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o-TF2 Premium 開箱.獻曝.一言堂


tsaytth wrote:
小弟車上的行車紀錄器也是TF2,不過對晚上畫質不甚滿意,能否請教F大,我的TF2是否有問題,總感覺聚焦怪怪的,很多細節表現不出來,雖然隔熱紙是透光率35%,不過應也不至如此吧?是否有哪裡需調整或設定?



tsaytth兄 您好!

很抱歉,香港不流行貼隔熱紙(在下所接觸過的車子都沒貼過).. 沒機會測試,因此無法客觀判斷{雖然隔熱紙是透光率35%,不過應也不至如此吧?}。低透光隔熱紙對Vico行車記錄器有多大影響,衷心建議您參考hortin前輩佳作《★☆★VICO-WF1 暗黑秘辛(深黑隔熱紙的一線曙光)★☆★》。hortin前輩樂於助人,也是在下的啟蒙老師之一,他涉獵N多不同品牌產品,各類行車記錄器的“疑難雜症”經驗亦在Frank之上。

認真看了您提供的影片3次,由衷之言您的愛車前擋只有35%透光(屬極低透光率),影片中所見(下圖)又是光照度欠佳(街燈偏暗,兩旁路邊沒有什麼光源;1分30秒後路旁光照度才稍好一些)的車道..▽可點擊放大▽


目前坊間任何品牌行車記錄器,恐怕都無法滿足您希望「很多細節表現出來」的訴求.. 另外,tsaytth兄的駕駛習慣又非常安全,影片全程程所見您大部份時間與前車經常保持較遠距離,這種夜攝情況下亦不太可能〝清楚辨識前車車牌號〞的。

{是否有哪裡需調整或設定?}.. 首先,您並未提供目前TF2的設置參數(個人感覺畫面噪訊尚算滿意).. 如果您經常走這類燈光幽暗的鄉路,v.5.2 CS版也許可考慮將EV值設為[EV +1]。

認真閱讀本文的版友應該知道,一年多來Vico-TF2幾乎所有版本的韌體Frank都測試過了(詳見一樓範例影片),個人經驗v.4.2版本夜攝時整體畫面亮度最高。如果tsaytth兄能接受色調略泛黃及抑噪表現稍遜色,也許可考慮試一下v.4.2版[WDR值:高 / EV 0或+0.5]。

如果您對目前自己的機子表現有懷疑,真心建議您直接找視連科公司的客服評鑑;因為印象中您的TF2是2012年12月初和Koko姊在同一家店買的,應該很快就會過保用期了(Frank_HK說正常與否沒什麼用,Vico客服不一定會認同的..>"<)。

最後,Frank要不厭其煩提醒Vico-TF2用家:成功升級v.5.2 Custom Special軟體後,切記進入軟體設置 →[回復原廠預設值]及格式化(format)記憶卡!否則可能會因為{Bitrate預設值}改變而未能達致最佳畫質。
拜讀 Frank_HK 大大本文後, 抛開過去對 VICO 的不愉快,
再入手 TF2 EZ 版, 網購入手為 5.0版, 隨即刷成 v.5.2 cs
才發現這版沒有日夜排桯變更 ev & wdr
不過看在11~14Mbps的畫質較優下, 也不想刷回去了
應該是 vico 已把 tf2 調校到水準之上了
一般用家不會調反而造成困擾才拿掉排程吧 (猜)

之前會對 VICO 不愉快, 是因為買到 TF1
覺得它是不上不下的機子, 雖然有 1080P
但拍出來的感覺沒有比前一台 papago p0 720P 好
入手時已是 V3.2 版本, 本還滿心期待會有新 FW 改善卻失望了
或許安霸 A2 就只是這樣了
(但怎麼日間錄影比 papago p0 差, 不解; 夜間在高速公路到是都不怎麼樣)
而且沒用 vico 的電源線還不能停車監控, 也不能供電即開機
DM上可是沒寫, 買回來後忘了在客服還是說明書才發現要用原廠供電器 @@

因為一天要開120公里的車, 有一半時間是在夜裡行駛
總想找個新品, 免得夜裡在高速公路開120了,
要拍前方車牌還得跟很近
所以前陣子也入手了近來很紅的 NT96650 產品

因為使用時數頗高, 也不敢用白牌機, 總是要穩定點
而第一台 papago p0 使用約一年就螢幕90%時間泛白
但裝到後檔後還是正常在錄, 時間也沒跑掉
所以找的 NT96650 也不是找白牌機
第一台後視鏡型的 P購入手約 3700, 下班時連時間都沒調就裝機趕回家
回家後檢視影片, 很滿意其夜間畫質, 太感動了
但有斷續的電流音, 總令人有點毛毛的, 最重要是用慣 5000SR 30CM 緩曲的室內鏡
想說退貨吧, 來找更大牌子的 NT96650 就好...
結果, 花了5000塊的 NT96650 畫質比前一個 3700 的 NT96650 差
去更新過 FW 也沒好到那去, 心一横破壞保固調鏡頭焦距, 有好一點, 但還是比上一台差
接著前一晚開了一小時半的車回家, 快到家時發現居然沒在錄影
按了錄影鍵後才開始錄, 回去檢視只有錄到前50分鐘, 後面就完全沒檔案
試著找舊版 FW 刷回去也刷不成功...
(個人覺得是新版 FW 的關係, 雖然調鏡頭滿暴力的, 但要嘛就壞了, 要弄的錄到一半停也不容易吧)

當下拜讀到本篇文章後, 想著已是A5末期了, 調校應該差不多了
而且看來夜視應該好很多, 重點是前一台 TF1 雖然被我嫌
倒是很穩定的工作... 所以, 入手 TF2 了
目前小試一番, 晚上拿出去簡單拍一下自家門前
再和前二台 NT96650 同是夜裡門前的影片比比
耶... 畫質比這兩台 NT96650 的好哦!
白天測的感覺則是車牌較不易過曝

接著, 就等星期一上班再來測試吧

先前看過有人說大廠都沒在用 NT96650 方案的
或許真的還有進步的空間吧, 不過未來還是值得期待
總是要有競爭才會把牛肉端出來, 不然就像INTEL放慢腳步很久了

最後
穩定第一, 再求畫質啊

老人家發發牢騷








對了, 補充一點, 或許 VICO 強制用自家的電源供應
才能達成供電即開機錄影 和 停車監控
是為了保護行車紀錄器

但真的很不便...
因為愛車是熄火後, 點煙器還持續供電的,
所以之前用 P0 時就裝了有獨立開關的點煙器供電座
再用可供電 2A 的轉 USB 點煙器插頭 + 夠長的一公一母USB線
最後再接約 20cm 的大轉小 USB 到 P0
好處是到時壞什麼就換什麼, 而且還可以切換 mirco, mini usb
(當初擔心未來會變, 所以更不考慮 v737, v747那種特殊規格的)
結果接了 TF1, 從此開車是 : 啟動, 開點煙器插座, 開 TF1 電源

這個就當 VICO 為了要維護品質的不得不作法吧
好笑的是, P0附的供電線從來沒用過
要裝後檔時拿來用, 才發現它是壞的!!!
我一路藏線到後檔後, 才發現... 它是壞的!!! (跳針)
只好拉出來拿 TF1 的線來用

又是純發牢騷了
哎. 等於花了一萬換了前檔的記錄器
這次要用二年後再換啦







非常感謝F大的回覆。

小弟車上TF2的版本確實為V5.2CS版,全為原廠預設值,無做任何調整,只是於電腦螢幕觀視時,認為有燈光處有模糊不清的感覺,亦有拜讀過hortin前輩該篇文章,相關設定小弟會再做一下調整,試試是否有更好表現。

令小弟不解的是,同事於日前亦因不滿小弟TF2的夜間表現而轉而購買了V747W,他的隔熱紙也是跟小弟同款35%透光率;於近日同路段拍攝影片如下:

V747W
http://youtu.be/C5FwTASCVq8

TF2(版本應為V4.多版)
http://youtu.be/RqZc06_Vfak

上面兩段影片應該可以注意到教會十字標誌以及汽車旅館看板,還有沿路的景物,TF2跟V747W的表現確有不同,兩台機子應該皆為原廠設定,無做任何調整,看完同事的影片,小弟也傻眼了,心裡直想~怎麼會這樣,還望F大幫忙解惑⋯

最新消息~
已有致電客服人員,客服人員於觀看完影片後已承諾更換機子,等新機上車後,小弟再試試有無差別,順便報告後續狀況,謝謝!
終於拿到新機了,迫不及待換上後,馬上上路測試結果囉,同一台車,兩台機子皆為原廠設定,版本也都是V5.2CS~

11/28截圖(舊機)
http://sync.hamicloud.net/_oops/tsaytth/sl8

11/30截圖(新機)
http://sync.hamicloud.net/_oops/tsaytth/wc1

應該不難看出我所指不夠清晰的原因了吧,右上招牌及路面還有影像質感都有不同!

順便附上原檔案

11/28原檔(截圖處在01:07)
http://youtu.be/Q25YyTDsq7k

11/30原檔(截圖處在03:22)
http://youtu.be/XwAisq9kqpE

後續將再繼續觀察拍攝影像有無任何問題(最好是沒有啦),不過目前來說還是對客服的態度感覺良好,給他們一個讚啦!

東風霓虹 wrote:
拜讀 Frank_H...(恕刪)



東風霓虹兄 您好!

勞駕您用心打了那麼長一段的分享。衷心感謝!Frank亦不敢怠慢,一定會認真回覆~

雖然在下不是Vico-TF1用家,但根據Vico-DS2(同屬安霸A2S70 DSP CPU,支援1080P-FHD 30fps)使用經驗正常情況下TF1不太可能比Papago P0 720P效果差喔..印像中,P0 720P也是採用安霸A2S DSP CPU,只是型號較低屬A2S30.. P1我就非常記得是採用安霸A2S50;上述兩者,性能都比TF1的A2S70 DSP CPU遜色。

由於您只有文字描述,Frank無法猜測原因在哪.. 但是在下深信正常情況下(非機件故障),同樣每分鐘30幀1080P-FHD的畫質絕不應該會比720P差。

關於NT96650 DSP CPU的產品,白牌賣NT$1200~1500,個別品牌賣NT$4000~6000.. 多給3~5倍價錢買同樣配置的產品是否“物有所值”,論壇上法克及戳戳小老頭等版兄已經多次介紹了;Frank沒有任何意見可補充。說到產品性能,個人感覺:安霸A5S(2010年產品,45nm製程,528Mhz)> 聯詠NT96650(2013年產品,從來沒見過聯詠官方規格文件)> 安霸A2S(2008年產品,90nm製程,216Mhz)。

假若VicoVation(視連科)推出NT96650產品,只售新台幣NT$2000元左右,我會毫不猶豫購入(當備用機)。如果售價新台幣NT$3000元或以上,毛利賺多幾百趴個人愚見就太暴利了,除非有“免費試用”,否則不會自己掏錢購買。

Frank商科出身,明白何謂Wealth maximizing point(品牌商財富最大化)。個人觀點只要品牌支持者肯掏錢,其他品牌NT96650產品賣什麼價格亦沒關係的;產品訂價屬商業行為,大概可分兩種方式:

1. Price Maker(價格制定) --- 以安卓手機為例,類似功能的白牌賣NT$3000一台,HTC或三星一樣可賣NT$1~2萬或更高價;只要消費者認為值得就OK了。

2. Price Taker(價格承接) --- Perfect Competition,根據硬體及生產成本、同業同規格產品競爭價格等綜合因素訂價,或可理解為合理市場價格。

東風霓虹兄花了NT$5000買了一台NT96650產品,疑似感覺自己當了“盤子”.. 不清楚您是選了什麼品牌,但您不可不知,不說那些經常來論壇推銷產品的“品牌特派導購員”,行車版上也有位前輩短時間內買了DOD VRH3之後,再連續購入DOD LS300W、LS330W及LS430W(起碼花了NT$2萬元以上,mobile01行車版的土豪真不少)..在開箱文內聲稱物美價廉,鼓勵消費者選購喔~

回文提及{先前看過有人說大廠都沒在用 NT96650 方案}..知名品牌或系統商不可能不知道NT96650的優點與缺點,當初NT96650只是用高Bitrate(H.264較低壓縮比)來攻佔市場份額,在主流仍是9Mbps的情況下(也許是受之前大容量記憶卡比較貴影響,不敢把Bitrate弄太大),NT96650的16Mbps Bitrate(相對9Mbps,要佔180%記憶卡空間)的確在市區停車等紅綠燈及慢駛情況下,清晰感令人眼前一亮;高速公路或車速比較快情況下,受制於30FPS(每秒最多30幀)和安霸9Mbps產品相比分別就不太明顯了。

NT96650產品一直不敢推出9Mbps影檔規格,恐怕也是擔心一張16GB記憶卡可錄接近4小時情況下,畫質連安霸2008年的A2S產品都不如吧。否則,為何不學Vico-TF2一樣,推出9Mbps(標準,16GB可錄3.5~3.8小時)及14Mbps(HQ,16GB只錄2.5~2.6小時)讓用家自行選擇?

舉個例子,大Bitrate的好處就如同一套愛情動作片(大誤)1080P-FHD電影,超清晰藍光影碟的Bitrate大約是30Mbps(BD影片20Mbps~50Mbps都有可能),兩小時左右的影片就要21~35GB(或以上)空間..效果當然會比同樣1080P-FHD壓成5Mbps左右的WMV影檔(只需4.3GB左右空間)更清晰.. Bitrate愈大,影像壓縮比愈低(影像細節呈現較佳),雖然畫面清晰感會增強,但另一方面Bitrate太大對行車記錄器的Ram Buffer緩存空間、DSP CPU性能及記憶卡都會有更嚴苛要求..

未經證實消息,Vico公司曾經考慮用比14Mbps更大的Bitrate影檔規格,後來考慮增加Bitrate對畫質是否很大幫助(有沒有很明顯效果)及機子穩定性問題,才縮到目前最高13~14Mbps規格.. 這也許就是Vico-TF2+ v.6.3、v.6.4及v.6.5 CS版軟體〝失蹤〞,直接變成v.6.6+ CS的原因之一吧。

品牌大廠不考慮加入[NOVATEK陣營]的另一主要原因,有可能是因為NT96650晶片一上市沒多久就價格暴跌,目前及可見的未來聯詠公司應該不太可能再有興趣投資研發新款DSP CPU晶片,NT96650有可能會在明年或更久仍“後繼無人”.. 除了早期〝幫晶片改名(例如TIOTECH A8)〞、近期〝增加GPS功能/改型號〞等方式,AR0330 + NT96650這方案如果繼續換湯不換藥,試問消費者如何才能感覺「新鮮感」(增加購買慾)?

反觀美商安霸,2008年的A2S(216Mhz/90nm製程)→ 2010年的A5S(528Mhz/45nm製程)→ 2012年的A7/A7L(600Mhz/32nm製程)→ 2013年的A9(雙核1 GHz/32nm製程)產品型號、功能齊全,品牌大廠可根據市場需要及訂價目標,採用哪個等級的產品選擇繁多,有利於未來產品的Road map(企劃或計畫);因此會優先考慮加入[Ambarella陣營]。以上觀點全屬個人猜測,歡迎商榷或賜教。

另外,安霸A5S DSP CPU其實也和A2S系列一樣,存在不同型號,Vico-TF2或TF2+的型號會比WF1稍低。前段時間有版友爆料Vico-TF2 EZ只售NT$3880,在下感覺如果對WiFi、App功能等方面沒需求,NT$3880(TF2 EZ) vs NT$6980(WF1)可謂超值!沒辦法,電子產品就是先買先享受遲買享折扣。

關於東風霓虹兄在第二段回文提及的「車充電源線」問題,早在2012年時已經有一位疑似業內人士向Frank透露,台系不少品牌行車記錄器的車充電源線其實都是來自同一家供應商的;P家和Vico亦不例外.. Vico的車充線被罵得少一些,也許只是銷量比P家少,出問題的機率比較少而已。當然,網絡論壇上客觀存在“水軍抹黑”,用家身份真假難辨,出現詆譭競爭者行為亦不足為奇。有些品牌車充線沒被罵,原因可能是“售後公關”做得比較好或產品市場佔有率很低而已。

行車記錄器的車充線存在“專用”mUSB插頭「跳線」,也許只是為了作品牌產品區分,因為不同品牌對車充線有不同訂價,Vico-DS2的車充線算便宜了,當初另售價為NT$300元左右,其他品牌不少都是賣NT$500~600或以上.. 蠻賺錢的。

車充線生產工藝門檻極低,坊間產品良莠不齊;其實這家車充線的廠商算是比較好的了,亦符合ISO生產及品質認證。很多用家不知道,車充插頭的ABS塑膠在攝氏60度或以上,就會加劇老化(受壓會容易碎裂);如果夏天經常室外停車,陽光曝曬情況下(沒開冷氣,車內溫度極高)使用兩三個月後就有可能出現問題。這也是當初Vico-DS1或DS2早期產品機子保用期一年,車充電源線只保用三個月的主要原因;後來也許是故障率不高,VicoVation才將車充電源線保用期改為半年(6個月)。

當初Vico香港經銷商沒有準備車充電源線庫存,一壞就要寄回台灣修理,一來一回要一個多月(香港用家要自付單程台灣至香港郵資..),因此在下非常小心保管及使用DS2的車充線;加上平時95%時間都是停室內停車場及有停車拆機習慣,所以用了快兩年至今仍運作良好(DS2車充線與TF系列是通用的,WF1才改用新線)。

霓虹兄有關行車記錄器【穩定第一,再求畫質】的觀點,Frank完全贊成!{這次要用二年後再換啦}.. 3C產品日新月異,當1080P-FHD@60fps / 2304x1296@30fps行車記錄器面世您能忍住不升級嗎?呵呵~

Frank_HK wrote:
東風霓虹兄 您好!勞...(恕刪)

霓虹兄有關行車記錄器【穩定第一,再求畫質】的觀點,Frank完全贊成!{這次要用二年後再換啦}.. 3C產品日新月異,當1080P-FHD@60fps / 2304x1296@30fps行車記錄器面世您能忍住不升級嗎?呵呵~


Frank 大, 被您看穿我的心思了
1080P-FHD@60fps 出來我就會癢了吧

不過這兩天有比較一下, 在夜間高速公路下(光源較少的北二高路段)
時速到 80KM/HR 以上時, TF2 5.2CS 對於車牌的處理是濛濛的無法辨認
即使是超車時, 旁邊的車牌也看不清楚
但另個方案的還有幾台車可以辨識出來呢
而在66號快速道路上, 沒一台車牌看的出來,
我是用 KMPLAYER 按著 F 鍵讓畫面一格一格跑的
這點... TF2. 5.2CS FW 有改善空間...
或許有空再截圖放上來
在 VICO FB 官網上, 也有不少車友反應這版FW對於車牌辨識沒那麼好呢
但若在光源充足的地方, 表現就很好了

近來爬文, 覺得是否在追求夜間拍攝品質時, 有點失去重點?

很多人都在強調夜間的路邊招牌誰較清楚, 但我的感覺是路邊招牌清楚了
車道上的銳利度卻變差了, 有的畫面感覺就是壓的很暗,
有光源的部份變清楚了, 這原理我不是很明白, 但感覺是如此
前幾棟樓另一位大大的畫面, 就是讓我覺得很清楚招牌的那台機子
路面表現卻很黑暗, 可惜前方沒車子可以參考車牌

剛把TF2 FW 先降到 5.0, 再手動調整排程試看看

結論就是... 等待明年的 1080P-FHD@60fps

謝謝 Frank 大大撥冗且用心長篇回應


tsaytth wrote:
非常感謝F大的回覆。...(恕刪)



tsaytth兄客氣~ ^^"

回文提及{令小弟不解的是,同事於日前亦因不滿小弟TF2的夜間表現而轉而購買了V747W,他的隔熱紙也是跟小弟同款35%透光率...上面兩段影片應該可以注意到教會十字標誌以及汽車旅館看板,還有沿路的景物,TF2跟V747W的表現確有不同,兩台機子應該皆為原廠設定,無做任何調整...}

TF2 vs V747W..tsaytth兄是否想陷Frank於“不義”啊?.. 當初討論這話題,在下把Talon88等好朋友都得罪了,真是欲哭無淚。

首先,光看兩段“不知名(不知道機子新舊狀況、各自相關軟體版本及設置)”各30秒的YouTube影片來判斷TF2與V747W孰優孰劣,個人愚見非常不客觀!

須知,如果不檢查原始影檔,行車記錄器的影片可以先經過Adobe Premiere、威力導演這類影像處理程式進行[畫面光亮度]、[夜攝噪訊清理]、[景象銳利度提昇]等等方式“優化”後再上傳.. 另外,現在不需要借助上述專業影像程式,YouTube本身已具體初階[調整夜攝亮度]、[畫面對比]、[色彩飽和度]及[影片色溫]等調整“影片作弊”功能(下圖):


由於存在上述可能出現的“事後優化”,在下才主動(或可稱為〝以示清白〞)上傳及分享無修正「原始影檔」。

這兩台行車記錄器比試,如果上傳者有心“做手腳”證明V747W較優,最簡單的方式是上傳前將Vico-TF2的14Mbps影片碼率降成5000kbps(5Mbps)或更低,畫質自然就會嚴重劣化,明顯比V747W的12Mbps差。

另外,想導致任何一台行車記錄器“輸”的方法有很多.. 包括:

1. 把非全玻鏡片的機子用烤箱高溫加熱,故意令塑料鏡片老化,導致鏡頭光學中軸(Optical axis)移位

2. 即使是全玻鏡片的機子,事先想把玻璃鏡頭磨花也非難事

3. 自己事先拆機,故意讓CMOS沾了灰塵或鏡徑內部進了灰塵

4. 拆裝行車記錄器時,故意不拎緊固定鏡頭的螺絲

5. 用毛巾把機子包好(防止“外傷”),然後大力往地上扔至出現“內傷”為止

6. 故意不撕鏡頭保護膠膜

7. 測試前特意在鏡頭上按個指紋或貼張膠紙

8. 人為“弄鬆”車充線或mUSB接口,讓機子出現N次故障重啟

9. 特意拿張殘舊的Class 6以下的記憶卡錄影,漏秒、壞檔就很容易出現了

10. 拍攝前,直接先吐口濃痰在自己討厭的機子鏡頭上

11. 故意亂調EV值等軟體參數,白天陽光普照就把EV調到最高(制造人為過曝),夜攝就把EV調到最低(制造人為偏暗)

12. .....




100. .....(讓我慢慢想,容後補充~

這些“抹黑”的手法,是否〝神不知鬼不覺〞?所以,除了個別像hortin、mrcrunchy這類Frank比較熟悉、認為具公信力(不會作假)作者的測試文值得一看,一般“不知名寫手”的PK文我是從來不會當真。

tsaytth兄如果有興趣,不妨看一下mrcrunchy & Frank_HK携手合作的《Vico-TF2 邂逅 V747W》。文中TF2的韌體為當時最新4.3版(A5S30 DSP CPU影片Bitrate為9Mbps),V747W韌體亦為當時最新1.5版(A2S70 DSP CPU影片HQ模式12Mbps,同屬h.264影像壓縮標準,Bitrate為當時TF2 9Mbps的133%)。

上述文章可說開創mobile01行車版PK文新標準(前無古人,至今仍沒有後者能超越):

1. mrcrunchy為V747W用家,從來不買Vico產品;Frank_HK為TF2用家,毫無勤宇或群華產品情結。

2. 兩台機子都屬接近全新、性能良好,幾乎同時分別購入;論壇有帖可證。

3. 同一段快速公路,兩台機子在兩輛各自汽車分別夜攝測試,合共全程約70公里,耗時約三個多小時(晚上10點前出來,測試完回家已凌晨1點多了)。

4. 雙機同步錄影,兩者不同軟體參數(例如EV值)有詳細記錄;mrcrunchy & Frank_HK同車互相監察杜絕作假。

5. 測試動機不是為了“證明”誰高誰低,只為力求客觀、公正提供範本影片,讓雙方品牌支持者(包括準買家)參考評鑑。

6. 我們兩人都是30+N歲的成年人,不是什麼年輕“工讀生”;見面後惺惺相惜、基情澎湃成為好朋友!..=o=!

今時今日,TF2 5.2 CS版韌體已支援比V747W(約12Mbps)稍大的13~14Mbps Bitrate,假如再出來雙機同步測試一次,Frank衷心希望地點能改為 → 台灣!能邀請到V747W著名資深用家___前輩出來參與就更棒了。

至於{看完同事的影片,小弟也傻眼了,心裡直想~怎麼會這樣,還望F大幫忙解惑⋯}...
1. Frank_HK不是V747W用家或支持者 2. 本人亦非“視連科慰安婦”,既無責任亦無義務,請恕在下無法替您“解惑”。

由衷之言,Vico-TF2或V747W誰勝誰負很重要嗎?不同用家或準買家都會有不同的消費取向(包括對不同品牌的忠誠)及影片效果喜惡觀點,沒有人拿槍逼您或我非買TF2或V747W不可,自己喜歡買哪台就選哪台不行嗎?更何況台灣退貨非常方便(比香港消費者幸福一萬倍),當初買了TF2感覺不爽為何不直接退款?

如果您和同事想拿兩段合共才60秒的YouTube影片來向Frank“證明”V747W「夜攝時整體畫面亮度」比Vico-TF2強,請恕在下直言:很無聊~

tsaytth兄知道嗎,mobile01行車版論壇最不缺的就是這類〝只有「觀點」沒有「論據」的言論〞.. 為什麼?因為胡亂說說個人觀點很簡單啊,例如“Vico-TF2弱爆了”、“視連科產品實在太糟糕”、“嘩噻~ V747W夜攝亮度完勝TF2”.. 投入時間精力少,不需要任何水平(隨便找個“工讀生”都可勝任);但凡論證,就必須提出論據,不僅費時,相關知識、表達能力就完全暴露出來了。

{已有致電客服人員,客服人員於觀看完影片後已承諾更換機子,等新機上車後,小弟再試試有無差別,順便報告後續狀況...終於拿到新機了,迫不及待換上後,馬上上路測試結果囉...後續將再繼續觀察拍攝影像有無任何問題(最好是沒有啦),不過目前來說還是對客服的態度感覺良好,給他們一個讚啦!}...看完上述回文,Frank的第一觀感:不需要先把TF2寄回去給Vico公司維修人員檢查,隨便打個電話給客服,提供兩段各30秒的YouTube影片,說Vico-TF2夜攝不如V747W就能輕易更換一台新機子?聽起來真的好像是天方夜譚(不可思議).. 再三細閱,tsaytth兄言之鑿鑿不像吹牛;在下相信您不是虛言。

真心話,假如屬實視連科客服的處理手法簡直荒謬!就如tsaytth兄喜歡(或可稱為「選擇」)的愛車是2010 Nissan TEANA 2.3 SE,在下的選擇是賓士E-Class E300 AV;您認為TEANA 2.3 SE比E-Class E300 AV更優,Frank無權反對,會尊重您的個人觀點。

假如Frank因此跑去香港仁孚(等同台灣的中華賓士)說:TEANA 2.3 SE和E-Class E300 AV兩輛汽車皆為原廠配置,無做任何調整,開過朋友的TEANA 2.3 SE,馬上傻眼了,心裡直想~怎麼會這樣啊~V6引擎比直四引擎還差?請仁孚客服馬上換一輛全新2013年最新FL的E300 AV給我!否則,我保證親切慰問你老母及與你全家女性用遍所有姿勢!... 我這樣的“要求”合理嗎?

記憶所及,您的TF2是去年12月初購買的,已用了整整一年.. 隨便打個電話就能換一台全新TF2,實在是太爽啦!tsaytth兄為何不考慮:雖然不一定會重新計算一年保用期,但以市價7~8折轉手出售(應該不用擔心找不到買家),再去買一台V747W.. VicoVation客服免費送您一台TF2使用一年,再贊助您70~80%貨款買心儀的V747W..果然是 → 妖受讚,好康贈!哈哈哈哈~

那些IQ零蛋的Vico產品消費者,在Vico官方facebook聽客服小妹亂說,老老實實先將問題主機寄回,等他們的工程師做檢測,隨時可能原機寄回或只是換成翻修良品.. 豈不是成了徹頭徹尾的凱子?

如果視連科公司能做到台灣消費者人人平等(香港消費者應該無法享受上述“禮遇”,Vico產品價格比台灣貴,也只能做到七天換新,不可退貨或退款;維修需要寄台灣),能像您一樣打個電話抱怨Vico產品不如某某牌產品,就能把馬上要過保用期的舊機換成新機子,站在消費者立場相關做法絕對值得一【讚】!

假如只把tsaytth當“上帝”,繼續讓其他台灣用家當凱子.. 這種毫無原則、厚此薄彼、鼠目寸光的客服態度,請允許我送他們一個:

東風霓虹 wrote:
Frank 大, 被...(恕刪)



東風霓虹兄回文提及{時速到 80KM/HR 以上時, TF2 5.2CS 對於車牌的處理是濛濛的無法辨認 即使是超車時, 旁邊的車牌也看不清楚 但另個方案的還有幾台車可以辨識出來呢}..不知道您所指的〝另個方案〞是哪種硬體規格,兩者是否同車同步檢測,在下不敢妄評。如果是指NT96650 SoC,Frank曾經對比過兩者(以mrcrunchy兄的TantuGo T200影片為參考)的影檔,安霸A5S DSP CPU效果不會差。

以正常理解,如果在光照度不足的夜間,車速又比較快的話,因為電子快門會很慢(約1/30 sec)確實不容易清楚拍攝景物或車牌;除非是與前車車速相約,車距又不太遠(1~2車位左右)才有希望拍清楚。另外,假若您本身有貼低透光率的隔熱紙或沒用避光墊前擋明顯反光,那拍出來的效果當然會再打折扣了。

除了上述個人及車況、車速原因,行車記錄器只是工業製品,不可能會100%良率,所以機子本身有問題也不奇怪的。例如:

1. 鏡頭本身出廠時先天有瑕疵

2. CMOS有瑕疵(例如死點),傳感器原始數據(Sensor Raw Data)本身已經模糊

3. 生產行車記錄器時工作人員疏忽,安裝不當

4. 韌體參數存在Bug,導致出現局部柔焦效果(Blur)

如果您覺得是機子本身有問題,真心建議您盡快找店家處理或聯繫Vico客服。另外,未經證實的路邊社消息:最近Vico公司在忙WF1的增強軟體(應該很快會公佈了)..TF系列的畫質改善軟體可能不會那麼快可更新;如果方便的話,您可以上傳一段原始影檔上分享空間,請Vico工作人員盡快分析。

1080P-FHD@60fps / 2304x1296@30fps屬安霸A7L中階或以上型號的規格,未來將取代目前A5S系列成為視連科新旗艦產品,以在下所知數月前已經有不同CMOS(包括Sony、OMNIVISION、Aptina等預案,可能會一次推出不止一款新機)效果的試產樣機了,由於Vico公司嚴禁樣機影片“地下流出”未公開而已。

{前幾棟樓另一位大大的畫面, 就是讓我覺得很清楚招牌的那台機子}... 您應該是指tsaytth兄提供的影片吧?那種沒街燈的幽暗路況,確實很難有好效果。他與車前又經常保持5個車位距離以上,即使白天也不太可能把前車車牌拍攝清楚。您覺得〝招牌清楚〞,主要是招牌會自己發光,而且又是“固定物(不會像車子一樣會移動,慢速快門情況下效果會較清晰)”,所以會有上述感覺。呵呵~
Frank_HK wrote:
東風霓虹兄回文提及{...(恕刪)



謝謝大大指教, 小弟在 VICO FB 上有反應,
客服人員也請我提供影片供參考,
剛已上傳到 youtube (第一次上傳影片哩 )
同路段差不多同時間(下班時)的影片
包含 CARSCAM RS031, DOD LS300W, VICO TF2 (5.2CS)
因部份影片有聊天內容, 因此就不公開了
若大大您想參考可以私訊給我

原本想消音再上傳, 但怕人說後製動手腳就不動影片了
如您所說, 要抹黑特定廠商太容易了, 看您都列各種手法到100去了

唔... RS031 那片還是先 "後製消音" 看看
畢竟有提到人名和單位
後製應該不會讓畫質更好吧? 在低照度高速情況下
若能讓看不清的車牌變清楚也算利害才對

好... 來去轉那片

希望 VICO 能更好囉, 畢竟他們的質和用心目前看起來最佳


最新更新... 已上傳影片完畢

同時發 mail 給 vico 官方參考, 也同步私訊給您了

感恩. 該去忙了, 晚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