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crunchy wrote:
AMD大,如果得出這個結果,這也不枉費FRANK大弄這個測試的心血呢~
也就證明為何群華要生產V747W 90度的機器,為的就是以角度換看清楚車牌,值不值得,還是看消費者決定了
其實這個蠻久以前版上就戰過這個話題了...
呀就真的廣角太大物體太遠字體太小, 並非technical issue
參見這2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21&t=3057341&last=40060358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21&t=3066493&r=2&last=40036661
至於角度大/角度小 誰好誰壞 ? 對我來說頗難抉擇, 因為正反兩方講的都有道理.
mrcrunchy wrote:
應該這樣說,小弟的V747W機殼微暖,但記憶卡卻頗熱,
相反,TF2有如冷若冰霜,記憶卡反而沒有觸摸到,沒法告知感覺呢~
那天晚上換車的時候,即使mrcrunchy兄不叫在下〝摸一下〞,最終測試完畢後,在下也會要求您讓我摸一下V747W的溫度..
因為前些日子,有位老前輩寫了一篇TF2的開箱文,當中提及TF2會比V747W熱一些。當時,在下持保留意見,但沒有很詳細討論。TF2不太可能比V747W熱的理據是:一、 TF2機身比V747W稍大一點(目視約等同DS2相對TF2的分別),在均熱的幅射散熱情況下,應該不會比V747W熱。(體積越小,也容易出現散熱問題,在下TF2拙作二樓已分析)
二、 V747W有軟膠蓋住記憶卡槽及插孔等位置,【優點】是既美觀又可防塵、防氧化;【缺點】是密封式處理,不透氣,理論上不利於機體或記憶卡散熱。
三、 同樣是16G卡(在下是上星期五特意去買一張SanDisk小卡Mobile Ultra C10來測試V747W的
),記憶卡用大卡理論上溫度會比小卡低一些(借助空氣散熱情況下均熱及接觸面大)。四、 V747W影片碼率是12M,TF2影片碼率是9M;V747W影檔比TF2大1/4,理論上寫入資料量(或可稱為負載)V747W會比TF2高,所以不太可能溫度會比TF2低。
十月上旬,香港氣溫還在三十度以上,有次在下送家人去機場,來回歷時兩小時以上,回來後關機馬上摸一下TF2機身,溫度就不是〝冷若冰霜〞了..
大概和當天晚上的V747W一樣暖暖的..囧rz 記憶卡也會感覺溫熱(肯定比體溫高),但沒到〝燙手山芋〞程度。
mrcrunchy wrote:
FRANK大,你提到的第一個問題,小弟實在記不起來,所以只能「不置可否」
至於第二個問題,是的,真的有在車上狂抹前擋內部,不過應該結果都是一樣嘛……
FRANK大能否告知為何問這兩個問題呢?
問題一,是想說明mrcrunchy兄的中文寫作水平一定比Frank高..
問題二,是想表達100步笑50步..
其實Frank在停車場出來之前,也和mrcrunchy兄一樣“狂抹前擋內部”..
只是天公不造美,下雨了心機就白費..
不過抹過總比沒抹清潔一些的..^-^說起抹擋風玻璃內部,在下真的非常“妒忌”mrcrunchy兄!TOYOTA RACTIS抹後擋風玻璃內部真易如反掌,幾十秒至1分鐘就OK了。在下兩星期前抹過自己車子後擋風玻璃內部.. 男兒膝下有黃金,也得跪在後座上,上半身向前傾.. 那姿勢就像...
算了,不說了..
樓上有位未婚、處於發情求偶期的jayHYH先生..
擔心會“刺激”到他~
對了,很想惡搞一篇mrcrunchy和Frank_HK是“打手”的回文,mrcrunchy兄應該不會介意我們倆“同台演出”吧?..^O^
AMDer wrote:
以你們這個例子來說, 應該是V747W 120度的車牌太小不好辨識吧, 所以相比之下TF2廣角較小相對好辨識
AMDer兄,在下和JoyPan兄的對話並沒談及TF2與V747W〝廣角度〞問題,您的回文令 法蘭克‧神算 忽發奇想.. 您無非就是想表達V747W的車牌辨識不差.. 而且,極可能您已經擁有或即將擁有新V747W(90度)而已。請問Frank有沒猜錯?..^.~
在下從事的工作與基金管理及項目融資相關,“職業病”副作用就是邏輯思維、分析力及判斷力不會太差。這,也是為什麼Talon88兄擺下擂台,讓大家猜他買什麼機款,在下“一猜必中”的秘密。Frank可指天為誓,事先絕對沒透過任何方式詢問Talon88兄;他疾惡如仇,絕對不會和在下“串通”騙您。
Frank說出上述事例,並不是想Show off自己“料事如神”;而是想帶出一個事實:AMDer比Frank_HK更加料事如神!Vico-TF2剛上市時,AMDer兄已一口斷言(雖然您謙稱是“猜”)Vico-TF2的CMOS型號是AR0330,V747W的型號是AR0331!

“猜”DSP CPU型號很簡單,因為晶片上會清清楚楚印著資料。CMOS就不同了,表面別說印型號,連任何蛛絲馬跡都沒有。相信您知道安霸DSP CPU起碼支援Aptina、Omnivision及Sony三家COMS產品,但您是否知道一共有幾款?三款?三十款?No!是三位數總量的CMOS型號可供選擇。

Frank_HK絕對沒有本事一口“猜中”Vico-TF2與V747W的CMOS型號,因為一想到 → 設隨機事件的樣本為Ω,對於Ω中的每一個事件A,都有實函數P(A)..吃再多的Omega 3都沒有用..
真的沒這本事..
在下極度好奇自己無論多用功,仍完全猜不出來.. AMDer老師可否賜教是用哪種方式來準確“猜”出兩者CMOS型號?跪謝~

AMDer wrote:
其實這個蠻久以前版上就戰過這個話題了...
呀就真的廣角太大物體太遠字體太小, 並非technical issue
參見這2篇
至於角度大/角度小 誰好誰壞 ? 對我來說頗難抉擇, 因為正反兩方講的都有道理.
除了廣角導致,AMDer兄忽略了兩個不穩定因素: 1. 畫面光亮度 2. 噪訊影響辨識
由衷之言,您同時擁有舊V747W(120度)及Vico-TF2,雖然AMDer兄自己非常希望建立「公正」、「不偏袒」及「中立」的言論形象.. 但是,Frank很真誠的告訴您:AMDer內心是比較喜歡V747W。
男人,敢愛敢恨..
喜歡哪位美眉都不敢剖白,一生能有幾次愛情?Frank從來不會自欺欺人,說自己“很公正”,絕對不會“偏愛”Vico產品。
不喜歡,買來幹嘛?為了寫什麼“測評”?參加什麼“開箱文比賽”?我.. 又不是〝北七〞~

香港沒有七天試用,Frank_HK雖然不能說自己極貧窮,但也絕對稱不上富到流油,把接近兩千元港幣完全不當是錢,買一些自己“不喜歡”、“沒用處”的東西回來。
其實,用什麼品牌,選哪款機子,除了性能別太差,最重要的理由是 → 自己喜歡才買!

在下交版友,重人品大於他使用或喜愛什麼品牌的行車記錄器。每次發文,AMDer兄常常光臨留言支持,Frank無以為報.. 既不能以身相許.. 唯有等您遲些發佈《V747W(120度) vs V747W(90度)》精文時,渾身解數、努力以赴回文。請放心,Frank誇下海口絕對比您推薦這兩篇〝精彩〞!..^O^
Frank_HK wrote:
1.
AMDer兄,在下和JoyPan兄的對話並沒談及TF2與V747W〝廣角度〞問題,您的回文令 法蘭克‧神算 忽發奇想.. 您無非就是想表達V747W的車牌辨識不差.. 而且,極可能您已經擁有或即將擁有新V747W(90度)而已。請問Frank有沒猜錯?..^.~
2.
除了廣角導致,AMDer兄忽略了兩個不穩定因素: 1. 畫面光亮度 2. 噪訊影響辨識
由衷之言,您同時擁有舊V747W(120度)及Vico-TF2,雖然AMDer兄自己非常希望建立「公正」、「不偏袒」及「中立」的言論形象.. 但是,Frank很真誠的告訴您:AMDer內心是比較喜歡V747W。
3.
Frank說出上述事例,並不是想Show off自己“料事如神”;而是想帶出一個事實:AMDer比Frank_HK更加料事如神!Vico-TF2剛上市時,AMDer兄已一口斷言(雖然您謙稱是“猜”)Vico-TF2的CMOS型號是AR0330,V747W的型號是AR0331!
在下極度好奇自己無論多用功,仍完全猜不出來.. AMDer老師可否賜教是用哪種方式來準確“猜”出兩者CMOS型號?跪謝~
關於你提的1跟2, 我想說的很簡單, 就是 : 因廣角造成的物體太小而不好辨識, 這項因素占的比重我覺得很高, 就這樣而已非常簡單. 當然你提的 : 1. 畫面光亮度 2. 噪訊影響辨識, 我完全認同, 這點真的是TF2的超級強項, 這也是我把V747W退下來換成TF2的原因. 所以光是這一點我就推翻了你說的 : AMDer內心是比較喜歡V747W

另外提到公平性的問題呀, 基於我兩台都親自買下去的, 我自認為應該是又比你更中立才對. 但我覺得喜歡某個品牌這件事情, 並不會怎樣呀, 我是從來不忌諱別人會這樣, 本來就是自己用的爽比較好. 我完全不在意, 我只想知道 "誰最強"
至於3....你忘了我是design house的RD了喔, 真的是用RD的直覺猜的啦, 你不提我也忘記我有講過這件事情, 而且我到現在還不知道自己猜的對不對哩, 不過RD看的事情真的跟end user差很多, 我壓根懶得管安霸有支援那些CIS, 因為完全不重要, 那個隨時都可以改...

跟你談話, 還算蠻有意思的啦, 感覺你是個有深度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