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出遊北海道,想說前一陣子nissan x trail e-power在台上巿配額秒殺,想說來體驗一下e-power這個系統如何,所以刻意選擇了台灣人比較少用的nissan rent-a-car租車公司,為的就是要來租e-power系統的車子,但....因為租不到x trail e-power,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租了kick e-power,想說系統本身運作應該差不多,差別只是在馬達數量/出力/車室空間等,應該不太會影響系統本身的體驗。
到了新千歲的nissan rent-a-car才發現,這家租車公司真的沒什麼人說,而且對外國人不太友善(語文方面),跟之前orix的體驗差很多,但這應該不是重點

因為本次行程安排,高速占70%以上,中低速約30%。基本上個人開車不是省油的開法,高速部份大部份都開ACC,ETC對應道路原則上最高速度都會設在100-105左右,碰到追越車道幾乎都會超車,而且滿座4人加行李。這樣的開法開了約2200公里,平均油耗17左右,跟T牌Hybrid車系動不動20來公里的油耗實在是不怎麼樣,不知道是因為我個人的關係還是e-power在高速上油耗天生就不太行。
這十來天下來對這台車的一些發現:
1. 高速時發電聲不小,低速時雖然比較小,但還是可以聽到跟感覺到。
2. 發電時只有啟動時會有比較大的振動,啟動後只要車子在動就感覺不太出來了。
3. 電池滿電時碰到下坡時發出的聲音比高速發電聲還大,我不太清楚這個是什麼聲音,但加速(踩電門)就會變小聲,減速(放電門)就會變大聲。滿電時放電門減速的效率並沒有變差的感覺。
4. 放電門減速並不能讓車子完全停止,一定要踩煞車。車子停止後auto-hold會接手,就不用再踩煞車了。
5. Kick馬達出力不大,所以沒有感覺到什麼加速貼背感說,在高速公路時速90以上要加速有點辛苦說(腳踩下去聲音很大但速度跟聲音不成正比

6. 不知道是kick本身隔音就不太好,還是我以前開的車隔音都還算可以,總之覺得只有在低速時有一點點電車安靜的fu...速度上來後就有點吵。
7. 踏板踩起來有9成one pedal的fu....除了無法煞停跟回充力道不可調(這個也許是我不會調)外。
8. ACC可以跟到停,再按resume可再啟動跟車;跟車的平順度還好,中規中矩,算是可以信任。車道維持常常會失效,像碰到高速公路出口Y型岔路就一定會失效,彎度太大也會,所以不要太依靠它。
9. 遙控器鎖車的距離有點短,有時候從車尾要鎖車也會失敗

10. 電子後視鏡真是好用,而且本身炫光也控制的很好,所以單獨寫了一段。
還有一些比較不關車子本身的心得:
1. 北海道開車真的很舒服,除了札幌比交通比較亂之外。
2. 停讓行人是基本的,但不是像台灣行人有無敵路權這種奇怪的做法,有點像相互諒解的感覺。車子一定會讓行人,但行人也會快速通過。但在大城巿也不時會看到行人跟車子在斑馬線上交織的時候說。
3. 行車標線/動線設計的比台灣好太多了,幾乎不會看到台灣在一條直路上車行線確彎來彎去這種神奇設計。就算第一次開在路上也不太會有不小心走錯車道的情況發生(像直行車占用右轉車道),因為專用右轉車道大部份都為偏心車道設計,不太會走錯。
4. 很少看到分隔島設計,分隔島的空間大部份都會拿來給右轉車用。
5. 絕大部份開車跟走路的人都很守規矩,規定的確是拿來遵守的說....
6. Nissan租車導航真的對外國人很不友善… 整趟下來都只用google導航。
7. HEP不一定是必買的,要看去的地方,在札幌/函館/小樽/富良野/旭川間移動的會比較省,如果是在帶廣/釧路/網走/北見/稚內/知床就不會。
8. 停車場計費方式要看清楚,不然收到幾千yen的停車費也是很常見的...
9. 很少看/聽到中國人,大部份都是韓國人跟台灣人還有一些香港人。
10. VJW在北海道好像沒什麼用,我申請好了但沒有一個關卡有人叫我刷QR code...
11. lawson是不是變差了? 總覺得沒7-11都西多跟好吃。
12. ASAHI SUPER DRY 極泡罐真是讚

13. 熊出沒應該不是玩笑,雖然我在路上沒看到熊,但其他動物有看到一些,尤其在山區夜間時要小心開。
14. 幾乎沒看到有人在飛無人機,只在青池看到一次,但印象中青池沒申請是禁飛的。
希望大家出國玩都開開心心,平平安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