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積分:1112分
文章編號:89834392
個人積分:1374分
文章編號:89836212
江湖問路不問心 wrote:
《金融時報》與《華爾...(恕刪)
為因應歐盟(EU) 準備對中國大陸製電動車加徵臨時關稅,Tesla 可能會從7月1日起提高Model 3在歐洲的售價。影響所及,據彭博資訊(Bloomberg Intelligence)分析,上汽集團名爵(MG)品牌可能受衝擊最大,因歐盟佔名爵全球銷量約10%市佔,反觀比亞迪僅佔1%。
對中國主要車廠影響上,南華早報報導,市場預估加徵關稅只會在短期內影響中國品牌對歐洲的出口,其中上汽集團旗下名爵品牌受影響最大。上汽集團2023年向歐洲出口8.3萬輛名爵及上汽大通品牌電動車,上汽集團6月13日表示,歐盟關稅可能會對經濟和貿易合作產生重大不利影響。上汽集團電動車被歐盟額外加徵38.1%關稅,合計進口關稅達48.1%為各車廠中最高。
比亞迪被歐盟加徵17.4%關稅,合計現有10%電動車進口關稅,比亞迪出貨歐盟的中國製電動車進口關稅為27.4%。市場分析,加徵17.4%額外關稅不會損害比亞迪在歐洲的銷售,因比亞迪相較競爭對手具有顯著成本優勢。
但 中國進口汽車 關稅是 (25% +消費稅) + 增值稅 17%
感覺 中國進口稅, 還大於歐盟新的稅率?
狼 2220 wrote:
笑死.馬斯克如果不去...(恕刪)
特斯拉沒去中國根本量產不起來
看看同時間美國的電動車商有差不多100家
特斯拉也不是技術最好的
但特斯拉卻是唯一一個算真正量產的
不然靠美國的供應上體系
特斯拉根本量產不起來
這次特斯拉去墨西哥建廠
也是拉一堆中國供應上
沒有中國供應上協助(應該說互助)
特斯拉在美國根本對抗不了通用和福特
去看看通用CEO沒多久前的發言
特斯拉在美國賣3萬美元能賺錢的產品
交給通用在美國生產那一台要賠上萬美元
現在美國還能叫得出名號的電動車商大概有三家
除了特斯拉大家叫得出名號
另外兩家恐怕沒多少人知道
Lucid Motors和Rivian手上訂單也不算太少
但一年才交幾台車
根本沒有競爭力可言
Lucid在電機技術超強
但成本高又量產不起來
特斯拉整體的技術也很強的
低成本的自動駕駛弄出堪用可以說是第一
但特斯拉產品過於單一現在要反應中國這麼多樣化的產品不容易
美國市場雖然特斯拉獨大
但韓國車也開始搶美國市場了
反而是前一陣子鬧很大的越南車似乎不行了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