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大燈魚眼的奇怪問題......!!

所以結論就是
魚眼+鹵素燈泡=沒啥作用 or 效果不大
最好的方法還是
魚眼+HID 調整過的 最實用

是醬子說嘛!?
觀查過一代馬三的h7魚眼,跟我的h4鹵素反射,效果沒有較差,你若要改強烈建議使用原廠鹵素魚眼去改,Nissan blue bird 跟crv3,teana,grunder,mazda3,切線光形照度都均勻,若在不加裝hid的前提下,你若要去買depo等視覺的鹵素魚眼燈具,光形照度都慘,我看了都傻眼,但是你要透過高瓦數來強化,只會讓它反射碗公提前霧化,選用上還是依大廠在原規格瓦數下去強化的燈泡較保險。

獵屍狂魔 wrote:
說真的 我真的分不太出來魚眼後面那顆到底是HID還是鹵素燈泡
那像大大說的那種魚眼 知道是哪種形式的魚眼嘛!?


HID跟鹵素燈泡,打在地上的光的色溫就有差別了,以4300K的HID,就是會比清光的鹵素燈泡還要來得白
再來就是,刺眼程度(路面高低落差多少會有刺眼的情況產生),鹵素燈泡是比不上HID的(都以原廠魚眼來說)
就以LUXGEN而例,HID的光型就打蠻高的,離它很遠的地方就會有刺眼感,但一樣的距離,鹵素就不會有那麼明顯的刺眼感
小弟也略有研究

拿天王星那顆魚眼來比較是不洽當的
因為它的燈泡是用H3C,燈蕊線是橫的

有實驗做過
直向的燈蕊會比橫向流明度更高

後來有副廠提供了H7魚眼,據說改善不少


馬自達很早就開始應用魚眼,天王星其實是他的兄弟車
現在的魚眼都是魚眼後方反射體是橢圓狀
經過這樣的照射,可以擴大照射範圍,當然最重要的那顆透鏡
也是經過光學精密設計,照射不論在廣度或是亮度均不輸給一般晶鑽燈座

接著,講到燈泡,我以前看過數據
最亮是H7,H1差些(畢竟是1960年代誕生的),H4最差

不過要注意,H7跟H1皆沒有內置反射機構,H4有,不過銀色反射體還是可以反射些亮度

記得沒錯H4是1000多Lux
H1有差不多1500Lux
H7好像多一點點

有沒有發現,上述燈泡燈蕊都是直向的
接著討論燈座

早期的燈座都是外殼上雕花的,裡面的反射體其實就像手電筒一樣反射
這個是因為要符合法規,避免打鳥燈的出現,像歐規的右斜燈型
亮度還超過現在的晶鑽大燈

怎麼說??
正因為霧面的幫助,就算是隨便亂射的散光,經過刻花的燈面,都會被散光掉
裡面通常不用設計遮燈泡的遮蓋
所以亮度可不輸給現在的晶鑽大燈,只是因為後期使用強化塑膠,被太陽曬久了會霧掉老化
晶鑽大燈也有這樣的問題

接下來說現在最流行的燈泡搭配方式

現在新車幾乎不再用單燈H4的大燈了
像現在最熱門的的車輛,大部分都是使用H7近燈+H1遠燈
或是近燈是魚眼(燈泡還是H7)加上遠燈H1

舉例來說,歐洲來的車總是要遵守歐洲的法規吧
新小佛的車燈,那個近燈的反射體可以說怎麼設計出來的
或是說怎麼建模出來的

完全不是傳統的碗狀燈殼,把本來會散射的餘光轉向到照射區域
有拜於科技的進步,使用CAD設計出來的(燈座也有CAD的軟體可以設計)

遠燈使用H1很簡單,H1燈泡前面沒有遮體,就是要全力投射到路面

近燈就是想讓燈光照的夠廣,但又不會造成對向車道的車輛駕駛者眼睛傷害
就這樣!

近年設計出來的燈座充分達到上述目標
亮度非常夠用,除了高階版,都是配備H7等燈泡

倒是Colt plus,日本停產,結果中華只好自己改版,把雙燈去掉變單燈
cost down大太了啦
以前那個雙燈+可調整高度的裝置
可以說在高速公路上無敵阿
結論,魚眼燈雖然因為遮板而損失了7/10的亮度,但對於HID這種3000多以上Lux的亮度
HID根本不在乎損失多少


獵屍狂魔 wrote:
所以結論就是魚眼+鹵...(恕刪)
如果用鹵素燈泡,現在來說當然是H7搭配設計良好的燈座當近燈
其實照明也不錯


那一個設計良好的魚眼跟晶鑽大燈相比呢
(同樣使用鹵素燈泡H7)


晶鑽大燈應該亮度會比魚眼好些,畢竟魚眼是用遮的,晶鑽大燈除了用遮的方法外
還可以設計照射到其他地方,報告完畢
天阿我回個文一直跟我說有禁用文字

原來就是這個"一"啦

mobil123 wrote:
天阿我回個文一直跟我...(恕刪)


感謝大大這麼詳細的說明
小弟對於這個問題又有更深的了解
非常感謝您唷!!
mobil123 wrote:
像現在最熱門的的車輛,大部分都是使用H7近燈+H1遠燈...(恕刪)

我的老車是 H1 魚眼近燈 + H7 遠燈

而且我的魚眼是白白霧霧的...
不像新車的都很透
人間五十年、下天の内をくらぶれば、夢幻のごとくなり一度生を得て成せぬ者はあるべき 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