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09 花蓮市中山路上佔位姐

這種事就像看電影排隊一樣

人家會用東西讓你排隊買票的動線繞來繞去的那種

那種東西就像是車道之間的雙黃線一樣~區分各動線~以防逆向~

只是這東西在買電影票時是有形的~開車時就變成雙黃線了


停車位不是你先看到就是你的

就像排隊買電影票一樣

難不成有AB在排隊~C正要從排隊的入口乖乖進去

你(D)先看到~你先看到C還沒到~D就可以先不管那個動線拉繩(雙黃線)

直接從底下穿越過去嗎?

不行嘛~這樣算插隊了~台灣老是在笑大陸人插隊

結果今天這種情況倒是一堆人覺得插隊有理的

買電影票是人在買

停停車格是車在停

用人來先強佔就是插隊

當然插隊這事在法律上似乎也沒有法可管可罰

但這就像是一種風氣

端看國家的人民水準

如果這篇的人數比例是一種縮影

那我真的只能說~笑大陸人插隊的~這些台灣人真沒資格笑

要求不了別人~至少先要求自己吧!
茶包式的留言,只是看了無言。

鏟頷魚 wrote:
上電視了..你們這一...(恕刪)


我可以指名道姓說馬英九是無能總統..因為這是屬於可受公評之事..
我可以說記者是白痴..因為我沒有說是哪一個記者..
嘿嘿..樓上那些個就不同了...等著上法院吧...

十一郎0507 wrote:
這種事就像看電影排隊...(恕刪)


找停車格跟買票看電影不一樣, 看電影排隊卻是事先就知道哪邊可以買到票(購票窗口), 因此大家照規局來.
找路邊停車格你不會事先知道哪邊有位子, 如果是一個空曠的停車場一定不會有人做這種事情, 會有這種現象一定是當地遊客人數多, 停車格不敷使用, 這是一個根本問題.

也因此會有人繞了幾分鐘好不容易看到一個位子, 那, 多數人會怎樣做? 由於每個人的道德層面定義跟取捨不一樣. 我也不下結論了.

你說這是國民水平, 我說他是台灣文化, 歡迎來到台灣.
她還沒有妨礙交通,我不會為了一個車位跟她爭執虛耗


十一郎0507 wrote:
這種事就像看電影排隊...(恕刪)


用人來先強佔就是插隊

這羅輯好奇怪阿!?

又不是你正在停的時候有人跑去強佔.

人家早就"""""""""在你之前"""""""""佔位了!!

人跟人比也是她先到,人跟車比也是她先到.

先到的人叫插隊???好奇怪阿!?
jackey-kung wrote:
有人也許會問:「占著...(恕刪)

我只是寫出我的想法
你重複貼好幾次"相同法條"要幹嘛?
我也沒要柪
你是想 以刑逼民 嗎?
最基本的01板規都不遵守
1. 請勿一文多貼或是大意內容相同/類似的文章重覆刊登。
我不會回報你 但也請你留著別刪除給大家看!
回到重點
犯不犯法那不是重點
重點是:即使道德有瑕疵,應不致於觸法
所以我們以後都做出道德底線的"法律"
其他的都不用管?!

真的要玩法律
也忽略好幾點
1.
每個法官判出結果都不同 所以在這吵沒用
2.
律師可以做出不同解釋 改變整體結果
很明顯的 您複製的回答是由廖律師所解釋
是否該來個大法官釋憲?!
(一個律師說的就代表一切? 大法官釋憲就常常同一事重複好幾次了!)
舉個例子
聖經 各種版本都有不同解釋 而每個教會分支也有
所以國外很多都信耶穌 但只為了不同解釋而戰爭
何苦呢? 還是台灣也要來一下?
3.
第133條
行人應在劃設之人行道行走,在未劃設人行道之道路,應靠邊行走,並不得在道路上任意奔跑、追逐、嬉戲或坐 、臥、蹲、立,阻礙交通。

很多事情是法律無法兼顧到的
你執意只守法
還是
守法並自我要求高
還是
我行我素 只要不是我的意 通通滾
我通通沒意見 我放手了
反正看了不少 只能說
周遭國家都進步 只有台灣退步!
也請記得為何使用儒家思想的中日
日本為何會成功?
(我不哈日)

Moral Principle~ I'm still learning it!

loubiti wrote:
用人來先強佔就是插隊

這羅輯好奇怪阿!?

又不是你正在停的時候有人跑去強佔.

人家早就"""""""""在你之前"""""""""佔位了!!

人跟人比也是她先到,人跟車比也是她先到.

先到的人叫插隊???好奇怪阿!?


基本上這種情況都是在對向車道~

而這些人都是穿越雙黃線過來的

依法規~人也不得穿越雙黃線

須走斑馬線

這不就跟買電影票時~人家已經設好的動線拉繩

你不按照規矩來走~從下面穿越過去而插隊是一樣嗎?

茶包式的留言,只是看了無言。
十一郎0507 wrote:
基本上這種情況都是在...(恕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DCd3331T6I

請問這位大大有看過樓主的影片嗎???

莫非大大您有開過天眼通,能知曉樓主影片之前的事情?

不然就事論事,一碼歸一碼,而不是用你的假設性問題來這裡做論段!!

一分證據說一分話,也許你遇到的是別種情況,那請你另開主題去做討論.

而不是一直以這篇未能看到的部份,做一些假設性的舉例和評論,這對釐清這篇主題的是非對錯,並無幫助,謝謝.
情緒性的文章
然後引起鄉民的論戰
還上無聊的新聞台
發現可能涉及法律問題
馬上刪文刪影片
反正是分身帳號
拍拍屁股閃人
最後就剩下一些喊燒的鄉民

要上這種情形真的越來越常見
水啦~ 靚女~

後山出美女,YA!

路上一堆30幾歲都沒她漂亮

要是去賣包子,人龍保證從花蓮排到太魯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