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自家人都不挺,寒風中的陸車企何去何從

台灣向後退 wrote:
哈弗h9對你是高不可攀, 對我來說是濫大街貨, 人的口袋限制人的大腦
不要以為別人都不懂, 不懂的其實是你



如果你相信一句话叫“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那么
我建议你来大陆生活体验一段时间,
而不是说出:你在墙外看到的都是真实的这样不切实际的话。
yegas
证据?
台灣向後退
給你這土共黨不懂人權只會魚肉人民的來找麻煩嗎?[拇指向下][拇指向下][拇指向下]
真正见识了什么叫楼主傻逼
台灣向後退
快去多買幾台可以撞死全家和別人全家[笑到噴淚]沒辦法, 土共國啥都沒有就是跟你一樣傻蛋多死不完
台灣向後退 wrote:
哈弗h9對你是高不可(恕刪)

你开的什么高级车?
台灣向後退
自己去查, 總之絕大多數人買不起(可能包含你)[幫不了你][^++^][^++^]
forgeworld
井蛙能開什麼好車,哈哈[^++^]
一個段子:一人出車禍死了到了陰間
閻王問:下面人等, 你知道你怎死了
該魂說:出車禍死的
閻王說:不對, 是笨死的
該魂說:不對呀, 我是跟X國車撞到死的
閻王說:不對, 生死簿上你是出車禍但不會死
該魂說:不對呀, 那我怎會來這
閻王說:你們土共國人一生被教育要說謊造假, 你怎會相信土共國車廠不造假
該魂:...........................(沉默一會), 對, 我是笨死的
閻王說:知錯了吧, 先去拔舌吧
台灣向後退
Cadillac XTS ???現在是2021在土共國還買進口車喔, 買土共自有品牌國產車去吧[幫不了你][拇指向下][拇指向下]
台灣向後退
幾個爛人老以為自己很棒[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寒風中的台車企何去何從

連自家人都不挺
台灣向後退
你知道啥是台車喔[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chengjer
何止汽車,台灣人對台灣品牌都不挺,上淘寶買手機的多如毛.
看到中國高合汽車

第一次看到會羨慕死了

沒有想到

中國電動車可以做成這樣漂亮有質感

再看到車內資訊螢幕可以電動前後無限制轉向

真是哇......









台灣向後退
快去訂一台,RMB80W一點都不貴[^++^][^++^][^++^]

台灣向後退 wrote:
2020自主品牌市占(恕刪)

井蛙好生氣啦
台灣向後退
美國本土車廠2021市占就算1/3不到也不會快亡國,日韓歐系的美國公司,可是都有在美國上市的美國公司
forgeworld
靠妖,美國粑粑就是厲害啦
forgeworld wrote:
井蛙好生氣啦

不是牆圍起來的井大就不是井蛙
有啥好生氣的,就汽車下鄉導致補貼車銷售持續上揚,現在土共國汽車市場是典型M型化,低價右邊是自有品牌,高價左邊是合資/進口車,經濟力下滑導致實質購買力下滑補貼車抬頭,再正常不過了
2021十大最賺錢汽車集團,進榜的上汽與一汽集團,靠得都是合資車,至於本土自有品牌獲利,2021對比2020增幅是好看點但是2020對比2019呢,跌幅也大到很好笑
這張表可是連自有品牌新能源車都算上,要不要先扣掉一些只比吃油的呢
土共國自主汽車賣得越多是件好事,有利於加速低端人口減少
很多土共國汽車支持者說土共國汽車造車品質是有進步,是呀,不可否認是有進步,但是國際大車廠就退步嗎?兩邊一比,土共國自主車品質還是輸呀,但是土共國汽車支持者現在只買得起土共國車了,所以也顧不了太多了
kira7887
kira7887
直接承認逢中必反就好了,特斯拉吃美國政府補貼 ,納智捷吃台灣政府補貼,你怎麼不吱一聲?

笑死,全世界油車過幾年就全部淘汰了,新能源不算車?笑死,現在的油車就像當年垂死掙扎的諾基亞手機。

就算油車中國品牌也不差,混動的比亞迪DMI省油吊打日系混動,比亞迪DMI車型中國消費者搶著訂,產能都跟不上,要等3個月以上,井蛙自己上YouTube看,這叫連中國自家人都不挺?笑死

全世界汽車品牌在中國競爭,包括台灣看不到的美國車Chrysler,Buick,Chevrolet,中國品牌對抗全世界品牌,市佔還有44%以上,這叫連中國自家人都不挺?笑死

井蛙意淫水準真強,就像1450意淫三峽大壩每年潰堤一樣
台灣向後退
土共國油車賣不過合資車所以轉型了,改賣新能源車,不也就是斷尾求生,偏偏技術落後,真的沒你這不懂車的說的那麼了不起[幫不了你][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lastnote
一堆米國牌子上百年歷史也輸現代,是不是應該自殺算了
台灣向後退 wrote:
不是牆圍起來的井大就...(恕刪)
平心而論,國產品牌平均售價近5年來是顯著提升,合資品牌平均售價同期是顯著下降,這樣的產品結構下國產品牌市佔也是上升趨勢,已經很不錯了。

大陸全面開放合資大概就20年,國產品牌全面轉向自研大概就10年,總不能說連變速箱(及匹配)這種需要大量試錯經驗的領域都能突飛猛進忽然就完全追平甚至反超國際大廠吧,油車領域路徑依循很嚴重的,不能說現在大陸油車沒有在客觀的技術力上完全追平國際大廠就是垃圾,反而應該說像哈弗大狗、星越L這類國產車在對標同級合資車型時有相對優勢,已經算成績斐然了。

MiniEV是低階車,但產品力、相對競爭力,以及精準的定位還是很值得被稱讚的,日本節目拆解過,他們稱讚在那樣的成本/售價前提下品質是很不錯的。其實對比日本的K-Car、有進大陸市場的Fit也會發現,大陸的A0級產品競爭力普遍不錯,Fit在大陸銷量撲街,消費者就是被同級國產車以及高一級的神A、喜美搶走了。

而且要嘴補貼其實也不合理,現在大陸的新能源補貼是不分國產合資的,理論上合資完全可以做MiniEV這級別的車並且不會輸在補貼,別說低階車利潤少,這級別(5萬人民幣以下)市場規模以2021年銷售狀況來看起碼有60萬台,加上歐拉好貓那類高質感派的細分市場,絕對能開發出80萬台的市場。

合資系確實也有做類似的產品,思皓就是江汽大眾的作品,然而別說跟得上MiniEV銷量,排在思皓前面的同級國產EV就有5款,連兩倍價格,賣到Fit價位的好貓都贏思皓,極速拍檔的操車橫評中,思皓出的問題是最大的,而MiniEV及其他國產基本沒出啥問題,可以說明品質很好,以及路徑依循影響較小的領域國產銷量真的強。
kira7887
kira7887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