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式Altis要改善山路缺失,要如何解決?

meridian wrote:
所以你是覺得側傾太大...(恕刪)


我01 ALTIS剛從TEIN換到KONI 1130
所有拉桿都裝了
前防傾桿也加粗用10代的

心得是ALTIS要改善側傾
就前後防頃桿加粗再來就彈簧

單改前面會有偏轉向不足
所以建議前後一起改
但拖曳臂嚴格來說沒有防傾桿

若單改彈簧阻尼不足會覺得上下晃
阻尼硬過頭會覺得跳
所以建議要一起搭配就換整組套裝的

扁平比低的胎也有差但不明顯
謝謝meridian大大的建言!
我打算下個月要買的車是Wish,因為最近在八大那裡爬文,看到一些前輩建議"不熱血"的車主可以試試KYB黑筒配原廠彈簧。
因為我真的不熱血,也不想降車身(怕滿載時進我家地下停車場會卡到),只是希望在高速公路以時速100~120變換車道可以很穩,還有就是坐後座的乘客去陽明山時不會暈車(再強調一次,我開車不猛),所以才會想要換黑筒試試,我知道黑筒只有提升10%的阻尼而已~

請問大大,照我上面所說的需求,黑桶是不是不符我的要求? 如果確定不符合的話,那我還是再找好一點的避震器升級好了~

meridian wrote:
我前面有說過單獨換桶身效果真的有限, KYB黑桶這種阻尼提升很少的桶身, 你會完全感覺不出有換跟沒換的差別(除非你原本的桶身已經衰退了)
建議要換就換更強的桶身, KYB藍桶, Koni黃桶這些
tbyy wrote:
謝謝meridian...(恕刪)

換黑桶完全沒影響,如果不想降低底盤就至少要換到藍桶以上
KYB黃桶是短行程的,如果沒改短彈簧換這個沒意義
感謝大大ariete回覆~

看來我還是考慮KYB藍筒好了,剛爬文看了一下,很多人建議不要以藍筒搭配原廠彈簧,好像是說原廠彈簧配不上它(我不懂那些專業術語,是K值還是其它什麼的),那…在不降車身太多的前提之下,藍筒很多人是配TS彈簧,有比TS彈簧更好的其他選擇嗎?
我指的"更好",是說品質比TS好(因為還是有爬文到有人才裝一天就後悔)、降低車身程度不能大於TS~



ariete wrote:
換黑桶完全沒影響,如果不想降低底盤就至少要換到藍桶以上
KYB黃桶是短行程的,如果沒改短彈簧換這個沒意義
tbyy wrote:
感謝大大ariete...(恕刪)

原廠彈簧不會配不上藍桶,因為藍桶就是設計給原廠彈簧用的
黃桶則是設計給原廠對應型短彈簧用的,TS、H&R或是Eibach都屬於原廠對應型短彈簧
也因為有這種彈簧,我們才會有黑+短彈簧、藍+短彈簧、黃+短彈簧
甚至也可以不選KYB,TRD桶身、倍適登B6、B4桶身搭配這些短彈簧
降低有降低的好處,但您是開Wish可能會有多人上車的載重問題
我的Vios改倍適登B4+H&R短彈簧後離地高大概跟八代Civic差不多......一點都不低
但我也不需擔心摩擦地球問題
上面大大說的我認同
KYB NEW SR配原廠好阿


再上面大大
說到側傾
我倒認為有點側傾是好的
就習慣側傾就好了
不用怕 不會翻車就好

改的
萬一太有信心
高速過灣 輪胎抓不住時知道太晚了


tbyy wrote:
因為我真的不熱血,也不想降車身(怕滿載時進我家地下停車場會卡到),只是希望在高速公路以時速100~120變換車道可以很穩,還有就是坐後座的乘客去陽明山時不會暈車(再強調一次,我開車不猛),所以才會想要換黑筒試試,我知道黑筒只有提升10%的阻尼而已~...

一般傳統日系車低速(指10cm/sec以內的桶心移動速度)阻尼的阻尼比大約0.4~0.6
高速(30cm/sec的桶心移動速度)阻尼的阻尼比約0.3
黑桶就算提升15%阻尼好了, 低速阻尼比也才提升到0.45~0.7(後輪阻尼比比較低), 高速阻尼比也才0.35
藍桶提升30%, 低速阻尼比提升到0.5~0.8, 高速阻尼比提升到0.4, 這也才跟比較運動化的歐系車差不多而已
根本不用擔心藍桶+原廠彈簧會over damping
最佳低速阻尼比大約在0.7左右, 兼具操控反應速度與車身穩定性
藍桶+原廠彈簧其實剛剛好

那藍桶為什麼又可以搭改裝彈簧呢?
因為阻尼比跟彈簧常數開根號成反比關係
如果只為了維持原廠的阻尼比設定, 藍桶可以搭比原廠硬70%的彈簧
所以絕大多數原廠型式的短彈簧都在藍桶可以應付的來的範圍內

如果你不熱血那就不要換彈簧了, 換桶身吧
此車基本設定為都會舒適型家庭用車,山路激烈操駕本非其強項,若僅憑直覺隨意更換懸吊系統組件,效果恐怕有限,且可預見其安全性將大打折扣.
MR. meridian 您好
請問汽車說的阻尼比是 伸側阻力 除以 壓側阻力嗎?
to last studying wrote:
MR. meridi...(恕刪)

不是喔
阻尼比就是damping ratio
維基百科這張圖可以參考一下


當然damping ratio並非恆定值, 這是因為汽車阻尼器在各個速度的抵抗力並不是線性的
我前面講的那個值是低速區間的阻尼比(低速通常指10cm/sec以內的阻尼棒位移速度, 關係到操控感受)
通常低速阻尼比會比較高, 高速阻尼比則很低, 因為這樣舒適與操控才能兼顧
這個網頁可以參考看看(日文的)
http://www.autoexe.co.jp/kijima/column10.html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