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銳騰7秒多加速,36米剎車,徹底秒殺KUGA了!


zihfu wrote:
大陸不管是機車汽車 都比台灣強多了


這是事實 只是很多人還活在過去 不願意相信而已

重點是大陸汽車工業根本發展沒幾年


明明.都兩岸交流這麼久了..為何還有人以為中國人仍是過去阿蒙!!
明明.現在很多大廠汽車引擎,變速箱.全是中國製了!

中國地比台灣大.天氣變化比台灣大.公路比台灣長..環境比台灣嚴苛
品質真太差..還會存活!!

「以前老師講過.就算你是豬.但天天看.天天學..豬也會變豬神」
vf726876 wrote:
明明.都兩岸交流這麼...(恕刪)


曾經三個人輪換36個小時從烏魯木齊開到青島,全程3600公里,這種用車強度在台灣根本是神話

烏魯木齊冬天最低氣溫零下25度,夏天最高能到35度,這還不是最極端的

中國車廠試車,一般冬天去內蒙古,東北,零下30-40度,夏天去西部沙漠,40-50度

西藏基本是必去的,實驗高原環境,車輛通過能力,順便拍點美照做廣告素材

中國的用車環境比美歐差,但是這樣的環境下,能測試通過的車一般不會有大問題

前幾天看到的一個消息,一汽大眾GOLF出口韓國,一年賣了7200多輛,拿下同級車銷售第二

2014年一汽大眾GOLF在大陸同級車銷量排在第12,賣出192576輛

雖然是大眾,側面說明中國的本土廠商面對的競爭環境
石獅施氏 wrote:

中國車廠試車,一般冬天去內蒙古,東北,零下30-40度,夏天去西部沙漠,40-50度

西藏基本是必去的,實驗高原環境,車輛通過能力,順便拍點美照做廣告素材

中國的用車環境比美歐差,但是這樣的環境下,能測試通過的車一般不會有大問題
(恕刪)


實驗用車的話

中國車廠除了在中國境內實驗

為了壓縮新產品的開發周期

還會在澳洲,南非,阿根廷,智利進行試車實驗

南半球和北半球兩邊同時進行

春夏秋冬各季交替進行

新車型可以減少一半的開發周期時間

不具備這種開發實驗能力的車廠,以後都會被淘汰或收購
重點台灣買不到 台灣買不到 台灣買不到
魂飛 wrote:
重點台灣買不到 台灣買不到 台灣買不到(恕刪)


是啊

台灣禁止從中國大陸進口成品汽車,加稅也不可以

可以從日本,美國,歐洲進口成品汽車,卻禁止從中國進口

這條法律應該改改了

時代不同了

dongmark wrote:
實驗用車的話中國車廠...(恕刪)


未來五年應該能見分曉,目前看,青年汽車很可能是第一個倒下的
工業界的東西接觸久了
會發現台灣現在才是井底之蛙
很多技術台灣以為有啥了不起
其實早就落後很多
中國的技術讓我滿驚訝的
光最基本的鋼材
台灣就仆街了
未來五年?

十年前就講過未來五年,同一套說辭又不是沒聽過。
同是華人文化圈,誰不是從小吃屁話長大的。

接觸中國工業才知道台灣井底之蛙?
十年前接觸日本企業就知道台灣工業是井底之蛙了,何必今天去看中企才知道。

之前幫公司追上日企某個重要零件,爽得要死。
同時間有機會透過學界躲在裏頭進到對手企業的實驗室,是的講難聽一點就是很不入流的工業間諜。
「追上」?追上個屁啦,在實驗室看到傻眼,排隊可以投產的都不知道排到第幾代去了。
難怪對手根本不把公司放在眼裏,我們一推出,他們幾乎可以立即把高我們一、二代的產品上線,就看他們是要一次玩死我們、還是壓縮我們的利潤讓我們生不如死。
這是要玩個屁呀!

中國的工業水準很高?日企實驗室都能進去,當我沒能力見識中國的工業水準?
目前中企的水準充其量和我之前公司差不多,「別人會做的,我也會做了」,尤其是「我也快要會做了」,可驕傲的咧,英姿雄發。

別人會做的,早就沒人會在乎你會不會做。懂嗎?

極端環境試車?試了n千公里?
要不要去看看Toyota的車都在那裏賣了幾年、使用幾年了,人家車子都已經通過實戰幾十年了,你測試充其量算演習,這是什麼比什麼?。
你現在要追上的是算人家哪一年販售的水準?

中國的工業水準嚇嚇人口只有1/60的台灣很有剩;
要讓國際正眼看,還早的,連韓國都不見得鳥你。

拿中國的工業比台灣的水準,這和之前國中生打遊民練拳有啥兩樣?
別說啥工業也要從基本練起,看國中生打遊民就知道他的眼界根本不是奧運的料。
erc wrote:
十年前就講過未來五年,同一套說辭又不是沒聽過。
同是華人文化圈,誰不是從小吃屁話長大的。(恕刪)


十年前中國還沒有比亞迪,長安,榮威,傳祺,長城,吉利,北汽,奔騰呢

十年前中國年產汽車只有500萬台不到

現在中國年產汽車2400萬台,是美國+歐洲+日本的總和還多

5年後中國的汽車年產量會破3000萬台

十年前中國沒有一家汽車企業是世界500強

現在中國有8家汽車企業是世界500強

5年後中國會有超過10家車企進入世界500強

這就是時代的變化

人生有幾個10年?

虛度光陰自然不會和日夜工作的人比進步


別人會做的,早就沒人會在乎你會不會做。懂嗎?


別人會做?

目前全球還沒有一家汽車企業能做出「秦」這樣的車

更不要說4秒加速,電動四驅,油耗50KM/L,售價20萬人民幣的「唐」了

懂嗎?
石獅施氏 wrote:
未來五年應該能見分曉,目前看,青年汽車很可能是第一個倒下的(恕刪)


青年蓮花就是個奇葩

龐青年這種管理,我也只能呵呵了

在中國汽車行情前幾年最好的時候,月銷量都從來沒過萬台的

1年多才推一款新車

其他廠平均一個月就推出一款新車

以後市場競爭更激烈了

他們在金華,蕭山,濟南工廠聽說都停業了,還拖欠工資和大量外債

不知道年後會如何,破產?融資?收購?

只是那張汽車生產許可證還是很值錢的

現在要批也批不到了

不知道誰會接那爛攤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