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D Seal 比亞迪海豹中國試駕|號稱Model 3最大對手是否真有實力?

kira7887 wrote:
1.光用看的根本確定...(恕刪)


標準中式話術:模糊焦點,轉移話題
我就說了風阻,你一下說就算真是虛標又怎樣,一下又扯別的,現在又回來543
非常明顯的東西你看不出來,請去眼科,不是跟我睜眼說瞎話,也別又轉移焦點

中國電車不能說都是水貨,但水貨確實不少,中國論壇隨便查都查的到
還是你要叫BYD找我領導要我發道歉聲明?
Daniel Wen wrote:
標準中式話術:模糊焦...(恕刪)
最近幾個月,我平均每個月要開車接近2000公里。

自從你說了那個毫無意義的窗框特征之後,我凡停紅燈就觀察不同車型的「平整度」。

結論是接近毫無規律。

經典例子:秦Plus這種低階車窗框明顯比長軸W213還平整,影響平整度的主要是設計風格,像W213整框鍍鉻的就是不平整。

話說回來,所以你數毛眼看出來的「平整度差異」到底能影響什麼實際表現,有沒有數據能說明?還是你信口開河而已?
kira7887 wrote:
最近幾個月,我平均每...(恕刪)


哦~又開始模糊焦點了
呵呵,BYD 海豹我在上海、武漢搭過,長怎樣我實際看過
中國特有的長軸北京奔馳W213我沒注意過,但~那不是差不多十年前的車了?
中國車廠向來愛跟特斯拉比,不知道你一直跳針MB有甚麼問題,還專找舊燃油車比
海豹這個風阻0.22抄誰的你不知道?瘋狂在這跳針幹嗎?
Daniel Wen wrote:
哦~又開始模糊焦點了...(恕刪)
所以你怎麼證明窗框的影響?給個數據、實測表現行嗎?別信口開河了。

另外我不是針對賓士,我只是說路上的觀察。窗框平整度就是沒啥規律,Taycan平整度跟秦Plus差不多而已。

我的邏輯一直很明確。

1.歐美那些車企連真正先進平台都不捨得給,還有空給你捯飭窗框?

2.窗框本身就是無效指標,沒有任何證據能說明海豹那個窗框導致做不到哪個數據CD值。

3.你所謂的目測跟鬼遮眼差不多,連外觀設計的影響你都沒法控制變量。通常車整體越圓潤,窗框弧度也會匹配同風格。

在這個邏輯下,跟哪個品牌比根本無所謂,不要自己沒法透過現象看本質聽不懂就一直鬼打墻我模糊焦點。
Daniel Wen wrote:
標準中式話術:模糊焦...(恕刪)
還有中系電車水貨問題。

光大陸市場三線品牌零跑的主力產品C11、C01放在台灣、歐美這些主力市場就已經是一線尾、二線頭產品力了。所以中系電驅化車型(甚至不止純電)下限就是很高。

科科考40分的人揪著人家有一些科只能考70分來說事,不覺得滑稽嗎?
kira7887 wrote:
所以你怎麼證明窗框的...(恕刪)


你不懂不表示事實不存在,你不理解也不代表你的看法就是事實,硬要掰,只讓人覺得呵呵
不懂也不會查資料,先給對方戴頂帽子然後轉移焦點,老套
窗框是否會影響風阻,這歐美幾十年前就study的很透徹了,只是技術與成本因素逐漸普及
都會翻牆了,不會google?那告訴你,這種普及的知識百度也很多,而且還是中文的

不然為何市售車越新的窗框越平整,老車就凹凹凸凸的
特斯拉中國也有,自己去比較看看人家的風阻值0.22是怎樣在風洞裡而不是用鍵盤吹出來
自己去實際比對,不要老在這裡扯東拉西的就是要模糊焦點

中國車並不是不好,但優勢主要在便宜,CP值高
如同過去日本車進軍世界模式相同,低價搶市/傾銷
韓國車剛開始便宜但品質垃圾,人家直接打出十年保固
中國電車靠國家補助傾銷全世界,靠的是低價,實惠而不是全面技術優勢或品質
好好的做好每台車,繼續提升品質與技術,還有"價格=獲利",吹這些虛頭巴腦的幹嘛?
Daniel Wen wrote:
你不懂不表示事實不存...(恕刪)
低價≠CP值高這麼簡單的道理搞不清。

還有別扯什麼「早就有」,你舉出海豹虛標風阻系數的具體證據好嗎?「目測」?開什麼玩笑,那納智捷靠目測設計就能領先世界了。

不然你就讓所謂「歐美研究」去證明。歐美車企、政府都把中系整車當洪水猛獸,完全有動機去做。
Daniel Wen wrote:
你不懂不表示事實不存...(恕刪)

这位朋友既然最近有到过大陆,不知道有没有观察到国产电车现在主力销售区间已经踩上20万。3、40选国产车的亦大有人在,消费者并非只靠爱国买产品,是用钱投票的,若只是靠爱国,2020年以前的汽车市场除了穷人可能就没人爱国了
不曉得這玩意如果真進台灣會發生什麼事www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