引擎問題被人天天嘴報,一者頂多就是被人笑客貨休旅車廠
City最令人傷心的莫過於人家大馬販售的City是有油電車可以買
而且單凸+CVT的City(跟台灣一樣)與地球夢油電+DCT的City價格還是一樣的
等於說他們花一樣的錢可以買油電DCT,我們台灣卻永遠只有前者老單凸
內裝差異只差在油電City的電池會裝在行李箱的備胎區
會買入門車的人,最在意的肯定就是C/P值,因為如果有預算,誰會想買入門車對吧?
台本的入門車型,車本身是沒有不好,就是售價太高,導致C/P值完全比不贏我上面舉例的車款,所以Fit原本很熱門,到現在路上根本看不到幾台
Fit說熱門其實也還好,賣最好的時候也頂多單月5xx,正常情況是連HR-V的一半都不到
而且台本的國產車常常要等車,等到讓人懷疑是不是買到進口車了
真要以小掀背的角度看,Fit就當作是很基本、各方面都很均衡的產品
最主要的特色還是後座空間機能很實用,至於操控性我認為大多人無感
雖然換檔撥片很實用很好玩,但也應該是少數人才有感
City理論上也是差不多,畢竟平台、引擎、變速箱都一樣
頂多無法確定油箱前移+多了車尾對操控上有多少影響
但City的後座空間+行李箱空間方面就顯得比Fit吃虧
看到新款Civic出來,不知道台本有沒有可能賣這台
如果真的要賣,也希望可以走一下C/P路線,不然我看乾脆就把CRV、HRV以外的產線收掉,專心做精品SUV就夠了
台本很現實的,只要它們認為無利可圖就是不會出
基本上我認為台本打算汽車這邊是現行販售產品持續到政府禁售燃油車為止
加上屏東廠的產能大概就是那樣,就算降價搶再多單也只會讓準車主更晚交車
站在商人的角度,這無助於利潤,而且越晚交車越不利
像隔壁重機在去年2020就發生過一件很經典的事情
訂購2020年式的Forza300準車主,因疫情導致交車持續延後
結果車子還沒到台灣,台本就跟隨國外發表會的腳步
宣布開放預購Forza350(車價還砍2萬),已訂購Forza300的準車主無一不吐血
CR-V 5也有類似的情況,第一次小改說中階VTi-s會標配HS
剛下定&已訂購未交車的舊款VTi-s車主全都氣炸,但合約白紙黑字在那真的是欲哭無淚
前面提到重機又不得不提台本近年在重機這邊還是非常積極
跟汽車這邊比較,真的可以比喻成平行世界
除了服務比較多(重機車險、安駕班...),還有積極引進新車款
像我身為2018年式X-ADV車主,看到Forza750&2021年式X-ADV都有點羨慕新車主了
當然某些車款就別指望了(ex.CB400...),台灣驗車很難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